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岳池县,有一支闻名川北的交通“铁军”,刘顺才就是这支“铁军”的领头雁——大队长。为了这支队伍的建设,他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洒下了多少汗水。 他坚持做到“学济”活动事必躬亲。1997年2月,他在带领干警进行封闭式训练中,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11):20-21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数字”和“爱算账”。 1958年2月2日,邓小平来到四川省隆昌县郊新生高级社调查研究。他一到,楼丰乡党总支书记未全树、新生高级社社长叶邦友便掏出笔记本准备按事先拟好的提纲汇报。邓小平说:“不必了.还是我问到哪里,你们就讲到哪里吧。”他首先了解全乡有多少党员、多少团员,多少个党支部、多少个团支部,多少贫农、多少中农;接着问全乡的粮食亩产量有多少斤,  相似文献   

3.
<正>从参加工作那一刻起,王全新就时刻告诫自己,要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掌握技能,为企业作贡献。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副面罩,一把焊枪,数不清溅出了多少焊花,磨破了多少双手套,完成过多少艰巨、艰难、艰辛的焊接任务,连他自己都很难说清楚。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成长为技术骨干、行家里手。勤学苦钻练就一身“绝活”“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1990年刚分配到二师湖光糖厂动力车间工作时,年轻的他就暗下决心,要  相似文献   

4.
侯丽 《当代党员》2014,(8):16-16
怎么种地才能种好?如果你去问一个传统农民,他可能会这样回答你:“看天、看地、看苗。”江苏省扬州市菱塘回族乡的杨大爷,以前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农民。不过现在你再来问他,他会掏出手机点开微信告诉你:“我有‘私人定制’。”杨大爷家里有两亩多地,但是由于家里人平常都在附近工厂打工,没有多少时间打理土地,对土地该施肥多少、用哪种肥料最适合是两眼一抹黑。“一到打水、栽秧、施肥的时候,看到人家怎么弄,我们就跟着怎么做。”杨大爷说。  相似文献   

5.
“我的事业在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不知有多少次,他这样对家人对朋友说。他似乎与“农”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出生在滨海一个美丽的城市,有个令人羡慕的家庭。1969年,一场政治大风暴摧毁了他精心构筑的理想王国,年方17的他作为“黑五类”子弟,被命运之舟远远抛在了闽西连线的一个偏僻山沟里。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把钱称为万能的金钥匙,把权看成是捞取好处的魔杖,把地位比作通行无阻的“护身符”。正是这三者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曾使多少人望眼欲穿,使多少人栽倒在人生的旅途上,又使多少人被摘掉了“乌纱帽”,所以被群众称作干部难过的三大关口。然而,这一切对于王文忠来,都没有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激流险阻。年过五旬的王文忠身为湖北大悟县农税分局局长,每年有上千万元经过他的“一支笔”流进流出,没有一分流进他自己的口袋。他是县里的正局级干部,没有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子女办一件事。当记者坐在他简朴的办公室长谈时,他不时地发出感慨:“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吃苦长大,能有今天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我的终生愿望是为农民办些事,对我来说,人生太短暂了!”  相似文献   

7.
邓平寿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多少人因为他的事迹潸然泪下,多少人因为老百姓失去这样的“脊梁”而扼腕叹息,更有多少人决心以他为榜样,重新掂量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洪巧俊 《奋斗》2008,(4):60-60
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他提议“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  相似文献   

9.
有位厂长在“就职演说”中慷慨陈词。大讲任期内要增加多少产值,利润,给职工增加多少奖金福利等“几大奋斗目标”。就任后,产值、利润和奖金确实比过去有所增加,他的许诺多半都实现了。但是人们发现,他在任期间,一不搞技术改造,二不搞产品的更新换代,三不增加积累,只是一味地拚设备,多分奖金,甚至变着法子分生产后备基金。待他卸任后,留下  相似文献   

10.
我见我心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向他的师傅:“师傅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傅就跟德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傅说,我建好了。  相似文献   

