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绍文 《政府法制》2012,(18):30-30
新西兰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对小偷也宽容一如果家中不幸遭遇窃贼,既不能追更不能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偷溜之大吉。然后,再报警找警察,再找保险公司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2.
吴克利 《检察风云》2012,(11):24-26
此案中的小偷举报提供了贪腐案线索。但反腐不能“靠小偷”,监督预防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3.
钟芳 《政府法制》2012,(17):49-4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发现有小偷光顾他的茅屋。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禅师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自己的屋门口,他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4.
一哲 《政府法制》2012,(35):36-36
一位校友在德国留学期间,在一家图书馆钱包被扒手窃走,包里有20欧元。他不准备报警,可是图书馆的保安却报了警,不到5分钟,一位女警察赶到现场,问了情况,便请他做笔录。女警察说:“图书馆的自动安全系统已经录下了小偷的容貌,警察局今天就可以将小偷的照片张贴到全区各个警察局。如果仍找不到小偷,我们会把录像带送电视台反复播放,直到破案为止。”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正一起来找一个小偷被房主当场抓获。主人:"您在这儿想找什么呢?"小愉:"找钱!"主人:"请等一会儿,我把灯打开,咱们再一起找。"农夫和律师有一个农夫和一个律师汽车相撞,律师高傲地拿了一张名片给农夫,农夫也从他的后车厢拿出了一瓶威士忌,说道:"你好像受惊不小,喝一口吧!酒可以定定神。"律师就喝了一小口。"你的脸色还是很苍白,"农夫说道,"再喝几口吧!"  相似文献   

6.
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形容市民对小偷的憎恨,是再恰当不过了。然而,如何对待小偷却远不是“人人喊打”那么简单,因为打小偷有时也犯法。  相似文献   

7.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08,(23):100-103
11月份的深圳,有了秋的痕迹,明显比往常多了些凉意。家住南山区白石洲附近的林女士每天乘坐209路区间公交车上下班,以前她在公交车上常听到有乘客被盗的事情发生,自己也曾有过被小偷“搜过身”的经历。她说,在媒体上看到公交小偷猖獗行为的报道后便如鲠如喉,有时自己也会琢磨:“能不能在公交车上安装监控报警装置,无论谁发现了小偷都可以报警,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6,(4):64-64
法官:半年前,我离开湘西老家外出打工,钱包和身份证在火车上被小偷偷走。由于回老家补办身份证太麻烦,我根据街头的广告.化名“兰晓敏”.找假证贩子办了个假身份证。我持此证与某家具厂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在该厂上班5个月后,我在2006年1月上旬的一天上班时发生意外,左手被机器锯断。家具厂老板在支付了全部医疗费后,只愿再付给我10000元。我坚决不同意,要求家具厂按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对我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9.
“小偷反腐”案迅速风靡网络和社会,让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白培中被免职。其实,因为遭遇小偷而现形的贪官,在白培中之前不乏其人。所以,在情妇成为贪官落马的铺路石后,小偷也成为赃官亮相的曝光镜。事实上,一些聪明的小偷爱上了偷官员。除了收获丰厚,官员往往还选择不声张,大大降低了小偷被抓的风险。白培中是怎样被小偷掀倒的呢?  相似文献   

10.
公示小偷头像能防小偷吗? 去年10月在深圳出现了件新鲜事。深圳商业区东门一带 的许多公交站牌上出现了"谨防小偷"告示,并在站牌最引人注 目的位置贴有一批小偷的头像,这批小偷头像共有21个,包括 7名女小偷。虽然现在还没有查出张贴者究竟是谁,但揣摩动 机,无非就是想把这些被人称作小偷的人拉出来亮相,以起到对 市民的提醒作用。拿句老话来说,就是要把这些被称作小偷的人 搞倒搞臭,使其不要再危害公众的财产安全。这种动机有可以理 解的成分,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将他人命名为小偷并将其头像 公之于众的做法,已经严重侵害了这些人的名誉权,是一种不折 不扣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1.
小故事:一名学生在德国留学期间,在一家图书馆,钱包被扒手窃走,其钱包里有20欧元.该留学生不准备报警,但图书馆的保安已经报了警.5分钟后,一位女警察赶到现场,请他做笔录.女警察说:“图书馆的自动安全系统已经录下了小偷的样貌,警察局今天就可以将小偷的照片张贴到全区各个警察局.如果找不到小偷,我们会把录像带送到电视台反复播放,直到破案为止.”  相似文献   

12.
王文昌 《检察风云》2010,(24):35-35
有民谣唱道:“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小偷与贪官哪个更可恶?仁者见仁。但是小偷多为生计,贪官多为奢靡,确是事实。所以,恨贪官比恨小偷更起劲才符合公理。故对小偷古有梁上君子一说。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有个山羌族的小偷混进王宫,把国王的衣服偷了出来,然后携赃物潜逃。国王震怒,派人四处追查,很快将小偷缉拿归案,带到国王面前。人赃俱获,小偷仍百般抵赖,不承认偷了衣服。国王问道:“你说没偷东西,这包衣服是哪里来的?”小偷说:“是我的祖先留下来的。”国王说:“既然是你家的旧衣物,那你现在穿在身上,让我看看。”小偷从没穿过那些衣服,根本不知,  相似文献   

14.
大春年轻时在县城某小区当保安,在一次追赶小偷时,被小偷的同伙从后脑勺敲了一棍子。在倒下的一瞬问,大春还死死地拖住前面的小偷,为同事的到来拖延了时间。  相似文献   

15.
热心市民路遇盗窃不成仓皇逃跑的小偷,情急之下驾车追赶。小偷慌不择路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伤愈后的小偷将见义勇为的市民及轿车所属公司告上法庭,案件结果究竟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16.
何欣 《政府法制》2010,(22):27-27
家中遭遇窃贼,本来已经很窝火,但墙上居然还留着小偷的字条儿,“我记得应该有台笔记本啊,怎么今天没放家里呢?那个黑色的手机和灰白色的外套你们就别找了,我借去用了。记得搞卫生啊。”这是一位网友将家中失窃的事抖搂到网上。“白天出去玩了,晚上回家才注意到墙上贴个字条儿,还是写在月饼盒上的。”  相似文献   

17.
杨昌平 《政府法制》2012,(23):2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奇的案子,居民大喊一场,吓得小偷从高楼摔下致死,小偷的父母把居民告上了法院,索赔67万余元。  相似文献   

18.
习宜豪  邵克 《法治纵横》2014,(20):18-20
对于小偷、刑警队长、县委书记三方而言,结盟是最佳选择:小偷的犯罪金额少了,刑警队长的行贿往事、县委书记巨额财物背后的秘密也遮掩了。“同盟”瓦解后,小偷选择当庭揭发其他被偷在职官员的真实失窃信息。“他想将在任的、有权力的官员拉下水”,期待他们能来救他。  相似文献   

19.
小非 《江淮法治》2009,(4):17-18
深夜,河南开封一男子发现有小偷撬开他家窗户入室,报警之后挥刀相向,导致撬窗者重伤。2008年12月,这名男子被法院一审判刑3年,并赔偿损失费5万余元。该男子及其家人不服判决,目前已经上诉。面对小偷入室,究竟该如何防卫,该注意哪些“尺寸”?如果有朝一日,小偷爬上你家窗户,可否推他下去?  相似文献   

20.
甲为了防止小偷入室盗窃,在其卧室里的保险柜外设置了一层电网,结果某天,一小偷潜入甲的卧室企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触电致伤。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