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2,(6):45-45
周玉华2012年5月9日在《法制日报》上撰文《准确把握角度弘扬法治精神》认为,建设法治国家首要任务是培育社会的法治精神。没有社会公众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法治就无法建成。法治精神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从当前问题表现最突出、推进法治建设最迫切的角度来说,亟需从培育以下“四个意识”入手:一是规则意识,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等社会规则及其内在价值的认同和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2.
江海洋 《群众》2008,(6):48-49
所谓“法治文化”,是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积淀于一个国家、地区,并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及其价值取向。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首要倡导法治文化。而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必须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法治精神就很难延续传承,更谈不上提高社会法治化的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必须以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法治文化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自1996年起已经连续实施了三个“依法治省”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一五”期间依法治省工作纲要》即将实施完毕。在全省行政区域内如何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视野看.“法治安徽”应成为安徽“依法治省”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区别于传统社会法律强制力,当代法治社会法律强制力的“当代”之含义,从其走向看,已从传统“压制或强迫的力量”发展到“内在或自制的力量”.究其缘由,主要是法治社会下“‘内在观点’的提出、‘社会合意’的发展、对社会功利主义的批判、‘权威’理论的阐扬”使得法律强制力呈现“被弱化”之趋势.具体表征上,法律强制力已由传统的法律“硬性”发展至当代的法律“柔性.  相似文献   

5.
“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法治模式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公权力的警惕与慎用、对人权的尊重与关怀、对正当程序的重视与践行、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与实践等方面.可从把握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平衡、树立“有限政府”和“公民社会”的理念、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对“枫桥经验”所蕴含的法治理论进行解读.从绍兴市、浙江省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探索实践看,“枫桥经验”对推进中国特色法治模式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关键点:一是法制建设同道德建设相结合,二是对“枫桥经验”以及其他经验的及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加强对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6.
8月18日.全省召开“三改一拆”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夏宝龙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将“三改一拆”与“法治浙江”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好法治的重要作用。如何根据这一精神,推进和做好“三改一拆”工作?我们结合杭州市的实践,谈四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干部制度改革的文件,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从当前情况看,干部能上不能下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制约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因素很多,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方面的因素。对干部“下“的标准,“下“的途径,“下“的去向,如何适得“下“的保障,等等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在政策上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二是观念上的因素。“官本位“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消除。一方面,仍然存有比较浓厚的“仕则达“、“仕则荣“的观念,缺少一种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干部选拔机制中缺少生机、激励和活力,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以及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8.
王国生 《政策》2015,(4):14-21
这次研讨班省委高度重视,列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第一个重大活动。鸿忠书记亲自出席开班式并作辅导报告,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法治型领导干部,为我们全面推进法治湖北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根据安排,我就法治政府建设问题,同大家作一些交流。“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当前,全面依法治国已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正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乡村社会的稳定是事关我国农村乃至全国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 ,中国稳定不稳定 ,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如何有效地教育农民 ,稳定乡村 ,稳定社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对于处在承上启下结合部的县(市)级领导来说 ,尤为重要。对此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 ,谈几点体会。一、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乡村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富不富 ,关键在支部”、“送钱送物 ,不如帮助选个好干部”。一个乡 ,一个村能不能搞好 ,能不能稳定 ,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乡村领导班子 ,特别是有没有一个有威信、有魄力和能力的乡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凡是能开拓进取、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干部 ,就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 ,就能把村民紧紧地团结在党委和党支部的周围 ,形成强大合力 ,同心同德地推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的治安与稳定。为此 ,我们要求乡村干部必须具备和炼就三种精神和能力。一是开拓进取 ,带富一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农民最大的愿望 ,就是要摆脱贫穷 ,走向富裕。因此 ,谁能带富一方人 ,谁就能赢得这方人的心 ,达到稳定一方的目...  相似文献   

10.
谈“事业看精神”郭治琛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其《冰鉴》一书中说过这么一句话,“事业看精神”。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只要看一看他的精神状态就能知道。仔细揣摩这句名言,确实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没有宏大的精神力量,想成就一番事业是...  相似文献   

11.
李波 《今日浙江》2006,(13):29-29
省委从完善浙江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出发,在准确把握浙江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着眼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重大决策部署。这一决策的本身就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中,既要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动力,又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使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真正体现在浙江的各方面建设中,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建设“法治浙江”,要把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作为前提。诚信是法治的一种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文化,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规范,这是建设“法…  相似文献   

12.
《信访条例》未排除合意机制适用的空间。合意作为一种结果导向型的机制,相比裁决,其对诉求的实质回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具有优势。但实践中合意机制的适用,面临程序难以启动、当事人难以理性开展合意、合意内容有悖法治精神、合意成果难以落实等困境。合意机制的设计应考虑对既有困境的调控技术。在行政信访框架下,面对复杂诉求的合意机制,是裁决的替补、而非替代机制,对其改良或建构应该考虑该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4,(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宣示着法治时代的到来。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举措,为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坚持用法治精神治国理政,在全社会弘扬法治文化,坚定全民法治信仰。凝聚依法治国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治国问题曾特别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56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邓小平同志讲过“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因此,当前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迫切问题,推动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就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自然也应该是我们人民政协在参政议政上需要优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人们常常讲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一是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问题。但是,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即引导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跨地区有序流动的问题。如果说,解决前两大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驶上“快车道”。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法治“新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清晰可见。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在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法治设施逐渐完备的基础上,四中全会意味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法治时刻”。如何经由形式法治实现实质法治?如何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如何从法律大国转变为法治强国?中国又一次站在了法治转型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夏道虎 《群众》2023,(4):28-29
<正>案例是法治实践的集中展示,是司法审判的主要产品,是法官工作的价值体现,对回应社会关切、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治统一、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充分重视案例的价值和作用,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  相似文献   

17.
省委作出建设法治浙江决策部署8年多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快建设法治浙江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各领域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必须全面谋划部署“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牢牢把握“法制主治、党政善治、社会共治、基层自治、全民德治”这“五个着力点”,切实深化相关工作,不断提高法治能力,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法治中国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道人事(更是人心)预测题,举国关注,拭目相待。既为预测,则—— 其一,说的不是机关官员要不要裁减。唐代以来,闲官冗员与日俱增,至今每30人要供养一个“官”(或“员”),谁承受得了?如果真个“官多力量大”也就罢了,偏偏“一个人的事三个人干:一个人干,一个人看,一个人在捣蛋”,且“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谁忍  相似文献   

19.
马文祥 《创造》2015,(3):66-67
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本人充分认识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总体部署,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把依法治国再次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探索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的有效途径,在全区开展了以“每月一法、每局一员、每年一评”为主要内容的“111”工程活动,为深化“法治山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