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韩方明 《同舟共进》2008,(12):30-31
不久前,一位年轻的同事向我诉苦:刚买房才几天,就有不同的地产中介不断打电话问他要不要出售或出租,令他不胜烦扰。央视日前披露,一家广告公司竟掌握中国2.5亿手机用户的信息。目前中国手机用户也就5亿,其中一半用户的资料被掌握了!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已成为一种新的诈骗犯罪类型。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向手机用户发送虚假信息,以骗取手机用户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文从手机短信诈骗的犯罪构成、完成形态及危害结果入手,对手机短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2)公安网移动手机110接入系统的建设目前,公用网移动手机用户日益增多,据国外资料报道,移动手机用户是拨打报警求助电话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当前全国有线电话报警救助技术建设基本完成,尽快搞好公用网移动手机用户的报警求助服务是将来一段时期110台工作的重点。目前,公用网移动手机拨打110,一方面,由于现有移动电话制式(数字和模字)、漫游方式、运行及行政管理体制(邮电、联通等多家经营管理)等原因,很多地方移动手机不能就地接入110台和拨不进110台,导致移动手机用户报警时难于一次有效接入处警单位,接警…  相似文献   

4.
平安广场     
2003.7下当心抽完一支烟被骗血汗钱提醒消毒药剂使用不当有害身体健康新知口服避孕药易诱发子宫颈癌实践发谣言短信触犯法律广东省警方近日拘留了13名利用手机短信制造、传播谣言的不法分子。从4月25日起,广东省部分手机用户收到有关非典谣言的短信,内容为“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一万例,五一节放假一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个用户,您的手机账上将获得188元话费”等类似信息。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受骗,至26日,全省手机用户转发此类谣言短信多达213万多条。26日晚,警方在移动通信部门的协助下,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辟谣公告。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5.
4.5%!这是目前国内3G用户占全部手机用户的比例。面对寥寥无几的份额,业内人士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6.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7,(21):20-21
面对垃圾短信肆意蔓延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应有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维护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并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各类来历不明的垃圾短信铺天盖地,怎么躲也躲不开.从最初的办假证短信、中奖短信,到违法短信、假冒银行骗钱短信……垃圾短信已经不仅仅是让人感到厌恶,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许多手机用户已深受这些“助纣为虐“的短信所害,早就盼望有关部门能站在民众利益的立场上,为手机用户伸张正义,打击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8.
资讯/经济     
100多税目的进口关税将降低;商品房空置面积1.12亿平方米;黄金市场近日“牛气冲天”;手机用户将进行身份登记;  相似文献   

9.
带有黄色内容的图片、文字及视频受阻于各大网站后,就将阵地转移到千千万万的手机终端用户上。而浏览这些内容的手机用户多是些未成年的学生,危害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使用国。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手机用户人数达到了3.34亿人,比2003年增长了6500万人;预计2005年将达到4.02亿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三个中国公民就拥有一部手机。而到2007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更将占整个亚太地区移动通信用户的50%之多。手机的诞生和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同时在人们接收、传送信息的过程中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萧萧落叶迷人眼,垃圾短信满天飞。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4.6亿,平均每天有超过5亿条短信在用户的拇指之间传送。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国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与娱乐工具。然  相似文献   

12.
电信部门对用户收取手机来电显示费违反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广大手机用户的知情权;违反了《价格法》,对“来电显示”这项手机基本服务进行收费;违反了《合同法》,对电信服务合同构成违约。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1,(13):70-70,F0003
2011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亿,中国移动在浙江的客户数也即将突破5000万。于机正在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外最重要的生活需要。手机,不再仅仅是一个打电话与人沟通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黑丁  王丽英 《人民公安》2010,(20):22-25
无论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网通,均有严禁对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内部规定。而此案中的3名电信企业员工,不但能偷改手机用户客服密码来掌握私人信息,甚至还能提供手机定位服务。3个"内鬼"何以如此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终端用户提供传输技术享受其他终端提供的淫秽电子信息下载或者在线视听服务的网络不法行为,如果具有犯罪故意并对淫秽网站性质达到明知程度,其对网站电子淫秽信息怠于采取技术措施进行监管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手机用户浏览网页电子信息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不能直接将页面请求点击量认定为实际被点击数,不成功的访问请求点击数应当进行扣除;淫秽网站通过自己内网点击相关淫秽信息的点击量以及同一手机用户针对同一淫秽电子信息的重复点击量应当在实际被点击数中进行扣除.判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行为人的牟利情节,首先应当明确按照何种牟利行为性质进行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16.
《警察技术》2005,(4):56-56
国际在线消息:英国的手机用户很快就可以通过接收短信的方式,在几秒钟之内,及时获得政府有关恐怖袭击活动的预警信息了。目前,英国移动通讯服务供应商正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危险预警”手机短信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7.
在门户网站www.zj.10086.cn实现业务与优惠可查询、可办理、可预约、可定制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今年又针对用户需求,进一步优化门户网站,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犯罪成本小、难度小、手段简单易行、受害者贪小便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是手机信息诈骗犯罪猖獗的主要原因。严防“手机犯罪”,要加紧立法,加强管理,提高手机用户的防范意识,并采取专项打击治理方式,集中打击手机信息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9.
田野 《民主与法制》2014,(12):62-63,49
时下,不同服务项目捆绑组合的形形色色的手机套餐,直叫人眼花缭乱。每组套餐中,既有十分诱人的优惠大菜,也有令人讨厌的无味冷炙。手机用户要想签约某个套餐,对于套餐中组合项目,不管是你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日前,我国群发短信涉罪第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宣判,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决4名被告人有罪。从公众面对垃圾短信的无奈叹息到司法机关的依法审判,被垃圾短信"骚扰"多年的手机用户,终于看到了法治的力量。群发小广告垃圾短信的行为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