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24日公布了该院审判委员会第1335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该《解释》已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为更好地理解和适用《解释》的精神和内容,笔者作为该司法解释起草的参与者之一,结合起草过程中的各种讨论,在此作一些情况介绍,并探讨一些自己的体会。一、《解释》起草的背景起草《解释》的基本背景是,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技术合同法的内容基本已被…  相似文献   

2.
一、起草司法解释的相关背景和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执行民法通则、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规定,2004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这个司法解释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给国家关于清理工程拖欠款和农民工工资重大部署的实施提供司法保障。因为,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很快,建筑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并拉动了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於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已於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1986年《土地管理法》和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公布施行,确立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尽管法律施行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已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但在我国房地产的一、二、三级市场都仍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行为。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5月7日和2004年10月26日分别发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随后,《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也于2004年11月23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4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05年6月22日予以发布。该《解释》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据悉,在起草制定该司法解释和确立处理纠纷的原则时,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形成原因,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违法行为仍采取了适当的补救措施,即将违法行为的补正期限限定在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前,按照宽严相济、区别处理的原则依法制定了相应的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5.
6.
20 0 1年 1 0月 2 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修改决定》)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施行。《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共 5 3项 ,其中 ,对原法律条文的修改 3 6项 ,删除 5项 ,增加规定 1 1项。从原《著作权法》共 5 6条 ,新法共 60条来看 ,《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对原《著作权法》的修改非常之大 ,基本从整体上改建了原有的著作权法律制度 ,其重点是 :第一 ,《著作权法修改决定》对著作权之财产权属性的法律内涵予以进一步扩展和明确 ,界定了…  相似文献   

7.
《关于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9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9月1日施行。为便于司法实践正确理解与适用,现就司法解释起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解释》的起草背景和指导思想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化的推动下,房屋租赁业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由此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呈日趋上升之势。与此同时,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日趋扩大,劳动争议的主体、内容日益复杂,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已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和审判实践的需要,审判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疑难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多次进行调研,在广泛征求各级法院和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经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9.
一、起草司法解释的相关背景和指导思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形态的日趋丰富和多元化,侵权案件从类型、数量和法律关系的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侵权纠纷案件的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民法通则对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比较原则,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虽有所补充但仍不能适应当前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标准,过去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供遵循,使人民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审理常常面临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通常参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11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l日起施行。2004年12月16日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法律》2005,(2):i010-i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11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一、一般规定第一条技术成果,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作出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的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技术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第二条合同法第三百二十六条第二款所称"执行…  相似文献   

12.
《判例与研究》2005,(3):59-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际。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3.
《判例与研究》2005,(2):56-60
为了正确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有关问题作出以下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9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10月25日  相似文献   

15.
房屋租赁成为了中国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原始的《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原始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院就房屋租赁相关法律的适用做了解释,它不仅受到了广大法律人群体的关注,也着实影响着普通百姓日常的生活。本文在此对相关争议法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让普通群众更能理解这一《解释》。  相似文献   

16.
《判例与研究》2005,(1):59-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际,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 ,结合民事审判实际 ,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 ,制定本解释。第一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 (五 )项的规定 ,认定无效 :(一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二 )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三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第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但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正确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 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有关问题作出以下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正确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有关问题作出以下解释。一、一般规定第一条技术成果,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作出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的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际,就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制定本解释。第一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认定无效:(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