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自觉     
自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致力解决的课题,经常出现于领导讲话、文件报告、各类文章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有10处讲到“自觉”。所谓自觉,就是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行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并作用于人的实践。自愿、自律、自为等,说的都是自觉。注重培养自觉意识和能力,对于做好统战工作,乃至其他任何工作,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立华 《前沿》2013,(14):128-129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包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话与交流、认同与选择、危机与问题及创新与发展。在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后,国内学者对文化自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主集中在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文化自觉与全球化、文化自觉的理性特征、文化自觉与价值观、文化自觉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周毅之 《群众》2012,(4):16-17
为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汀苏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先有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文化上的使命意识和文化上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4.
《大连干部学刊》2014,(3):61-61
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改革,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自觉的改革,是因为有“自己拿起手术刀”的自觉,是“我要改”而不是谁推动我们改。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高度自觉,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5.
陈鹏 《求索》2008,(5):174-176
文学的自觉是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趋势,它包含了文学创作的自觉和文学观念的自觉,文学创作的自觉使创作主体摆脱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创作主体将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并注意到文学的形式美。在我国的中古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性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自觉使我国古代诗文在完善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对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和创新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刘志彪 《群众》2011,(11):14-14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更多地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去考虑问题,事实上后来发现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根本的还是文化,这是一种从被动不自觉的过程到主动自觉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觉醒、文化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论自觉促进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提升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检验,为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程度所衡量。  相似文献   

8.
张远新 《求索》2014,(4):4-9
自觉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动力、深层底蕴和鲜明品格。但是,目前学界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却存在着将自觉与自信割裂哥来的倾向,十分重视对道路自信的研究,而轻视甚至忽视对道路自觉的研究。研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觉及深层根据,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9.
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迫切需要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新时期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增强理论自觉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增强理论自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前提,具有良好科技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并坚持躬身践行。  相似文献   

10.
祁国钧  郭明玉 《政策》2008,(7):45-46
文化自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文化认知上的自觉;二是在文化行动上的自觉;三是在文化方向上的自觉。这三个层面互为支撑,从整体上规定了文化自觉在现阶段的内在诉求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1.
丁祥艳 《前沿》2009,(1):3-6
领会理论自觉的哲学意蕴,在于正确把握实践活动的双重品格,充分认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及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批判。新的发展实践呼唤理论自觉。科学发展观是我党自主自觉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它是对西方发展理论话语霸权的突破和超越,是我党对国际国内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和自觉,是我党发展现与时俱进的理论结晶,也是最能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2.
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内在禀赋,为理解其百余年来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史提供了新视野。坚持自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确保自身是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群众磅礴伟力,并在高度历史自觉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历史自觉之维深入认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叙事,有利于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进一步坚定历史自觉,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辛世俊在《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是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文化自觉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第一,对文化地位的自觉。把文化放在什么位置,重视到什么程度,就是关于文化地位的自觉问题。文化地位的重要性表现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孔晨旭  褚红素 《传承》2011,(10):22-24
高校党员教师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实现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党员教师的转变,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教书育人中永葆先进性。也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高校党员教师才能认清社会发展转型期遇到的阶段性矛盾,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勇敢地应对困扰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2,(11):78-80
法律依靠强制,道德出于自觉。良好的道德品行更多来自个人的修养和信念,它需要人们自觉遵守那些无法律监管的约定俗成的某些规定,并一直坚持这份自觉,养成顺其自然的习惯。这份自觉来自秉性,来自教育,来自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和我省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道德领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社...  相似文献   

16.
李柏 《长白学刊》2009,(4):22-23
人是一种无比奇妙的存在,他由一个自在之物发展为自为之物,通过他的自觉而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告别了与万物混同的自在阶段。人由自觉而认识到人本身的与众不同,开始了“我是谁”这一永恒问题的追问,从而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有了觉醒,并通过这种不断的追寻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自觉。然而,同样也因为这种自觉、这种追问把人推向种种困境与尴尬之中,进入悖论之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实践》2006,(3):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最近在重庆调研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地贯彻“三贴近”原则,更加自觉地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使我们的工作真正为基层所需要、为群众所欢迎。  相似文献   

18.
黄定华 《湖湘论坛》2009,22(3):126-128
分别从个体不自觉到崇尚自由、从崇尚自由到主体自觉、从主体自觉到人格多元化以及人格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心理的演化轨迹进行分析研究,对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政党自觉,这种自觉性在新时代集中体现为四个层面: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自觉;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的行动自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自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20.
长期的文化积淀就形成一种习惯与自觉。用安全文化推动人们良好习惯与自觉的形成,那样的话,企业安全就可免除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