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福建省南安市西北部的诗山镇,既是交通要塞,省道305线、212线贯穿境内,是闽北、闽中通往闽南的重要通道;又是历史文化名镇,“开八闽文风之先”的唐代诗人欧阳詹就是诗山人。由于他少年在这里求学,且遗留了大量墨迹,后人为了纪念他以诗文著称于世的声望,以“诗山”作为其乡里的名称;该镇还是闽南著名侨乡,全镇8.6万人,旅居国外和港澳台侨胞却达16万人。然而过去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小富则满”的小农经济思想和“靠侨乐逍遥”的享乐主义思想束缚,诗山的经济发展缓慢。到1991年,全镇企业总产值才…  相似文献   

2.
张磊 《江淮法治》2011,(15):40-41
“仰君大笔著人生。难得三思万里行。从政因勤成学富,腹藏明月伴清风”。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农村小学校长,他的名字叫李伯云。诗的标题是《咏三思》。“三思”,即萧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广友在2007年以来出版的三本专著:《学与思》、《行与思》和《督与思》。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曹操,不仅是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造诣很高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现存二十多首,这些诗和他的文章一样,生动地展示了曹操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按照“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对曹操的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曹操的法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酒啊!酒──中国当代“酒文化”透视浩渐,冰客众里寻酒千百度,华夏“酒文化”发达惊人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李白斗酒诗百篇”,“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醉诗人”中他算一举夺魁了。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其间“酒中多少诗,酒中多少...  相似文献   

5.
毛忠彪来自江西,个儿不高,还有些清瘦,但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睿智和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毛忠彪非常喜爱的一句诗。大学毕业后,不甘平庸的他和兄长一道南下,与一般的“南漂族”所不同的是,他们志在创业,而不是做个打工者。  相似文献   

6.
县机械厂李智明的妻子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卫生院工作,每月只能利用休息日与他鹊桥相会。为了将妻子调到县医院工作,他向县卫生局打报告不下10次,理由也够充分,可却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要说送礼,李智明也登过三四次县卫生局长万山诗的家门,烟呀酒的送了不少,可万山诗总是“研究研究”那句话。正当李智明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刚从乡里调进县医院的医生向他透露:要进县医院,须送万山诗2000元。李智明心想:人说万山诗贪得无厌果然不假,他既然心黑,休怪我手辣,我何不如此这般,让他也知道昧心钱不是好拿的。主意打定,李智明再次…  相似文献   

7.
《吕氏家塾读诗记》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诗》说的肯定、维护和发展有力地校正了宋代《诗经》学演变,激活了传统《诗》说的生命力;主张《诗》为雅乐的“主声说”是郑樵、王质“主声说”向朱熹、王柏诗乐理论嬗递的桥梁;对郑樵“淫诗”说的批驳是“淫诗”说从郑樵到朱熹再到王柏不断演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从人的本性来看,追求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主观目标,一个是客观目标。主观目标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变相地说明了追求自由这一目标的真理性。在一生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该怎样度过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把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穿一种特殊款式的服装称为袍。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和文献上得知:袍者,官服也,富贵之服也,还可称为“拜”服,即在某些场合的礼服。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帝王将相、豪绅贵族穿的是袍,平民百姓穿的是衣或衫。在我国唐代有一则《夺锦袍》的传说:唐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从臣赋诗,优胜者赐锦袍。宋之问的诗做得特别好,以至武后把已赐给别人的锦袍又收回来赏给他。后因称在竞赛中获胜夺魁为“夺锦袍”或“夺锦”。宋陆游《赠邢刍甫》诗:“割愁何处有并刀,倾座谁能夺锦袍?”明高启《…  相似文献   

10.
高蔚 《金陵法律评论》2006,(2):116-120,132
“纯诗”虽是象征主义的诗学命题,但作为纯粹美的艺术理想,它却是人类通过艺术所表达的一种生命需要。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之前,“纯诗”已寄生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中。浪漫主义缺少艺术形式感的自省和唯美主义形式媒介的空泛,促使象征主义为“纯诗”赋形。然而,象征主义对艺术秩序的刻意寻求,最终使它因陷入形式化的唯美怪圈而制造了自己到达“纯诗”的距离。“纯诗”揭示美的最深刻的形式意义,应该隐没在音乐加宗教的情感振荡里,这里没有先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小伙伴们玩得热火朝天我却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观看我这颗与少年的欢乐无缘的心只能朝着未来把希望寄托给明天”这是艾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岁时,为自己无快乐可言的少年所写的一首诗。诗名平常,实不足以流传。然而,这首诗里蕴含着一个天才的隐寓.至今不为世人所知,就如同这诗的名字《谜》一样。今天,该是揭示这谜底的时刻;今天,该是说明这一切的时刻。一、从发明家到实业家毫无疑问,诺贝尔是个天才,“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一生勤于发明创造,在获得的近400项科学发明…  相似文献   

