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八)》从法律上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赋予了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职能。《社区矫正法》和两院两部《实施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之中。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的管辖、机构设立和运作、工作体制和执法权限以及加强对流动对象的监管等问题,对于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社区矫正在探索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使命。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是指,社区矫正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式方法等的总称。近年来,各试点地区根据“两院两部”的《通知》要求,经过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基础上,为社区矫正制度提供了程序法的依据。同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实施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的社区矫正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社区矫正是现代刑罚执行制度发展和创新的结果,其法律地位在国家基本法律层面得到确立,适应了对刑罚执行方式的人性化和轻缓化的新要求。由于该制度本身涉及的矫正对象和矫正方式的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已于2012年3月1日施行,这意味着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全面落实。依据《刑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监狱以刑罚执行机关的身份定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履行着对矫正对象的调查评估、与社区矫正机构对接、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执法活动。本文在分析监狱工作与社区矫正的关系基础上。就监狱机关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切实加强监狱工作与社区矫正衔接,提高刑罚执行效能,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黄发华 《法制与社会》2013,(17):206-208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引入法律,这也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之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的诸多方面给予了细化,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我国现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两院两部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司法实践进行论述,以期弥补现有法律制度中有关社区矫正的不足,促进社区矫正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戴艳玲 《中国司法》2011,(12):106-106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第一次对社区矫正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将“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把实践中的有益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既是对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为这一刑罚执行制度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吴啟华 《人民调解》2012,(11):31-33
2012年3月,两院、两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在拟适用社区矫正前,需要调查其对居住社区的影响,即对其进行社会涮查评估。目前该制度运行还处在摸索阶段,尚不完善,本文将从该项制度在我区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出发,探讨如何规范和完善该项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更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本专题从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定位、对策、方法等不同视角进行论述.以期强化社区矫正的执行。真正实现社区矫正保护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马振 《中国司法》2011,(12):65-66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了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这标志着经过8年多的试点,社区矫正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兵团已经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尚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需要有效解决完善,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在总结全国各地试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郝赤勇 《中国司法》2009,(11):17-19
一、关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试点是为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批示精神,2003年7月,“两院两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现行的刑罚制度来看,社区矫正制度刚开始建立,与国外的社区矫正制度相比,在适用的对象、范围、矫正的方法及其效果等方面都有待于完善,而且,到目前为止,社区矫正尚未能在全国各地全面有效推行。因此,需要对社区矫正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诸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施行使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检察机关应在监督社区矫正工作中准确定位,从明确监督对象和重点、健全工作制度、掌握矫正对象情况等五个方面开展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3.
执行力,是社区矫正事业发展的生命力。2012年3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对社区矫正执行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江苏是全国首批试点省份,9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探索,努力将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好、教育好,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昱 《中国司法》2005,(10):75-78
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拓展和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制度建设问题日益凸显。在拙文《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学视野》①中,笔者曾提出社区矫正制度不是单一的刑罚执行制度,而是一种复合性制度。本文进一步展开这一命题,认为复合性社区矫正制度是法律制度与矫正制度的统一,其实施主体是既有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的政府、社会和市场,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一、复合性社区矫正制度的必然性已有的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大多从法学的视角提出问题,其研究大多以刑罚执行制度改革为基础,从法律制度完善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制度建设建议②。这些研究对我国…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执行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颁布施行《社区矫正法》,充分肯定了社区矫正工作开展16年来取得的成绩,总结吸收了16年中社区矫正工作改革、发展、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框架,对于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是社区矫正工作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习、宣传、贯彻《社区矫正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深入贯彻这部法律,切实将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社区矫正司法实践迈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自2003年社区矫正试点以来,我国社区矫正实践先后经历了社区矫正的扩大试点、社区矫正的全国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写入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以及出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直至近期颁布正式法典,社区矫正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第十七个年头。据官方统计,目前,全国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达到478万,累计解除矫正对象411万。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司发通[2012]12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是对近十年来社区矫正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肯定,对于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仅从区(县)司法行政机关的角度,谈谈如何做好贯彻实施《实...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建立富有特色的"检调对接"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其主要做法是:一、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该院制定了《纳溪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实施细则》和《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罚人员定期回访制度》等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法开展。该院在对个案提出社区矫正建议前,对矫正对象开展人格调查和  相似文献   

19.
舒圣祥 《政府法制》2013,(34):11-11
劳动教养,一项已存在半个多世纪、被舆论和学界广泛质疑和诟病的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自2003年7月在我国开展试点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作为社区矫正重要对象的未成年犯却并未得到重视,无论是从对未成年犯开展社区矫正的认识上,还是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人数以及开展社区矫正的方式、方法上,都不尽如人意。这有悖于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等方针政策,更不利于对未成年犯重新社会化。为此,本文从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可行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构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方面予以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