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和谐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建国以来我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各种国家性的纪念活动,其不仅是人们回顾、缅怀、研究、探讨以及学习教育的一次重要契机,而且也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以及弘扬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因而,在纪念的缘由、方式以及功能上有着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艺兵 《唯实》2009,(10):7-9
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民生理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结出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才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尊重人才到实施人才优先的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实现飞跃;从把干部和知识分子视作人才到"人人可以成才",大大丰富了对人才内涵的理解;从注重个人的培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化人才培养的环境,深化了人才培养的理念;由"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实现了人才管理方式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轨迹,反映了党对我国人才工作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培养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建设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建设阶段。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历程得出的主要启示是: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初成时期;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三是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四是党的十六大至今,这是党高度关注并着重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民生建设上升到体现以人为本、追求幸福感的新时期。我党的民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必须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二是必须始终将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三是必须将改善民生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四是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民生建设实践;五是必须将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群众幸福感作为民生建设的归宿和目的。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3,(5)
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困难与挑战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党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根本前提;沉着冷静、果断决策,是党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根本原则;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党应对困难与挑战的力量源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是党应对困难与挑战的物质保障;坚持从严治党,切实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是党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政治保障。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当前应对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思想体系,研究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特点,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总结归纳出其具有的几个特点:精髓的继承性、内容的层次性、发展的阶段性和坚定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对待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立场、观点、原则、方法和策略的总和.它是关注民众现实利益与实现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中共的民生思想具有继承性、体系性和发展性等鲜明的特点,它充实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内涵,增强了现阶段我党执政的合法性,并有力地推进了当前的社会建设.其重要的创新在于它适时而巧妙地将党的执政伦理价值与民众新的生意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时期的治理战略,从而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民生幸福的理念,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蕴含了民生幸福的基因。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应有之义,民生关怀则始终蕴含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作为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民生幸福必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民生建设的历史。加强民生建设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腐败的实质就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必须先反特权。建国以来,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实现社会平等为己任,从最初提出防止贵族阶层,到反既得利益集团,再到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反特权思想成果。纵观其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不懈奋斗,反特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领域在逐步拓展、路径日趋科学、人性愈益浓郁。  相似文献   

13.
贺方彬 《求实》2012,(4):16-1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在诸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和发展,但也有始终坚守的基本准则。这些基本准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绝不将其教条化、凝固化和僵化;总结民生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但绝不割裂和否定自己的历史;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绝不迷失自己的方向;继承和借鉴前人、别人探索民生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简单照搬模仿。正是有了这样的坚守,我们党才能既坚持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既没有割裂和否定自己的历史,又避免了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既没有落后于时代,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既没有离开人类文明的大道,又充分考虑了现实的具体国情。  相似文献   

14.
廖胜平 《唯实》2009,(8):14-1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改进、改善和改革党的制度建设,走过了一条由零散到系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之路,初步建立起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制度的完整体系,着力提高了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努力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进行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五条:党的领导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推进民生建设的主体力量;发展经济是推进民生建设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是推进民生建设的基本方法;制度创新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有力保障。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践行党的宗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之路是一个在继承与发展中彰显实效的过程。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解放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发展民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提升民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就是解放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体现和价值取向。从民生视角探寻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对民生的关切与维护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展开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对民生政策的不断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政策体系,由此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和完善“民生”的内涵、目标、动力、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从“生存型民生”到“发展型民生”再到“和谐型民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日臻完善。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揭示民生建设的一般规律,使之转化为推动新时期民生建设的重要资源,开拓民生建设的新空间和新境界,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近问世的林祖华博士的《造福民生:中国共产党的追求与经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9月版,以下简称《造福民生》),填补了国内学术领域对民生问题的研究空白,成为研究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开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