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军统诸多奸雄中,郑介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人物。他资历较深,跟随蒋介石多年,从军统的前身复兴社创建时起,就一直作为戴笠的副手从事特务系统的领导工作。戴笠死后,郑介民曾被蒋介石任命为军统代局长和保密局局长,成为头号角色,显赫一时。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官员一样,郑介民也很爱财,但  相似文献   

2.
路琰 《政府法制》2010,(10):34-34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即使在败逃台湾前夕,蒋介石仍然在考虑如何与黑社会组织互相勾结,“铲除共产祸害,反共复国”。  相似文献   

3.
虎林 《法制与经济》2001,(12):59-60,45-47
1921年5月18日,在四川省崇庆县城的小东街,一个幼小的生命呱呱坠地。20多年后,她就是令蒋介石震怒,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大失颜面的红岩英雄张露萍!  相似文献   

4.
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的末日即将到来。为了苟延残喘,蒋介石宣布第二次下野,让李宗仁代总统,收拾残局。宣布下野时,在座的有李宗仁、孙科、吴忠信、邵力子、谷正纲、蒋经国等国民党官员。会场上气氛冰冷,蒋介石首先发言,他的声音低沉无力,失去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总裁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一下子显贵起来,但他对自己的祖先是谁不甚了解,还不时有人攻击他,说他本不姓蒋,是他母亲带他到蒋家的,借此贬低蒋介石。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急于弄清自己的祖先是谁,一时间,他手下的文人忙了起来,但他们搞出的东西,蒋介石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6.
程堂发 《检察风云》2004,(19):64-65
南 京解放前夕,敌我斗争形势十分 严峻。在淮海战役末期,蒋介石集团自知末日来临,一面进行紧急疏散,一面安排特务潜伏。自1948 年11月至1949 年3 月短短4 个月时间内,国民党特务系统先后在南京设下 20 多个潜伏组和情报站,滞留了3300 余名特务。其中,有中统、军统双重身份的文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  相似文献   

8.
秦海 《法治纵横》2011,(7):67-68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谭平山曾是身兼国共两党要职的风云人物,但因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先后被国共两党开除党籍,不得不另寻出路,成为中华革命党的创始人。不久,他又脱离中华革命党,在抗战爆发后重新加入国民党,但又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后来参与创建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最终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3-43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痛定思痛。他认为,国民党今后要与共产党斗争,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必须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建立一个反共联盟。1949年7月中旬,蒋介石给韩国总统李承晚去电,希望访问韩国,商谈建立太平洋反共联盟等问题。7月19日,李承晚给蒋介石回电,正式邀请蒋访韩。  相似文献   

10.
黄开富 《政府法制》2013,(20):44-44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疯狂地轰炸战时首都重庆市,生灵涂炭,日月同悲。这天,浓雾弥漫,料想空袭不会再来,蒋介石吃完早饭,便召集了包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在内的几位干练随从,准备“便装巡视街道,亲自察看灾情”。一行人长衫礼帽,蒋介石拄着手杖。他们走过大街小巷,只见断垣残壁比比皆是。突然,蒋介石驻足于自龙池街口,他昂首斜视,表情骤然严肃。  相似文献   

11.
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蒋介石看到八路军、新四军打得有声有色,1939年,也提出让“国民党以游击战为重点”,并先后派出50万军队开到敌后。为了训练国民党军打游击战,蒋介石还专门在湖南衡山开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请共产党的教员来授课。  相似文献   

12.
林履明,福建福州人,1903年5月19日出生于一个林场主兼木材商家庭里。清末,他堂房伯父林森跟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其父深受影响,将大部分的家产给林森去捐献革命了。他少年时代就读于南开中学,尚未毕业,由其兄带到日本读书,1926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系。回国后,他先在福州挂牌当律师。1929年起,林律师出任过国民党省政府参议等职。在蒋介石“围剿”苏区红军时,他通过关系为苏区红军送去了三十万斤盐因而得罪了复兴社特务分子,被抓到南京军法处。他与方志敏烈士关押在同一看守所。八十年代后,他多次参加上海市有关部门接见…  相似文献   

13.
王增勤 《江淮法治》2009,(22):58-59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志士,他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一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震动中外的刺杀大案,比较著名的行刺对象就有侵华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和财政部长宋子文等国内外军政要人。  相似文献   

14.
张达明 《政府法制》2013,(21):47-47
在云南省路南县(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文化馆武庙后墙上,有一块高1.71米、宽0.63米的青石碑,正中楷书大字如拳“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两旁寸楷工书“遗臭碑简记”,落款“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一月十日路南县各机关暨全体民众立。”这个叫许良安的人是国民党军统特务,他于1943年4月春暖花开的时节,怀揣县长委任状,兴冲冲踏上了后来让他遗臭千古的路南土地。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0):23-23
1949年时,于右任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他几次提出辞职,但蒋介石需要于右任为他装点门面,所以被拒绝了。  相似文献   

16.
徐焰 《政府法制》2014,(35):13-13
蒋介石很爱开办军校和训练班,又经常亲自讲课,他的一句名言是“打仗就是打将”。毛泽东同样也注重开办学校讲课,但他强调“军队的基础在于士兵”、“兵民是胜利之本”。一个是注重“将”。一个是注重“兵”。结果“兵”赢了“将”。蒋介石一直非常注意笼络军官。可是,他没有那么多钱收买兵,抗战前募兵时便常常欠饷,到抗战期间和随后的内战中主要用绳子捆绑的方式“抓壮丁”。  相似文献   

17.
他在危难中指挥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曾两任国共谈判的国民党首席代表;他曾多次以口头或书面意见的形式,对蒋介石作逆耳之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四次向毛泽东直谏,一谏毛泽东,国名沿用至今;二谏毛泽东,国旗沿用至今;三谏毛泽东,人大代表视察制度沿用至今;四谏毛泽东,使宪法更完善了。他就是人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  相似文献   

18.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将其改建为集中营。该集中营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排男牢十六间,女牢两间,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黄绍辉、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300余人。蔡梦慰烈士的《黑牢诗篇》真实地记叙了难友们在狱中的生活、学习、斗争事迹。  相似文献   

19.
老当 《检察风云》2007,(1):66-68
与蒋介石唱对台戏 1927年,近代中国腥风血雨的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被迫逃亡海外.  相似文献   

20.
王丰 《政府法制》2010,(6):46-47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