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打工一族     
走进阳光并不那么容易。 有一首诗这么写道:“爷爷总是说/山梁那边还有山梁/爸爸总是说/山溪那边还是山溪/那是一片奇峭的山梁/生于曙色又消于曙色/儿子想/山那边有城还有海”(选自《天津诗选》)。  相似文献   

2.
▲ 这山歌如同醇美甜香的土家米酒,令我们陶醉了。分享着歌中幸福美好的一刻,尤其是那一声“哟儿——喂”,先是悠长清亮地划过,继而铿锵有力地收声,真是发自土家人的肺腑啊! ▲ “哟儿——喂”,这是土家男女青年幽会结束时表示相爱、渴望再会的意思,也表示一首山歌结束和下一首山歌开始。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18)
正"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这首《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人人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唱的地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东南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从宝塔山下的桥头乘坐去南泥湾的班车,车费7元就能到达。  相似文献   

4.
侗族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宏富优美,深为民众喜爱,亦颇受大方之家的称赏;然而,侗族的文艺思想却少有人研究。为了挖掘和宏扬民族文化,笔者略具一文,以飨读者。 侗族有首“老人歌” 这样唱道:“我们留恋年轻的时代,我们羡慕你们的青春,年老了也要唱歌哟,一直唱到尸骨变成灰烬。不种田地无法把命来养活,不唱山歌日子怎么过?饭养身子歌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山歌。”这首歌以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侗族人民的艺术审美特质。所以,“歌养心”说,是侗族文艺思想的集中表现,它概括说明了文艺理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玉氏山房     
黄永玉用手比了一个高度,说,我这么小,六七岁的时候,在诸葛亮山,就是现在的山水讲堂这边,往对面看。回龙阁。我想,这个地方,真好。长大以后,我在那边盖个房子多好。说话的时候,那房子早已盖好,在山的顶上,一出北门就能望见。房子叫“玉氏山房”。我和黄永玉正坐在玉氏山房的庭院里。我想看看对面的山,那天有雾,模模糊糊的,什么都看不清。从沙湾往虹桥那边看,右手边,就是往夺翠楼下面看,吊脚楼就在那里悬着。那时候的屋子都是吊脚楼,没有这么多,也不太讲究,因为不讲究所以有天趣。那里头有桃花,有杏花,有杨柳,坐在那…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啰,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啰.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一只孔雀飞到了龙树上,恩人哟就是那个共产党." 60多年前,军旅词曲作家杨非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采风时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仍回荡在德宏的每个角落,而这个美丽的...  相似文献   

7.
谢群山 《世纪行》2014,(2):41-41,47
<正>"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众所周知,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歌,名曰"映山红"。这是我观看的首部彩色电影,其中一树树映山红,连绵而来,逼眼而来;一片片红,灿如云霞,撼人心魄。那时,我还小,生活在华中三峡江南的半山腰,每到盛春,一出家门,即可看到四周山上的映山红,虽然在万  相似文献   

8.
苦难是首悲怆的歌,幸福是首甜蜜的歌;失去是首伤心的歌,拥有是首温馨的歌;收获是首愉快的歌,奉献是首深情的歌……不管人生经历了什么,它都像歌一样起伏跌宕,有升有降,有低沉也有高亢。生命中少了其中任何,歌都不会完整;缺了其中任何,歌也不能完美。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一向以歌的海洋著称,那里特有的水土和黄沙赋予了高原人嘹亮的歌喉和美妙的歌声。春去秋来,岁月更迭,歌声成了他们表达心声的重要方式,欢乐也好,悲伤也罢,总能听到他们深情的歌唱。最近,一首新编的民歌唱出了九十年代鄂尔多斯人的骄傲:“树林召乡好地方,林茂粮丰果飘香;好领导,王果香,名字和家乡面貌一个样。”歌中提到的王果香是一名女性,曾任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树林召乡主管林业的副乡长。老百姓为什么将她的名字编入歌中广为传唱呢?王果香为他们做了些啥?地处库布其沙漠边缘的树林召,初春时很少有春意融融的…  相似文献   