11.
龚格格 《党的文献》2012,(4):120-121
《资治通鉴》是邓小平十分喜爱的一部历史典籍。他的子女曾回忆说,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特别是《资治通鉴》,家里有两套,其中一套是线装本。《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应该叫熟读”。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毛毛写道:“父亲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时势评论专辑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据子女们回忆,有两个时期邓小平读《资治通鉴》最多,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是“文革”中他在江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开国少将李德生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起伏。突然之间,他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十二军军长晋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进入了中共中央的政治核心,被称为“一颗政治上的新星”。人们都认为,他的这次升迁,是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赏识。那么.他是如何被毛泽东选中的呢?毛泽东又是怎样选中他的?这其中有多少必然性和多少偶然性?  相似文献   

13.
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口才蜚声海内外,他应变机敏,言辞犀利,柔中带刚,就连他的谈判对手在震慑畏葸之后,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赞叹之色。周恩来的口才之所以能如此熠熠生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妙用各种辞格。“十八元八角八分”有一次,周恩来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介绍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对外方针后,一位西方记者提出问题:“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风趣地回答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这一回答,使全场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静听他细作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伍角…  相似文献   

14.
牛仔与议员     
高峰 《廉政瞭望》2010,(16):45-45
一个牛仔正在牧场上放牧,这时一辆崭新的“宝马”轿车疾驶而来。汽车停稳后,驾车人摇下车窗,牛仔注意到他浑身上下都是名牌。他问牛仔:“如果我能准确说出你的牛群里有多少头牛,你能送我一头小牛吗?”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政治、军事舞台上叱咤驰骋了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叶剑英元帅,在其非凡的革命历程中,不知踏过了多少惊涛骇浪,闯过了多少险礁暗滩,其中既有一次次激战方酣枪林弹雨中血与火的洗礼,又有国民党特务支支暗剑下生与死的考验。然而,他却凭着其大智大勇,一次次地逢凶化吉。事后,每当谈起这些出生入死的非凡经历时,叶帅总是表现得坚韧从容、镇静幽默。其浩然之气和英雄形象正如他在诗中所写道的那样“豪气胆边生”,“把酒气压轩”。  相似文献   

16.
“感动中国——2002十大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评委会这样评价:“王选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她属于全人类。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挑起了民族道义的力量。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准,并不在于他的学问,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他的良心,是否在帮助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  相似文献   

17.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陕西农村有个一字不识的农夫,在清理自家的祖传宅基地时,挖到了两百多个“破旧碗盘”。他听人说这些破旧碗盘很值钱,但到底值多少钱,他心中一点底也没有。怎么办呢?农夫自有他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关贪官“迷信”的话题很是引人关注。据报载,原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纪委副书记罗子光“迷信”数字,他的前任的“坐骑”的车牌号码最后两位数是“17”,而他则强行霸占了单位里尾数为“66”的车牌号码。应该说,很多贪官都有一些个人“癖好”,但我们对于贪官的如上言行,不能简单地以迷信视之。对于迷信活动的本质,是人们在对自身命运感到无奈时的一种心理要求。贪官的如上举动,有多少人会相信是贪官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另一个被认为是“迷信”的贪官丛福奎,当别人送钱给他时,他总是不要,他要人把钱作为善款捐给女大师,人们说到他时…  相似文献   

19.
一技在身     
崔鹤同 《求贤》2009,(7):50-50
1962年10月,一个男孩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个贫困家庭里。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十年文革”的打打杀杀中度过的。与同年代人一样,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并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但虽然生长在那个“荒漠化”的年代,他比他周围的同龄人还是要幸运得多,他有一位知书达理的母亲。在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岁月里,母亲经常告诫他们兄妹三人,“人不怕穷,怕的是没有本领。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男孩便把母亲的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20.
县长一行人到胡瓜镇检查工作。开完会,刘镇长小声对他说:“您的西装袖子上掉了一枚纽扣。”县长抬手一看,真的少了一粒,他说:“准是掉在你这里了。我回县里有急事,你帮我找找。这套西装是我出国时买的,花钱多少不说。问题是上面的纽扣在国内很难买到。”刘镇长满口答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