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化——节选自《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在逐步向拥有经济和文化资源的阶层倾斜。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只有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才能深刻、本质地反映中国整体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层变动的规律及其对阶级斗争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为无产阶级争取和团结中间阶层、壮大革命力量、促进革命形势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层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探讨和研究这一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认识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现状和变动趋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出现了不同社会成员和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共同富裕是长远目标、最终目标,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没有形成两极分化,但也不应忽视,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发展战略,以有效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4.
<正>瑞典社会民主党作为一个1932年上台、在20世纪里执政累计超过60年、党员人数曾达到百万之众的大党,其执政之道早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反复研究,答案众多。然而,从工业化带给瑞典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以为,一个新鲜的答案就是:瑞典社会民主党是适应瑞典社会新中间阶层的出现而出现,以成功再造瑞典中间阶层而兴盛,21世纪又伴随着瑞典新中间阶层的分化而失势。瑞典社会民主党这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流动与教育问题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难题,表现为农村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和阶层流动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与教育机会不相适应。目前应着重从推行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廉思 《南风窗》2014,(24):55-57
<正>正是中国相对畅通的"横向"人口流动,缓解了日趋固化的"纵向"阶层流动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有效减缓了纵向流动变慢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稳定的冲击。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管道缺乏,导致社会活力下降,这是中国一个沉重的话题。还有阶层流动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吗?"洄游青年"们来了镜头回放一下:2014年春节的一个网帖引发了无数青年的关注和讨论。这个网帖来自著名网络论坛"知乎"上用户"王远成"的一篇文章——《背井离乡,为何仍要打  相似文献   

7.
安静 《法制博览》2013,(5):302-30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大,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尽管如此,教育方面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还是不断显现出一些问题,教育公平目标的达到看似越来越困难。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应该在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甚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上进一步努力,从而实现国民教育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8.
石勇 《南风窗》2013,(22):22-24
在社会中下层各个阶层、群体已经承担了成本后,该轮到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权力—资本阶层了。"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所说的这句话,意味深长,并不止于政治信号的释放,一如稍早时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所称的"中国改革大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4,(19)
<正>分层和流动,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市场经济的出现,为社会的分层和流动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但现时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也即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却是市场经济的另外一个结果。最近流行的法国学者皮克提的著作就论证了这个问题。如果金钱再与权力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扩大并固化社会的差距。必然抑制社会的活力,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在中国,1949年以来,社会分层和流动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改革以来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社会阶层现象 ,重点分析了新阶层的出现在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向东 《工会博览》2010,(5):286-287
改革以前,集体化的农村组织.统购统销的经济政策和限制流动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地锁定在土地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进入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日益加快。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现状和趋势的研究,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社会正呈现出新的阶级固化过程。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令人不安的状态,这源于1989年即"转折"时期带给人们的"别无选择"的精神创伤,表现为极端个性化的阶级斗争,即原先的期望地位上升的意愿转变成一种与他人保持距离的意愿。在这种个性化的阶级斗争过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在择业、教育、缔结婚姻等方面越来越早地彼此隔绝,有产阶层内部也表现出自我隔离,这甚至带有某种重新封建化的趋势。这种斗争在最好的情况下会营造双赢的局面,既造福于个人,也造福于所在的阶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利益阶层的分化与整合,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共产党能不能协调好社会利益,整合好社会资源,维护好社会稳定,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对党的执政能力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鹏 《当代世界》2018,(1):65-68
2017年,拉美国家的政党正在经受信任度低迷带来的重大考验。导致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包括:拉美国家缺乏有效化解政治矛盾的能力;一些拉美国家政党的制度化水平相对滞后,尚未形成适应新形势的规范和程序;拉美国家的政党体系需要适应政治参与的大潮。从2017年底至2019年,拉美将迎来一个超级选举周期,拉美国家政党格局很可能随之迎来新一轮洗牌。21世纪初,拉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间阶层业已形成。应对来自这一新兴社会阶层的政治经济需求将是拉美国家政党面对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日前,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等主要目标.专家认为,基于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应客观、理性地看待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和劳动力结构的服务化、信息化趋势;劳动力队伍呈现知识化、脑力化,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为此,西方信息社会理论宣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让位于信息社会.实际上,西方学者所推崇的信息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信息社会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阶层固化现象便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直到广为诟病。阶层固化,下层群体便失去向上流动的机会,失去"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成真的机会"。相对贫富差距来说,阶层流动性是衡量社会更好的尺度。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所说:"有时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最怕的是一种绝望的感  相似文献   

18.
《工会博览》2006,(14):11-1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分配不合理与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关乎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会影响到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让普通劳动者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调整利益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成为谋求福利转向公共政策的重要议题。请看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88,(10)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长江在报上发表“社会阶层的相互作用”一文中,分析了个体户阶层与国家干部队伍的关系。他说——个体户为了经营需要,不得不利用手中的金钱来打通这些(公安、工商、税务)基层干部。其结果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没有重大变迁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只能日益深化,并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结构。个体户本来政治地位很低,但通过他们大量的以个人身份对基层干部施加影响,渐渐会出现巨大的整体效应,对政局产生实质性影响。总之,个体户阶层尽管在人大代表中没有几个席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主要根源于建国后人为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中国最大的“人造国情” ,它人为地控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遏制了城市化进程 ,剥夺了农民的巨额财富 ,扭曲了宪法赋予农民的公民权利 ,加大了城乡差距 ,至今还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