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历史的长河中,“魔”与“道”是旅途的伴侣,更是拉力赛的对手。有时,“魔”在前面领跑,给“道”留下处处难关;有时,“道”在前面带路,给“魔”设下重重障碍。一路走来,“魔”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不少本领;“道”费尽了苦心,也练就了一身功夫。到头来,“魔”力劝“道”早日退休,“道”催促“魔”尽快下岗。于是,双方互道一声“辛苦”,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些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2.
倪方六 《政府法制》2014,(26):46-47
在中国古代,同样有是否给“公务员”涨工资“增俸”或是降工资“减秩”的问题。总的来说,各个朝代的做法并不一样,但“增俸”基本上都是向基层、普通“公务员”倾斜。 曹魏景初年间“将吏”俸禄“方之于昔五分居一” 工资,在古代叫俸禄。由于古代“公务员”的俸禄大多偏低,故称之为“薄俸”,因为俸禄太薄而辞职的,在古代并不鲜见。先秦时期的《墨子·贵义》中,就记载了一个因嫌钱少而“辞官”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所谓“诚信”的“法治”,就是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等各个“法治”环节,都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与“检察”是两个常用的术语,其中的“查”与“察”读音相同,也许是因为此缘故,时下的一些报刊杂志乃至电视屏幕上,常把“侦查”误为“侦察”,“检察”误为“检查”。如有的将“侦查终结”写为“侦察终结”,更有个别公安机关,将“刑事侦查科(处、大队)”的牌子写为“刑事侦察科(处、大队)”;有的将“检察院”写为“检查院”。前者在于分不清“侦查”  相似文献   

5.
所谓“诚信”的“法治”,就是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等各个“法治”环节,都要讲“诚信”。首先,在立法环节要全面体现“诚信”原则。法律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要求其内容必须立而有“信”,保持相对稳定,不可随意偏废或朝令夕改,以起到引导公众行为、指示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法律的统一性要求法律体系要绝对统一,不能违宪,不能前后或互相矛盾,特别是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能与基本法律相抵触,不能让执法者和遵从者无“信”而从、莫衷一是。在内容设计上,一方面要积极评价“诚信”行为,否定和惩处失信违约行为,如在民法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在刑…  相似文献   

6.
近闻,某地少数机关工作人员对县委、县政府的正副职领导都称“大爷”“老爷”,一些领导不仅不加制止,反而甘之若饴,洋洋自得,并自称“本府”、“本县”,在某些县市领导人的讲话和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多次出现诸如“作为××县的县令”、“作为县太爷”、“身为五品官”之类的自称,有的还堂堂正正出现在党报的标题上。当地群众纷纷呼吁要制  相似文献   

7.
赵艳生 《政府法制》2011,(29):40-40
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尝试让群众参与对政府部门和党政干部的考核评议。让群众当考核干部的“评委”,打破了以往干部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选手”又是给自己打分的“评委”的尴尬局面。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一些地方,让群众当“裁判”、当“评委”给“选手”打分,往往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常常是“大众评委”的分数被打折了,占总成绩的比例很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贺成 《江淮法治》2013,(23):47-47
两则新闻让人联想到长期以来的在政府部门考核里面涉及到关键词:数据.几乎所有的部门在面对考核时,都无法避免用量化指标来衡量.GDP、城镇化率、税收…一系列的数据考核让被考核单位逐渐形成“数据”即“政绩”的观念.随之而来的是盲目过度得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破坏生态、为让纸上数字“漂亮”层层作假.更有“精神病指标”、“结扎指标”、“破案指标”、“彩票指标”、“火化指标”等“雷人”指标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研究的“合”与“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普遍关注的经济法研究的“离乱”及其引发的“失序”问题,需要通过“求同存异”、“理论聚合”来加以解决,由此产生了经济法研究应关注的“合”与“同”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应当在离合关系中把握“合”,在“求同”的过程中实现“合”;从经济法研究的具体情况来看,在研究路径、研究范式以及范畴研究上的“求同”,直接关系到经济法研究的方向、路径、方略,以及经济法学最基本的研究范式、特异性范畴的提炼和基本共识的形成,从而会对经济法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傅燕 《中国司法》2001,(6):46-47
在公证制度高度发达的大陆法系国家,公证人的身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国家公务员;另一方面又是自由职业者。这种“公”“私”兼具的“二重性”,肇端于拿破仓1803年颁布的“风月法令”。1845年法国政府颁布《公证机关条例》进一步规定,“公证人是从事辅助性司法活动的公务员,不领国家薪金.实行个人或合伙开业”。之后,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和“专业化”是近年来我们在探讨律师事业发展时常用的概念,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属不同的考评标准。“规模化”主要是量的标准,“专业化”完全是质的标准,当然“规模化”的量是指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量,不是简单的低水平的数量相加。一个能被业界认可的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规模化”律师事务所,一定是由合理专业分工的多个子系统而构成。可以说“规模化”必须以“专业化”为基础,而“专业化”并不必须依赖“规模化”而存在。“专业化”的形成一般不受事务所规模大小的制约,每一个律师事务所都应追求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12.
“这次当了‘最差’,我服气。那么多群众投票选了我,真得好好反省,好好整改了。”山东省诸城市交通局一位执法人员在被群众评为“最差交通执法人员”后这样说。评选各种“最佳”,已是司空见惯了,但由服务对象投票评选“最差”还很少见。近日,诸城市纠风办、交通局和文明办等单位开了一个“最佳”、“最差”评选总结会,在揭晓了上年度“最佳客运出租车”、“最佳客运班车”、“最佳交通执法人员”名单的同时,也揭晓了这些项目的“最差”。评上了“最佳”,发荣誉牌、发奖金;评上了“最差”,限期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或连续两年被…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由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常常会陷入“包围”之中。许多领导干部因“围”而疲、因“围”而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身在“围”中不知“围”,甚至乐于被“围”,最终被“围”所误,因“围”而败。从某种意义上说,“识围”、“突围”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之一。首先,要善“识围”。概现时之“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谀围”。“谀”者,视领导圣明而阿谀奉承者也。世人多爱听好话,自有恭维者送上门。某些领导干部正是不识此“围”,坐惯了别人抬的轿子,被捧得晕头转向,失去了自知之明。二是“顺”围。“顺”者,视领导干部好…  相似文献   