10.
“咨卡山高坡连坡,妹采火草几大箩,叶叶火草捻成线,织件草褂送阿哥……”这首反映曲靖市马龙县马鸣乡咨卡村火草褂传统手工艺编织情景的歌曲,在2009年12月举行的首届全国村歌大赛中,一举夺得首届全国优秀村歌和首届全国村歌十佳作词两项大奖。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青春之歌     
青春,是一首希望的歌——要用汗水来浇灌,要用友爱来联结,要用奉献来谱写,要用智慧来完成;青春,是一首赞美的歌——唱出澎湃激  相似文献   

12.
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山里是山,山外还是山.散布在兰坪县的普米寨子与山更为亲密,吃穿住行,生活的每一个轨迹几乎都与大山相连. 19年前,从这重重大山间,走来了一群酷酷的普米族青年,他们在兰坪县政府和陈哲(时任兰坪县政府文化顾问)的组织下,共建了一个普米传统文化传习小组(以下简称:普米小组),用自己的青春与奋斗书写了一首先锋之歌.  相似文献   

13.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这是豫剧《朝阳沟》中一个著名唱段。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称诗是“心的歌”,因为诗是诗人强烈感情的倾吐。施景钤同志的长诗《西域胡杨》,就是这样一首用心血呕成的好诗。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归宿     
很多个黄昏,我都会骑着摩托车到城外的长江水库边看日落。我喜欢在这个迟暮的时刻,点上一根烟,一个人坐在大堤上,让风吹,静静地望着远方…… 每当我徜徉的这个时刻,都有一种心如飘萍的感觉,多少年了,这种感觉一天一天地来,又一天一天地去,好像是一种摆脱不掉的缘分与宿命。是谁在山的那边水的那边唱起了童年时的一首歌谣?又是谁在孤独地挽留将息未息的一缕阳光?我看见,远处的那座山脉像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潮水,一点一点地把太阳淹没了,天空中只留下一点点残渍,一只飞鸟从眼前悄悄掠过。  相似文献   

16.
爱我蕉岭爱我乡,风光绮丽赛苏杭, 远山含笑迎归客,碧水幽情意更长。 这是一首异乡游子的思乡诗,它除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缠绵思念,还告诉我们,有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叫焦岭。这也是我此次广东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2006年,他们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7.
张永文 《人大论坛》2010,(10):20-22
虎年阳春三月,侗乡万象更新,一个凝聚着黎平县52万人民群众共同心愿的重大决定、开创县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先河的“地方法规”——《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该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这为贵州省首个列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享誉全球的侗族大歌贴上了“护身符”。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初冬,在纪念澳门回归祖国第一个十周年之际,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成功举办了"澳门之歌"歌词创作比赛,通过推选《澳门之歌》、《一个神奇的地方》、《盛世莲花》等三首深受各界好评的歌曲,借助台湾中时媒体集团的渠道,给台湾民众带去"一个不一样的澳门",使他们感受到回归后的澳门发展新貌。  相似文献   

19.
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志愿军的英雄模范人物灿若星河。他们用自己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珍贵的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魄的乐章。1951年秋天,有一首叫《智勇双全的黄连长》的歌在朝鲜战场上广泛传唱。歌中唱道:抗美援朝英雄多,听我来唱个英雄歌,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他的名字叫黄丑和,黄连长,黄连长,指挥员的好榜样,毛泽东的好战士,我们大家来歌唱,来歌唱……  相似文献   

20.
<正>那是一首好听的歌,过去的我不知道好歌献给谁。好歌已不是传统意义的颂歌,但好歌确实歌颂了一位伟人: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这是《好大一棵树》。大树的形象是朴素的形象。歌词写于1989年4月15日晚,一位文艺工作者在返京列车上听到胡耀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