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农企业跨国经营指的是涉农企业产品的海外销售,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以及与国外企业联合开发,进行加工贸易等生产经营行为。本文认为由于涉农企业与河南现代农业存在血缘性、地缘性、利益性、产业链拉近的关系,所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发展现代农业,应从涉农企业的跨国经营的视角在政府的扶持下来推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国投资活动也日益增多,这不仅体现在外国资本的注入,更引人注目的是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踏上跨国经营之路。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可以到海外进行投资。但是,同时应引起注意的是跨国经营的风险的规避问题,如果没有一套和国际接轨的风险规避法律体制,这些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很有可能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规避有关的法律问题。 一、跨国经营中的风险 企业经营的风险根源于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所具…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海外股票融资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王海峰举办股份有限公司,走跨国化经营的道路,是发展经济的成功之路。这已为先进国家的经验所证实。然而,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利用间接外资的规模较小,海外股票融资还处于雏形阶段,这一领域尚缺乏配套法规,故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跨国经营,一个令世界称奇的名字。在今天世界经济每年以3呢的增长速度缓慢发展的进程中,跨国经营却以每年30胜的增长速度大踏步地走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越来越成为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世界排名5O0强的企业,无一不是跨国经营的使使者。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较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经营方式,都无法与世界跨国集团相抗衡,而要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洗身于世界强国之中,则组建跨国集团,实现跨国经营方式的改变就成了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然而,旧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企业之跨国经营人才的愿乏。跨国经营方式的…  相似文献   

5.
AFEWLEGALPROBLEMSDESERVINGATTENTIONINCELEBRATINGOURENTERPRISESABROAD法律是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在跨国经营中法律的作用尤其明显。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市场模式不同,跨国经营具有极大风险。这就要求投资者对资本输入国的市场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深入了解。俗话说,入乡必须随俗。无论是签订合同、注册登记,还是经营行为,都要依照东道国的有关法律进行。否则,自身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活动难以得到保障。本文就我国在海外建丘企业涉及到的几个法律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外国竞争法对我国举办海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影响钟建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大力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同时,也开始向海外投资,其中举办海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我国海外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截至1992年底,我国在海外兴办的非贸易性企业已达1363家,分布在世界12...  相似文献   

7.
海外工程服务项目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活动,工程全过程伴随着众多的风险因素,任何风险防范考虑不足都可能导致工程亏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法律风险是跨国工程服务企业海外项目面临的最为常见的风险,如果出现法律上的漏洞或风险,对跨国工程服务企业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通常都是巨大的。因此,对跨国工程服务企业海外项目法律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与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河南依生药业有限公司和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两家生产销售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公司,两公司的法人代表为同一人。2006年,河南省药监局接到举报后,对两家企业进行查处。认定河南依生药业有限公司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非法经营额高达1.5亿元,将其移交给当地公安机关;对在河南开封生产伪劣药品的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做出没收1.6万多人份、并处644多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9.
在入世缓冲期内,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加速了战略布局,积极扩张经营,加强了对汽车产业链的全面控制。我国颁布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后,跨国汽车企业凭借手中的品牌优势,借政策之力整合和控制汽车销售渠道,企图扼制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达到垄断中国汽车市场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入世缓冲期内汽车主流销售渠道的形成,外商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以及这种控制对我国民族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影响,并对如何实施反控制提出了点滴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斌 《法人》2005,(8):28-29
日韩的一些企业跨国并购最终失败,让世界看到的只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敢死队”,这不得不令人为海外并购热潮中的中国企业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截止1994年底,经我国批准建立的境外投资项目已有4642个,中方总投资额已达52。4亿美元。然而,由于人们对跨国经营的意义的认识不充分,许多企业仍不知该如何走向国际市场,加之,从整体上看我国尚缺乏宏观上的政策鼓励和法律引导,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潜力和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笔者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意在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之发展、完善,让中国企业以新的姿态步入新的世纪。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意义 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可以起到“渠道”、“桥梁”、“牵线”、“破壁”、“大使”的重要作用,它在整个的国际经济动作中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中仅着重从跨国经营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作用阐述几点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冰心 《法人》2009,(2):47-48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合作方(博弈对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海外并购的五大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冰心 《法人》2008,(5):20-22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合作方(博弈对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新的海外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国际证券投资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政府也及时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战略,将引进外资的方式从产业资本投资扩大到国际证券投资的新领域。因此出现了三种新的海外融资方式:(1)以外资股方式融资;(2)以境外投资企业形式融资;(3)以中外合资企业形式融资。这样,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就从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过渡到了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且企业已从国内经营迈入跨国经营的新阶段。因此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即:外资股权比例、海外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令人瞩目的中策现象——外资收购与兼并国内优质企业等问题均无法可依。此乃造成近年来金融秩序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必须尽快立法,使我国的经济变革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企业名片首钢集团是从事钢铁冶炼、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集团以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辖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钢新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北京首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2个子公司,在香港有4家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首钢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共计79家。2000年,首钢集团销售收入354.9亿元,其中非钢产业和海外营业额179.3亿元,占集团销售收入总额的50.52%。集团国有资产总额571亿元,控制资产总额718亿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国并购的浪潮方兴未艾,中国也由被并购转向主动进行海外并购。然而,各国对外资并购的管制制度都相当严格,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本文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的失败入手,研究美国的外资并购管制制度,并提出几点拙见完善中国的立法,以期对中国企业未来的海外并购之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以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纷纷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开始进行海外并购。十几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并购结果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不少失败的典型。在跨国并购风险中,除了传统的政治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目标国劳工问题给并购的成败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日益凸显。本文从"触礁"的中国海外并购案例出发,警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梁斌 《法人》2005,(8):28-29
日韩的一些企业跨国并购最终失败,让世界看到的只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敢死队”,这不得不令人为海外并购热潮中的中国企业感到担忧就在跨国并购风潮令中国企业疯狂不已之时,日本和韩国也在这阵狂乱中看到了20年前的自己。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世纪80、90年代,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就曾如同今日的中国一样,跨国并购成为当时日韩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拓展海外市场的一种强有力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我国企业也纷纷走上了海外并购之路,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成功地在完成了境外并购行为,比如联想成功收购IBM个人PC业务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并购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行为,因而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的并购市场上大展宏图的话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蔡岩红 《法人》2009,(4):52-53
对于欲在境外开展经营业务的中国企业和海外企业来说,税收协定不啻为一个财务筹划的良方,已为很多海内外企业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