14.
明朝冯应明在《菜根谭》一书里,把“德”与“才”的相互关系,说得十分形象、确切。他说:“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任奴用事矣,几何不(?)魉猖狂?”此话是说,“德”是主人,“才”是奴仆,“才”的一切行动,完全由“德”指挥。若有“才”无“德”,等于“主人”不管事,任你为奴仆的“才”胡乱行事。这样的“家庭”怎能不“鬼怪”横行?! 时下人事、组织部门擢拔官员的标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10日,一个注定被记入中国铁路运输史册的日子。这天上午,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向外界透露:“今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一律不再实行票价上浮……”人们拍手庆幸之余,很快将“铁老大”的“主动低头”与郝劲松这个名字联系起来,因为就在3天前,他还给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写过公开信,有理有据地陈述了应该停止春运涨价的10条理由。其实郝劲松早在2004年就跟“铁老大”铆上劲儿了。3年来,他先后5次拿起法律武器叫板“铁老大”。有人说他是“刁民”,但更多群众尊他为“维权斗士”。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为何要踏上这条遍地荆棘的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16.
“书场”为书法表演场所的简称,顾名思义,“官场”也就是官员表演的场所的简称。现在“书场”有句话,叫“流行书风”.也称“时风”。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书场”与“官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书风”也就类同了“官风”。  相似文献   

17.
报载,湖南省一位领导在参加省政协委员讨论会时,讲到长沙市某个政府部门很多科级干部开着豪华小车上下班,不由“冒火”,并“怒斥”:“这样的干部应该撤掉!”此番“怒斥”,博得了委员们热烈的掌声。这则关于“怒斥”的报道,读后不禁令人感到心气畅快。但笔者感到许多不正之风和不良习气早已  相似文献   

18.
史载,清朝刑部大臣冯志酷爱书画。一次,有人送他一幅宋拓碑传,他让属下原封不动退回。属下劝曰:“何不打开看看。”他说:“这种宝物,一看便会爱不释手,不如封其眼,断其诱。”有些东西,眼不见,心不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封眼”来“断诱”,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办法。但是,有些东西你封不封眼,它都诱惑着你,光“封眼”是未必能顶得住的。我认为,面对种种诱惑,要真正“断其诱”,更重要的是“封其心”。只有“封其心”才能不为所惑,不为所动。其实,冯志面对“宝物”能够“断其诱”,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他在“封眼”之前,就已经封了心。“封心”就是…  相似文献   

19.
“追缴”“没收”和“没收财产”在我国刑法中是三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司法工作者往往对这三个概念混淆不清,有的甚至在法律文书中也不加区别.如:有的法律文书中把本应“追缴”的财物,写为“没收”;有的则把本应“没收”的物品,写为“追缴”;更有甚者,则把本应对被告判处“没收财产”这一附加刑的,却以赃款赃物已经没收为由,不予判处,从而放纵了犯罪.从表面现象上看,“追缴”、“没收”和“没收财产”都是把与犯罪分子有关的  相似文献   

20.
包国生者,本市长宁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曹家渡农副产品市场场长也。 “海夫”者,明人宋濂笔下那位“剖身藏珠”的愚人也。 所以想把这两位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扯在一起,是因为发现他们在“要钱不要命”一点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