12.
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延益,浙江钱塘人。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历任河南、山西、江西等地巡抚。他每次京都议事,于谦总是“空囊以入”,使得那些惯于受贿的达官显贵大失所望。有人劝于谦:你不送银两,不送贵品,就是随便捎点土特产也好啊。于谦哈哈一笑,举起两袖说:“带有清风”。并作一诗:“手帕麻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代宗朱祁钰在西华门附近赏赐给他一所大宅第,他说:“国难当头,臣岂敢自安”,坚决辞让不受。在他被害后,官兵去抄他的…  相似文献   

13.
许莉莉 《政府法制》2012,(27):31-31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把自己一生中做各种官(小到户曹,大到太子少傅)时不同级别的工资郜写进诗里拿出来晒,在我国历史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奇特现象白居易早年当户曾时,说自己“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35岁时白居易官至县尉,在此任中,他写下了一首《观刈麦》,诗中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对自己不事稼穑而能有三百石的俸禄,很是惭愧.  相似文献   

14.
玄晖诗变有唐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字玄晖,南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主要表现功名抱负和忧谗畏祸两大主题。谢朓的诗,巩固和发展了山水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对后代的山水诗有深远的影响。谢眺的诗,上变汉魏,下启唐风,是我国诗歌史上由五言古诗转变到唐朝近体诗的一大关键。宋朝诗人赵师秀《秋夜偶成》诗云:“辅嗣易行非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于诗歌的升降得失之间,肯定了谢朓在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此外,宋人唐庚《语录》说:诗至玄晖,“渐有唐风”;明人胡应麟《诗薮·外篇》说:“玄晖为唐调之始”。清人吴淇更说:“谢朓诗“开唐人一代之先”谢朓的诗在声律、写景、风格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确渐近唐风。本文拟就声律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宋代包拯在他60大寿时,事先声明不收任何贺礼.令他没有想到是,在他生日那天,竟然还是有人前来送礼,送礼的是皇帝赵祯.赵祯知道包拯不收礼,就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帝王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提起笔来,也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相似文献   

16.
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廉吏名叫叶存仁,当了30年的官却仍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当他离任时,部属想给他送点礼物,怕坏了叶大人的名声,就特地在深夜送去。叶存仁知道了部属的良苦用心后,十分感慨,临行前他将礼品退回并附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好一个“不畏人知畏己知”!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尚且懂得拒绝行贿受贿之根本就在要“畏己知”。也就是说,清正廉洁的保持不能只靠法律的约束,还得靠个人以道德和自律的观念,将各种诱惑拒之于心扉之外。我们的官员被称之为“公仆”,为人民群众办事…  相似文献   

17.
清朝戴远山曾送给为官的朋友一副对联:“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才是清”。此公不单深得作诗之三昧,亦熟谙为官之道。诗之妙者必能入画,诗画兼美,亦诗亦画,情意俱佳,互为表里。郑板桥画墨竹,实际是寄托了诗人对坚贞、正直、顽强不屈品格的赞美之情,再题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七绝,把“竹声”和“民疾”相连,更使诗借画意深,画以诗增色。诗画相依固然不易,然而在政由贿成、官以钱得的中国封建社会,当清官则更难。元好问有诗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要想有清望,操…  相似文献   

18.
凤莲 《政府法制》2014,(34):44-45
(上接本刊2014年11月上旬刊) 于清风 明朝于谦,为人正直,秉公守法,曾写诗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来,在他的家乡,一位叫于仲的县令上任,处处以于谦为楷模,甚至把“清风诗”挂在床前以作醒示,百姓叫他“于清风”.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等职。新婚后不久,他便写下《赠内》一诗,与妻杨氏共勉。诗中写道:“蔬菜足充饥,何必膏梁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在吃穿方面。不要追求山珍海味,不要追求竣罗绸缎。布衣蔬食,温饱足矣。  相似文献   

20.
顾炎武山水诗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炎武是清初遗民诗人的代表,他的山水诗很少纯审美的作品,基本上是通过山水与怀古或时局相连,来表达爱国的思想。诗的风格以质实为主,又得杜诗沉郁雄壮之神。诗长于用典,语言朴素。其山水诗审美价值的削弱与社会功利性的增强,从中国山水诗发展的角度评价乃是一种“过失”,但这是由时代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