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政治合法性角度看政府信用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建设社会信用的前提是政府守信。本文从政治合法性这一视角分析政府信用建设的必要性,认为无论是从政治合法性的来源还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看,都有必要进行政府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加快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在进一步思考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层问题时,应当注意到,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变成一种政治行为,进入政府与社会、公民相结合的实际操作阶段。为实现我国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度,并真实地把信用体系建设的主旨放在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中构建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理清劳动关系、行政关系,明确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个人行为的责任和义务,把民生大计与社会信用关系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战略整体。同时要懂得,信用文化是连接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桥梁;发现和弘扬诚信文化,是向信用社会、信用国家建设迈进的思想武装。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中 ,政府信用是很重要的 ,离开了政府信用 ,其他所有信用形式都难以自立与持久。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我国政府信用存在下降趋势 ,出现了某些政府信用“危机” ,本文分析了政府信用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并就如何重振政府信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进行了国内外政府信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政府信用研究的薄弱环节,着重分析了政府信用的内涵、西方国家政府信用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信用思想、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的环境,并提出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政府信用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和平 《新东方》2002,11(5):5-7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与支柱,是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保障,它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信用也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政府信用建设是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面临政府信用缺失现象严重的现状,必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用失范与政府信用建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 ,政府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政府信用失范包括信用缺失、信用贫困、信用滥用、信用危机等 ,并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政府信用建设的方向是建构道德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绩效型政府、制度型政府。政府信用是政治文明的要求与反应 ,是政府文明的主要维度。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4):90-91
季燕霞在《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一个隐讳的事实,是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特定体制文化演绎的产物。其中,政府信用与国家信用混同,经济人现实与政治人理想冲撞,垄断权力扩张与政府预算约束缺失,建设型政府的职能定位与地方政府间为财政增长而形成的竞争,权力资本与金融资本结盟等等,是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深层次体制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诚信政府建设,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实施,最终决定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升政府诚信形象,对于推动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诚实守信为准则 努力建设信用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是行使国家赋予的职权、执行国家的意志、代表国家处理政务的机关。在社会体系中 ,政府作为最高的行政权力组织 ,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也必然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 ,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建立一个取信于民的信用政府 ,提升政府行为公信度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建设信用政府 ,要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必须增强信用意识 ,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真正树立言必信、行必果 ,承诺必践、违诺必究的政府形象 ,以不断代表好、维护好、…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用问题的治理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信用治理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面源于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治理中的标杆性地位,另一方面在于引发政府信用问题的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及由此带来的治理困顿。这些交织性因素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从政府自身来看,主要有政府责任与能力的失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不对等、政府的利益化、公权力难以约束;从政府外部看,主要是信息传播的便捷和社会力量的兴起。在新政治生态下,应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培育为基本路径,以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为切入点来促进我国政府信用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转型期“三位一体”信用文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我国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危机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是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道德、经济、法律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内涵;构建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公民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建设由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组成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09,(1):92-92
李晓安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7期撰文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自身信用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因历史积累所形成的规模性、综合治理的艰巨性及其在信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政府信用治理已经成为国家信用综合治理的重心与核心。通过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成因、构成、表现,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通过分析我国法律的约束不足,强调了地方政府信用治理的乘数效应,可以得出我国法律规制的定位及地方政府信用危机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秋玲  ;石柏林 《求索》2008,(8):69-70
和谐社会应是高信用社会,高信用社会离不开信用政府建设。信用政府应是廉洁、透明、信誉良好、决策科学、高效低成本的政府。通过信用道德教育和法治建设,可以培植和型塑信用政府,加速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信用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志军 《理论月刊》2006,(1):130-132
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信用资本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了政府行政效率。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为核心,以公民参与的网络和互利互惠的规范为来源的一种资源集合体。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信用缺失在于政府与公民间信任资本、规范资本的缺失以及政府与公民个人、社会群体或组织的网络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因此,要重建政府信用必须引入“善治”理念,提升“网络”社会资本;要实现公共管理过程的法制化和程序化;要实施对政治代理人进行行政伦理教育,使政治权力代理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要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对政府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等系列问题,作者认为,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对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明确政府在信用体系中的定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普遍认为,我国当前缺乏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国家的信用制度、公民的信用观念和企业的信用管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解决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和公共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的自律维权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  相似文献   

16.
张修现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3):35-36,39
政府信用是政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居于关键的主导地位.没有政府信用,就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要了解政府信用建设的意义,分析政府信用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并进一步探索政府信用建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进入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社会”时代,适应我国加入WTO,从根本上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已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定位和政府如何发挥“推动”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某些行政服务中心遭遇“开倒车”和全国各地的种种现象表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困境。主要困境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是发展还是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内容是总体还是单项、政府本性是管理还是服务、政府服务是有限还是无限、涉及范围是行政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改革动力来自何方。揭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困境,探讨对策,是摆在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政务了望     
我国将全面启动外贸信用体系建设我国正式将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江苏、浙江、山东、青岛、湖北、甘肃等十个省(市)作为对外贸易信用体系(以下简称外贸信用体系)建设第二批试点省市。外贸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整合政府各部门掌握的与对外贸易经营者(以下简称外贸经营者)  相似文献   

20.
构建政府现代信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元庆 《桂海论丛》2002,18(6):43-45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信用机制是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关键。政府信用机制包括 :规范政策机制、规范权力运作机制、承诺机制、政务公正公开机制、责任机制。还包括政府对社会信用建设的推动与管理机制 :对社会信用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民间信用中介机构建设、建立诚信惩戒制度、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