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阳富  崔庆鹤 《人民论坛》2013,(11):128-130
农村信息贫困主要表现在农民拥有媒介资源少,接触媒介种类和信息内容单一,适于农民的信息偏少等.其主要原因是媒介的产业属性、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文化和媒介素养较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村信息贫困严重制约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传媒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御宅族"是指爱好"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电子游戏"(Game)的特定人群.本文以媒介与文化的互动为视角来实证考查新媒介环境下青年御宅族的媒介使用和亚文化取向,并进一步探究个人差异、媒介使用行为与亚文化取向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御宅族群体的网络使用程度普遍偏高,因教育程度呈显著差异,与性别则没有关联;在媒介使用动机方面,御宅族主要倾向于"情感性使用",而非"工具性使用";越是具有二次元情节和耽美向的青年御宅族,愈是重度使用网络.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亚文化的壮大提供了机会,而亚文化的壮大反过来又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府公务员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芳 《人民论坛》2014,(11):39-41
目前,社会上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级政府与媒体的互动也成为舆论热点,其中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公务员的媒介素养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从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利用水平等角度来分析基层政府公务人员媒介素养,为基层政府提高媒体应对水平和能力,维护政府公信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变迁中逐渐处于边缘地位的农村大喇叭,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现出了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在地化传播来看,大喇叭所具备的高覆盖性与高效能性优势与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难点实现了有效对接;从在线化传播来看,大喇叭也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为城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补充,这既与农村地区的媒介使用在近几年发生的积极变化有关,也跟后视觉文化时代听觉文化的回归趋势相吻合.农村大喇叭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体现出来的二元融合(城乡二元、视听二元)特色,为以后综合利用城乡媒介与视听媒介来处理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信息时代 ,大众媒介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同时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引发了许多负面影响 ,导致受众在信息面前“迷航”。本文通过对媒介的负面效应、媒介管理使用上的不足以及受众媒介素养现状等方面的分析 ,指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积极作用 ,促进大众传媒业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媒介在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有效推动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贵州民族地区从客观现实出发,应使用本地传统媒体进行对内文化传播,用网络新媒体和海内外著名传统媒体进行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应积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为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新的时期赋予高校新的使命,服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总结前人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从河北省实际出发,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人才、智力、技术、信息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上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各级政府与媒体的互动也成为舆论热点,其中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公务员的媒介素养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从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利用水平等角度来分析基层政府公务人员媒介素养,为基层政府提高媒体应对水平和能力,维护政府公信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红  李静燕 《前沿》2013,(12):112-113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的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他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有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从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几个层面同时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使用媒介日益普遍,媒介影响大学生越来越深刻,高等教育不容忽视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对桂林市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使用媒介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与参谋.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式的改变对原有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课题,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也在不断消解和挑战现有媒介素养的体系和内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媒介素养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特征,研究媒介素养的必要转向,将对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法采集数据,了解陕西、贵州等8省区农村农民新媒体使用及信息传播状况,为探究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农村信息传播有效性的路径和策略提供一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但农村信息传播的效果不容乐观;陕西、贵州等农村对于新媒体的认知和使用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这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令人担忧。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通过构建统一的对农信息集成播控平台、提升对农信息产品的质量、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媒介素养,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邹波 《求索》2013,(8):223-225
当下,社会以博客、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介作用不断增强。作为社交媒介功能之聚力点,社交购物以一种新的形式向消费者传递了购物文化的发展趋势,展现了社交媒介的无穷魅力。本文以Sheth创新抵制模型为研究工具,以社交媒介创新特性、当下消费者特性以及社交媒介的传播机制等三大因素为研究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交媒介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交媒介的用户感知具有相对优势,它显著影响社交购物的抵制意图:社交媒介用户对因使用相关服务而发生的如个人信息外泄、账户被盗而造成时间性和财产性损失最为敏感。我们的研究将对企业社交媒介销售策略的制定及执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郭颖 《前沿》2010,(4):198-200
传媒生态功能的失衡会引起传媒生态系统的紊乱,在对河南农村传媒生态功能进行研究时,作者选取了部分河南农村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从媒介在农村的普及状况、农村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偏好、评价以及媒介内容对农村受众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河南农村传媒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河南农村传媒生态功能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繁荣,大众媒介在农村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电视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也成为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她的普及与发展必然对村庄成员间的社会交往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媒介是加速个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工具,农民工从媒介稀少的农村走向媒介繁多的城市,自身面临着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的巨大困境。对农民工群体开展以“使用媒介”为重点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担当对其进行现代化启蒙的重任。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可以依靠各大学中存在的学生志愿者组织或社会实践团体开展实验性行动,并通过农民工与乡村社会的天然联系发散影响,带动提高媒介的有效覆盖面和深度普及率,从而加快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媒介文化在军营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相对于一般媒介文化,军营媒介文化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要求军营媒介主动作为,积极构建适应部队科学发展的军营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18.
郭媛媛 《前沿》2010,(2):125-128
由诸种媒介相互依存建构出的媒介产业,需要围绕符合具体媒介特质、符合资源最佳整合需要、符合受众接受习惯与需求的内容信息的生产,在新的产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媒介技术之伦理张力——以网络传播等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蔚 《理论月刊》2010,(6):135-138
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如人际疏离、道德冷漠、隐私威胁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等。引发这些新的伦理威胁的根源当然包含新媒介技术自身的特点,但更多的是作为技术主体的人自身的问题,如何建立新媒介时代的新道德,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认为,媒介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类和社会,新的媒介道德必须能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张利  韩梅 《前沿》2022,(4):96-100
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未来社会治理蓝图的城市信息模型已经开始搭建。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媒体形态,传媒从业者需要通过提升媒介素养完成转型,在媒介融合所带来的职业困境中寻求生存之路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