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格冲突发生近一年来,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有五大特点:独联体分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合作继续向前推进,但遇到的阻力增大;能源合作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竞争更加激烈;地区形势总体上稳定,但安全领域出现了新的挑战;大国在欧亚地区的博弈仍在继续。总的来说,俄格冲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萨维茨基及其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萨维茨基是俄罗斯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代表.他的基本观点是:欧亚俄罗斯是一个与欧洲(西欧)和亚洲(东亚和南亚)鼎足而立的特殊"发展空间".作为成吉思汗和帖木儿事业的继承者,俄罗斯现在要注意通过非武力的途径来统一这一空间;在西方,要致力于建立"大陆屏障"和保持"海上平衡",联合英国来对抗德国的扩张.萨维茨基的地缘政治思想与苏联时期的对外政策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
高科 《东北亚论坛》2005,14(6):36-40
冷战后的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界线比较清晰的四大地缘政治板块。这其中单极与多极竞争是冷战后时期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调整的主要内容。“9.11”事件与反恐战争使传统地缘政治观的影响有所淡化,但地缘政治本质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以美国的地区战略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美国的地区大战略为视角讨论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欧亚腹地为地缘政治史上的"心脏地带",19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与沙俄帝国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博弈"。冷战后,美国参与这一地带所谓的新一轮"大博弈",其地区大战略有"大中东倡议"、"新中东地图"、"大中亚计划"和"大南亚理念"等。这些不是玩的概念游戏,就是一厢情愿的妄想。"重建阿富汗"是一个美好的许诺,如果掺杂了其他的考虑,那就会在这一"美丽的"借口下变了味。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石油供应持续增加、欧洲和亚洲市场需求下跌及美元强势回归等因素推动下,石油价格一路"跌跌不休"。当前石油价格暴跌的深层原因则在于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些深刻变化使得当前的能源格局呈现出异于以往的新特征。就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而言,世界能源新格局将加剧发达经济体内部和新兴经济体内部经济增长的分化,而增长的分化将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迁。与此同时,世界能源新格局一方面将使中东局势愈加扑朔迷离,另一方面也迫使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东移"。总体来看,世界能源格局的新变化对中国利大于弊,中国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利益,抓住机遇,及早做出战略反应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指出了伴随亚太地区新兴大国的崛起,亚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政治与经济新的重心;其次探讨了世界各主要力量各自的亚太地缘战略重点及其动向,并认为由此而产生了亚太地缘战略关系新的格局;再次着重从四个不同方位对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挑战;最后就制定中国的亚太地缘战略提出四点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1日,俄、白、哈统一经济空间投入运行,将为欧亚联盟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俄罗斯拟于2013年1月1日前推出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文本,但各国对统一货币的时间和方式尚存争议。欧亚联盟是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为自己勾勒的发展前景,是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发挥对盟国影响的关键一步,其前景是区域性经济-政治-外交协同组织,目的是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真正成为一极。鉴于中亚国家是欧亚联盟未来争取的重点,俄罗斯必将以能源和军事安全为筹码来巩固欧亚联盟,俄罗斯、中亚与中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将不得不受到欧亚联盟的影响和制约。关注欧亚联盟的实质性进展和多边关系的变化将变得更为必要和复杂。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在国际体系内地位和作用的上升,中美两国形成了一个"G2"结构。在世界权力新格局下,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符合国际利益和中美各自国家利益。和平共处要求两国互相对对方的核心利益作出调适。然而由于中美两国的相互误解和相互恐惧,美国不愿意为中国的核心利益调整其对华政策,而中国实力已经上升到可以要求美国作出这种调整了。面对国际新格局,中国应改变过去被动的对美政策,确立自身接触美国的新政策和新原则。为此,中国应积极寻找和建立与美国互动的新的国际制度平台。现阶段,东盟机制不失为一个可借用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9.
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 0年前地缘政治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强调国家的权力增长与空间扩张的关系、海权与陆权的对抗。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 ,尽管这种支撑强权政治的理论仍对一些国家的战略选择产生影响 ,但它对现实国际政治的解释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文章尝试着从一个新的地缘政治视角 :“地缘重心论” ,来分析现实国际关系 ,强调地缘重心国是区域一体化的引擎 ,是世界政治的支点。同时认为可以从地缘重心的角度分析当前国际关系地缘板块结构中发生国际冲突的脉络。文章主张各个地缘重心国之间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与合作 ,建构一个稳定的世界秩序 ,维持人类的长久和平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新格局与国际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环境的巨变,与冷战时期截然不同的新安全观应运而生。国际普遍安全的目标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与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须共同努力建立基于新安全观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西南周边地缘态势与“南方丝绸之路”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横跨"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使二者相连的地缘经济政治大国,与处于"边缘地带"的东南亚地区和兼具"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南亚地区在地缘经济政治上已呈互为依托之发展趋势。东南亚和南亚对于中国来说,既有资源价值,又有地缘价值;而中国对于东南亚和南亚而言,可借助中国所处的"心脏地带"地缘优势和发展潜力获取自身独特的地缘经济政治权益。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一体化,推动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而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通西南大通道,推进"两洋出海"战略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2.
The Ukrainian election crisis started on November 22 resulted not only from the struggle between pro-West and pro-Russia forces in Ukraine but also from the conflict of different values and strategic interests between the West and Russia. The European Union responded to the Ukrainian election crisis swiftly in step and also in relatively great strength. Therefore, the EU‘s move was strongly criticized by the Russians. So it was not only aggravated still further the two sides‘ mutual distrust, surely it will influenc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as well.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形势看我国的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大国关系调整,已构筑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并以此为基础,使睦邻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契机。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值此“9·11”五周年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9·11’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外交”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二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就五年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反恐形势、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大国关系的调整、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美国反恐的得与失、美国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升与降、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颜色革命"后欧亚地区形势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原苏联欧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对该地区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影响深远.最突出的表现是,它进一步改变了欧亚地区地缘政治版图及其区域分野,"后苏联空间"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整体正在被打破并被重新分割组合,独联体的前途和命运受到严峻挑战.而在中亚地区,"颜色革命"推动了大国关系的重新平衡.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随着美军进驻,中亚地区呈现出安全格局多元化、资源竞争格局逐渐形成的战略态势.中亚各国充分利用反恐形势带来的机遇,采取灵活的对外政策,以获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中亚形势前景尚难预料.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Euro-Atlantic conflict over the Iraq war operation in early 2003 (the ‘European Iraq confli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article is to explain the pattern of Atlantic (vs. Continental) predispositions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It argues that this is the best suited conflict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to illuminate this stable and fundamental pattern. Whereas systemic power distribution, size, public opinion, or government ideology all fail to account for the positioning of states in the conflict (and balance of threat applies only modestly), a theory of ‘past and present geopolitics’ is outlined that seems able to explain states’ predispositions and, hence, their positionings in this specific situation. It is remarkable that ‘old-fashioned’ geopolitical dynamics can be identified even within the Euro-Atlantic zon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not only at its fringes, but also in its very heart.  相似文献   

18.
索马里局势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索马里是否会成为继阿富汗之后荚国的下一个打击目标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也使本已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索马里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结合这两方面的问题对索马里的和平进程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非洲新形势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为实现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外交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发展与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新的国际背景下,非洲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非洲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台湾的产业吸收和产业外移两个方面剖析产业转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得出台湾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必须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才是台湾经济繁荣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