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德国诉意大利案,是国际法院审判的涉及二战期间受害者个人赔偿的最新案例。由于该案关系到国家豁免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对峙,所以国际法院所作的判决,如何对两者进行平衡,在国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终,国际法院以德国胜诉的判决,维持了国家豁免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定案理论要求,国际法院判决一经做出,即应具有最终和最高的效力.由于国际法院所做判决类型的复杂性,而导致法院在具体适用的时候,定案理论也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形.但法院在2007年<灭种罪公约>适用案判决中的实践,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去的混乱,从而使法院在定案理论上的法理显的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3.
安理会与国际法院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理会与国际法院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关系吴慧1990年-1999年为联合国“国际法10年”。国际法10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提倡并宣扬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办法,包括诉诸国际法院并遵守其判决。①意在提高被认为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国际法院在和平...  相似文献   

4.
张祖兴 《外交评论》2010,27(5):134-149
本文以国际法院成立以来做过实质判决的全部或部分涉及领土和边界争端的十四个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司法实践中实际适用的“领土取得模式”。结果发现,在国际法院解决领土和边界争端的实践中,作为独立的据以判决领土主权归属的权利根据,法院实际适用的模式包括条约、地图、裁决、保有合法占有物原则、主权行为。加强对国际法院领土争端判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领土争端解决法的发展,也有益于我们妥善处理有关的领土和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各当事国在国际法院诉讼中频繁要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有关指示临时措施的法律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某些案件是否指示临时措施以及临时措施的具体内容方面,国际法院的法官也存在巨大分歧.本文结合国际法院近年来处理的诉讼案件,对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的法律根据和法律性质、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的权力和范围、当事国对临时措施的遵守和执行、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对国际法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伊朗诉美国石油平台案是国际法院近年的一项判决,主要涉及国际法上的武力使用问题.本案判决包含了重要原则:一国因自卫而使用武力的前提是受到他国的武装进攻,同时自卫必须符合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这一原则的重申对于降低武装冲突的烈度有积极意义.另外,此次判决对国际法上武力使用制度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在判断一国是否受到他国武装进攻时,首次清楚地采纳了累积效应方法.这意味着一国以武力行使自卫权的范围更加宽泛,其确立有利于各国以合法手段对付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不过,国际法院的判决也存在不足,即在谈及自卫时,做出了一个几近和解和不全面的评断.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国际法院在涉及重大国际政治问题时也无能为力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7.
普遍管辖权是国际社会在共同打击国际犯罪的基础上逐步得到确立的,一方面它适应了国际法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又对传统国家主权原则带来了挑战,因此,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2002年国际法院对刚果诉比利时逮捕令案的判决就这一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常设国际法院和国际法院在对国际组织章程解释的实践中,发展出了国际组织具有隐含权力这样的理论。这一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法的发展。国际法院则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指出了隐含权力理论适用的限制。这有利于保持国际法体系特别是联合国体系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它处于“司法解决国家间争端的国际制度的中心”,对于维护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和平、限制强权政治、公平国家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国际法院是“现代国际法忠实信徒般的行者”,它通过审理一系列司法案件,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院对于国际法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其在司法实践中对国际法这一庞大体系中的各个领域的国际法规则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任何国际组织与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产生了争端,可通过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制度加以解决。可提出咨询意见请求案的机关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及取得联合国大会授权的15个专门机关。咨询提案程序应遵循《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议事规程》及《联合国与专门机关关系协定》等规定。虽然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对于提出请求者无严格的法律约束力,但其权威性的广泛影响,可以使其发挥极大效力。为进一步提升国际法院之约束力,应在各国际组织基本法中增修接受并履行咨询意见之承诺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