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5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眼下就经济结构来讲,我国已是工业化国家,但从就业结构来说,还是农民社会。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城乡失衡、工农失衡是目前很多经济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一、广大农民支付能力低是工业化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有鲜明的时代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难题。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其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已经完全可以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最初的资金积累主要是来自农业,农业和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政策的偏差,城乡二元经济分割也成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一大痼疾。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的各项政策的出台就是对这个问题反思后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我国所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有着明显不同的特色。工业化国家主要是靠城市工业扩张和城市扩张来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国家工业化的,小城镇的发展是在工业化的后期或完成工业化之后成为趋势。我国由于以往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称谓的出现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产物,是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并从事工业、服务业生产的过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先进的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依托,“农民工”会逐步稳定到城镇和农村,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解体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区域差距基本消失.我国的“农民工”也终将融人城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1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首先必须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为此,要坚持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互动;要坚持基础建设与城乡产业建设互融;要坚持一手抓城镇化建设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再次,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九根  钟昭锋  曾力 《求实》2006,(12):68-70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形成于我国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重点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以及服务于此的制度构建和变迁,前者使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步入城乡二元发展的轨道,而后者则使城乡二元结构呈不可逆转之势。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路径,这样才能找到相应的解构理路。  相似文献   

7.
阅史观澜     
《湘潮》2018,(10)
正重要言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能力、有条件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8.
范希春 《湘潮》2021,(4):8-12
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总体和谐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较为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如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成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9.
杨翔 《求实》2013,(Z1):115-116
<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多年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乡结合部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其中一些问题,特别是城中村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养提高城乡结合部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市场主体作用,是实现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是新中国第一波工业化的产物.虽然在历史上曾支持了中国工业化的最初起步,但付出的社会成本极大,既显失公平,也丧失了效益,违背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保障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也迟滞了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第二波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步骤加快,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在推进第三波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进一步推动了城镇户籍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落差渐趋平衡.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在户籍制度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性化了,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因此,户籍改革必须在统筹兼顾中稳步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城乡政策相配套,全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壁垒.  相似文献   

12.
陆学艺认为,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矛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合理、不正常。据观察,主要矛盾是城乡矛盾。我国当前城乡差距主要是指农村问题,其中存在收入、消费、就业、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社会地位等差距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当前城乡差别的恶果已经影响到下一代身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农村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一部分。农民穷就穷在结构上,所以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一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局限在当前这个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李胜茹 《探索》2006,(3):85-88
强化产业支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基石。培育农村新型产业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原则,以现代农业建设为基点,以农村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化和城乡产业一体化为主要发展路径,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前提条件。为增添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应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核心,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设计,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城乡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推动当前城乡双向互动的新战略,也只有在城乡双向互动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起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关键是城乡统筹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缓解城镇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村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村镇风貌、基础设施、生态规划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村镇规划明显滞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加快村镇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强规划引领、推进村镇联动、强化产业支撑、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开篇的话     
回顾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可以清楚地发现,我们经历了长期的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发展政策,与工业化发展初期特别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阶段特征是吻合的,符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也日趋明显,城乡差别逐渐拉大,"三农"问题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17.
张强 《前线》2012,(11):39-4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来,我国解决城乡关系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重申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奋斗目标。在首都发展的新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以新的理念作为指导。如果缺乏新的理念,因袭工业化阶段和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些原有观念,很难使城乡一体化取得理想的进展。淡化"城市化",突出"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在进入到较高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时形成的,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为导向的,侧重从制度创新意义上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王俊知 《实践》2006,(12):40-41
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都是一个“纲“   目前,我国已经到了开始让亿万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农民在建设新中国过程中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应得补偿.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产品剪刀差,还是市场经济时期的土地价格剪刀差、劳动力价格剪刀差,以及在政策、体制、制度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广大农民都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成都市一些村镇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融合,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使村镇发展牢牢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了就地转产、就地上岗、就地生财、就地转变身份,大大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幅员辽阔,农民有八亿之多。因此,和谐社会建设,首先是和谐农村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和谐村镇建设,对构建和谐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一、和谐农村建设的基础在村镇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民利益能否实现,农村社会能否稳定,将直接影响我们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