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理周恩来     
梁衡 《学习导报》2014,(17):34-36
周恩来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是人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其亲切自然如斯人还在眼前、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也应了康德的那句话:有两种东西值得我们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相似文献   

2.
总理周恩来     
梁衡 《学习导报》2014,(15):34-36
周恩来离开我们已近40年,但是人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其亲切自然如斯人还在眼前。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相似文献   

3.
偏爱霉干菜有一次,周恩来与贺龙元帅同在杭州楼外楼饭店用餐。因为周恩来是“回头客”,饭店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便特意为他烹制了两道菜:干菜蒸肉、虾仁干菜汤。服务员把这两道菜送上餐桌时,周恩来高兴地指着干菜汤对贺龙元帅说:“你尝尝,看我家乡的这个汤,比你喜欢的酸辣汤如何?”贺龙元帅仔细品尝之后,连声叫好!  相似文献   

4.
小风 《学习导报》2012,(6):50-50
偏爱霉干菜有一次,周恩来与贺龙元帅同在杭州楼外楼饭店用餐。因为周恩来是“回头客”,饭店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便特意为他烹制了两道菜:干菜蒸肉、虾仁干菜汤。服务员把这两道菜送上餐桌时,周恩来高兴地指着干菜汤对贺龙元帅说:“你尝尝,看我家乡的这个汤,比你喜欢的酸辣汤如何?”贺龙元帅仔细品尝之后,连声叫好!  相似文献   

5.
西青武师的高足 在天津市西青区,距精武镇小南河村霍元甲墓仅数公里远的大寺镇王村一座土墓里,长眠着我国著名爱国武术家——韩慕侠。作为一代武术大师,韩慕侠在天津打败俄国大力士的事迹曾轰动一时。他不仅是黄埔军校首席武术教官,同时也是电影《武林志》中大侠“东方旭”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开国总理周恩来(1898—1976),9岁时生母病故,10岁时嗣母病亡,家里债台高筑,父亲在外谋生,10岁即挑起持家重担,12岁离家到东北,尝尽生活艰辛。青年时代辗转日本与欧洲,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相似文献   

7.
李原 《党史纵横》2009,(7):35-36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扮演一些角色,由于时代、环境的不同,所担当的责任也不同。“文革”的十年浩劫,牵动着每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惊心动魄的记忆,王维汉在这一时期的“特殊使命”尤其令他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8.
吴小宝 《广东党史》2001,(1):19-21,17
2000年9月17日,正值金秋时节,石榴花开,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迎来了一位曾跟随周恩来总理20年的老人,他就是周恩来总理专机首任机长张瑞霭。 当张瑞霭偕夫人王琼遥一行步入纪念馆庭院时,一尊周恩来铜像立刻映入老人的视线。75岁的张瑞霭仔细端详着铜像,这位从山东盐碱地走出的孤儿、在抗日的硝烟中站起的军人、伴随新中国诞生而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代飞行员和民航总局老局长,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几十年往事立刻浮现在眼前。他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 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1925年,张瑞霭出生在山东省…  相似文献   

9.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0.
张波 《党员文摘》2008,(1):10-11
周恩来一生克已奉公、清廉无私,堪为后世楷模。他身为一国总理,在世时竟清廉得经常是囊中羞涩。  相似文献   

11.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12.
曾有人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两弹一星”的爆炸和飞天,铸造了和平的盾牌。当年,周恩来总理负责具体筹划和组织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如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已过去了四十多年,中国铸造和平盾牌的艰难历程随着档案的揭秘,慢慢掀开它神秘的面纱,逐渐为国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整整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陪伴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并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  相似文献   

14.
1月的北京,总是天寒地冻。每年1月8日这天早上,就会有固定的一群人身着深色素服,顶着凛冽寒风,神情凝重地来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默默献上鲜花,献上水果。每个人怀着烙在心底永远抹不掉的记忆与哀思,绕着纪念碑转一转,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个共同悼念的身影——开国总理周恩来。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因为那上面的碑文是周总理亲笔手书的。这群人中有很多与总理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们是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秘书、警卫、司机、炊事员、医务人员…… 在这群人中,有一位年逾古稀而不失硬朗的老者,他就是曾在总理身边当过五年卫士的韩福裕。见到记者,韩老极不愿多谈自己,只是非常谦虚地说自己很普通,没有什么,并不时地说自己这辈子很幸福,能在伟人身边工作。言及悼念活动,这位70多岁的老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15.
在采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画家兼记者罗继五时,年已八旬的他轻抚着白发,向我们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在朝鲜6年,共2000余个日日夜夜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诞生后,我曾长期担任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长。周恩来总理1949年3月进北京(当时称北平)后,身体逐渐发胖。把过去的照片用在当时的证件上显然不合适了。在建国前夕和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为他照过两次做证件用的照片,但周总理看后都不满意。1956年11月中旬,应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阿富汗七国政府的邀请,周总理将由贺龙副总理陪同率团出访。出访前,被访七国政府通过外交部索要周总理的简历和标准像。周总理对他以前证件上的照片不满意,不同意对外提供。被访问国向我国外交部催要,但标准像总…  相似文献   

17.
易群 《湘潮》2010,(10):50-50
<正>上海锦江大饭店珍藏着一套我国罕见的精美九龙杯。这套九龙杯玲珑古雅,杯上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其中有条飞龙双眼鼓凸,鳞光耀目,口含金珠,每次斟酒入杯时,那珠在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严于律己,在公私分明方面堪称楷模。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有关这方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袁敏  张弘 《廉政瞭望》2010,(8):52-53
33年前,一封横空出世的“总理遗言”在全国人民手中迅速传抄,并被很多人默默锦记于心。那节制而简洁的口气,让人从不怀疑那确实来自周恩来,并恰好说出了经历了十年浩劫、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14,(5):62-62
周恩来总理有时会乘坐公交车出行。1954年冬天,一辆公交车开到北京图书馆站,乘客纷纷上年。正是下班时间,车上比较拥挤,忽然有一位乘客认出周总理也在车上,激动地叫起来,坐着的人也纷纷站起来,给站着的周总理让座。周总理让大家坐下,自己还是站着。乘客们感动地说:“总理的工作这么忙,还和我们一起坐公交车,我们过意不去啊!”周总理说:“我也应该和大家一样,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