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计算机取证中的时间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系统的时间是计算机取证的重要方面,是涉及事件再现以及把虚拟的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关联起来的关键证据。本文从一个时间标签被取证人员错误修改开勺案伊出发.介绍了计算机的目期和时间结构、MACB时间标签的含义,以及本地时间和UTC时间的转换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帮助涉及时间问题调查的规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历史时间     
本文从历史时间观念的演绎、历史时间的主客观范畴、历史学时间和历史学家的时间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哲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时间问题的历史和主客观范畴 ,时间对历史学学科和历史学家特征形成的影响。指出时间范畴的历史涵义、认识论、方法论功能以及文化史内涵是历史学家的常规认识 ,而历史学家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努力 ,应当深入历史时间范畴内部的哲学内涵去认识历史时间的份量 ,结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等等学科新的时间概念 ,架构完整的历史时间的理论体系 ,推进历史学向高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秋扬 《前沿》2014,(3):16-17
中西方对生命和宇宙的观察方式和看法有不同之处,对物理测度时间和时间概念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进程和表达,本文主要论述中西方对时间概念的哲学思考,以西方哲学界对时间概念研究的不同阶段为线索,结合分析中国古文献中分析中西对时间概念理解的共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时间焦虑何以在自由时间增多的情况下仍然普遍?文章考察了时间被道德化的过程,并从“时间的过度道德化”这一视角来理解青年的时间焦虑问题。所谓时间的过度道德化,是指过度以时间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压迫、剥削自我而导致自我异化的观念或实践,在历史上以进步主义、优绩主义、工作伦理等面孔示人并遭到社会批判理论家的批判。经验材料也显示,过度自责歉疚、时间恐慌泛化、主体悄然隐退等都是将时间过度道德化的经验表征。如何将时间的过度道德化与时间焦虑关联起来,关键在于解析时间认知层面上如何“过度”重视时间道德。文章指出,迷信速度文化、时间认知单维化、时间脚本理想化等极端化认知是将二者关联起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时间问题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时间的表述主要有两种的形式,一种是客观化的时间,如古典哲学!另一种则是绝对主观化的时间,如康德哲学。人们总是从他们各自不同的思考、认识对象上来领会时间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时间边疆开发,就是调整城市空间的利用时间,使人们在城市的活动尽量在时间上彼此错开.它对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系列城市病,如城市拥挤问题、城市犯罪问题、城市失业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的缓解,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权利具有时间性,劳动时间权利是其他劳动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劳动时间分配上遇到了工作和家庭时间的冲突、工作时间和结婚或生育时间的冲突等多重障碍,女性的就业时间受到挤压.而现代法律所采用的线性时间观使与劳动时间相关的法律制度又表现为对女性的隐性歧视.本文从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出发,引用时间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探讨女性劳动时间权利被挤压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海燕 《新东方》2012,(5):22-26
从农耕文明向工商文明的转型,是近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转变,其中时间观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时间观最重要的转变就是从自然时间到商品时间的转变,转变的关键因素是时钟和劳资契约。时钟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是工商文明的时间观的技术象征,资本—劳动契约是时间商品化的制度保证,时钟时间与资本—劳动契约共同造就了时间商品化,而时间商品化,可以说正是现代工商文明时间观的显著特征。在当代中国,"超稳定结构"造成的"文化迟滞"使得两种异质的文明和时间观仍将在当代中国长期共在,因此,如何理解和处理这种共在,仍将是今后文明、文化研究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9.
谈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制度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从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转基因标签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应采用加贴强制性否定标签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程时间可靠性可作为衡量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影响的基本评价指标,用行程时间指数、规划时间指数、缓冲指数来表征。在行程时间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以行程时间指数变化率作为评价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影响程度的评价指标。通过一起南京市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来说明行程时间变化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行程时间指数变化率简便易算,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影响范围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At the beginning of 2003.the State Postal Bureau issued a set offour stamps celebrating Yangliuq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Yangliuqing in west Tianjin is famous for its traditional NewYear pictures.Having a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 years,YangliuqingNew Year pictures are admired for their distinctive style,and cheer—ful colors.Their motifs are usually taken from operas and fairy tales,  相似文献   

