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演进逻辑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建设是一个永恒的社会主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生建设经历了生存型民生、发展型民生、和谐型民生三个阶段,呈现出由低到高、逐层递进的逻辑演进趋势。系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历程,总结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党在新阶段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民生建设、更好地坚持执政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连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桥梁。回顾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对于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党和国家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十七大报告中围绕社会建设六大任务提出的具有创新性亮点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表明,党的自身建设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党的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事业中,中央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按照新的伟大事业的要求不断对党的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  相似文献   

6.
厘清民生概念及范畴,是民生财政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所提出的“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语中的“民生”,主要是从社会层面着眼。加快民生财政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的逐年增长及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均为民生财政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党领导的金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加强金融建设,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为组长的全国人大调研组一行,在去年12月初对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时,对澄迈县近些年来努力探索、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给予了较高评价。专题调研组对澄迈县将年度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研究和努力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对于党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民生问题在周恩来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周恩来民生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方面。全面阐释和领会周恩来民生思想,对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下,党领导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而统一战线作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联盟,体现了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有利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增添新力量。因此,统一战线工作在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  相似文献   

12.
重庆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适时转变到城乡统筹、民生导向,经济社会发生了惊人变化。纵观全国形势,总结重庆经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民生导向,应成为我国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也使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年来.我省各级统战部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各个领域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孙中山和毛泽东等伟人的民生思想,为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胡锦涛的民生思想包括"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五有社会"的目标建设等几个方面。胡锦涛的民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成都自统筹城乡以来,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明指导民生实践,以满足城乡居民的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主体作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举措及制度创新有效提升了民生建设水平,初步形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都实践”,为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我党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的立足点是民生,民生梦就是中国梦。共筑美丽乐山梦,需要立足乐山实际,以推进乐山跨越式发展为背景,从民生政府建设、制度保障、公共服务以及收入分配调节等方面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8.
民生内涵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民生改善是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要切实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涉及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涉及到人类社会总体和个体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就能有目的地去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就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要求,即“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按照“五个湖北”建设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幸福湖北”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