12.
In 2003, the State Postal Bureau issued a set of three special stamps, the fourth of its kind following sets released to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Double Fifth and Mid-Autumn Festivals.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falling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is one of China's 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An Eastern Han Dynasty (A.D. 25-220) legend tells of a demon that appeared in Ruhe (in present-day Henan Province)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相似文献   

13.
N October 2003, the State Postal Bureau issued a set of five special stamps featuring the Chinese folk legend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Liang and Zhu are the Rorneo and Juliet of the East, whose tragic love story is known in every Chinese household.The legend goes that Zhu disguised herself as a boy in order to be able to study. The first stamp shows her and Liang, her classmate, on Caoqiao Bridge  相似文献   

14.
In May 2003.the State Postal Bureau issued a set of three special stamps pictur-ing Gulangyu,a scenic island southwest of Xiamen City,Fujian Province. This oval islet,just 1.8 kilometers long and 1 kilometer wide,has an undulating  相似文献   

15.
On June 21, 2003, the State Postal Bureau issued a set of three special stamps celebrating the historic meteorite shower over Jilin City.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遗留在不同纸张,不同时间的汗潜手印,分别用硝酸银和茚三酮溶液进行显现,通过观察和比对,发现硝酸银和茚三酮溶液显现效果存在差异,主要是:硝酸银、茚三酮两种溶液显现效果都很好。硝酸银显现速度快,但显现遗留时间较长的手印效果较差。茚三酮显现速度慢,但显现遗留时间较长的手印效果好。在侦查实践中,刑事技术人员如果了解和关注到这种差异,对汗潜手印显现方法作出恰当选择,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侦查办案的效率,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行政拘留是针对违法行为人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是在一定时限内对人身自由的剥夺,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相关法律对行政拘留的适用作出了严格规定。但是基层民警在适用该项法律制度时还存在误区,因此文章就行政拘留的法律文书、投所执行、暂缓执行、执行豁免等实务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Gilles Guiheux 《当代中国》2007,16(50):149-171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18 testimonies given by xiagang workers turned entrepreneurs and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press in 2002. It argues that these narratives show the new ‘enterprise culture’, which is being promoted by the authorities. From these testimoni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new ways of thinking, judging and acting that can be said to characterise urban Chinese, now encouraged to draw on their own resources to compete in the open market. It is not just individuals but also the institutions inherited from the time of the planned economy that are having to adjust to the new economy and new society, and take part in the building of the market. The new configuration of the state apparatus an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individuals does not mean a less powerful state, but rather new modes of governing.  相似文献   

19.
台湾官方和民间都一再强调台湾生活方式的优越,大家引以为傲.但究竟什么是台湾的生活方式,似乎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本文根据有关生活方式的基本观点,联系台湾方面提出的看法,试图加以解读,并且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考察,探讨台湾方面建构“台湾生活方式”的意图,并对如何正确对待,提出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在1987年“解严”前后进入了一个文化转型期,彼时威权时代的意识形态统一体已然松动,新的本土主义论述正在集结但尚未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这个时期的台湾后现代思潮及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尤为关注那些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小说文本,这些文本以语言反省与形式解构为起点,反叛写实主义的美学观,质疑本质主义的历史真实观,不仅挑战前行代的美学主张,也解构逐渐凝聚为新威权话语的本土论述。通过对文本的审美形态及其意识形态表征的分析,本文试图指出,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台湾后现代历史叙事文本是一种对意识形态统一体的松动非常敏感且及时作出反应的话语,是意识形态统一体松动后文化危机和思想危机的表征,这些文本以瓦解历史的方式传达出特定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