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瞿佳音 《法制与社会》2010,(10):119-120
面对社会转型期内多发且复杂的纠纷与社会矛盾,国家从多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纠纷解决是从实践的角度反观和检验社会治理效果的窗口。从这一视角上可以看到,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近年来多元化的纠纷解决理念已经开始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开始致力于通过分工与协调建构一个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大量社会矛盾凸现,广大农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成因复杂化和纠纷易激化的特点。如何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中国传统资源的人民调解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4,(8):47-50
正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是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在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的内涵及提出(一)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有不同的诉求表达渠道和化解方式,比如当事人和解、以人民调  相似文献   

4.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昕 《中国司法》2006,(4):65-69
调解是最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它指在中立第三方的调停下,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由于中国“和为贵”、“无讼”的传统法律文化,调解在中国的纠纷解决中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调解的优势显而易见,诸如,有利于和平、彻底、一次性地解决纠纷,降低纠纷解决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纠纷解决理念以及自愿性、自治性、群众性、民主性、简易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征,有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在公力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调解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权…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中国律师》2009,(8):85-86
在我国.调解是除诉讼程序之外,运用的最广泛、最成功,并深受广大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一种纠纷解决途径和社区服务方式。实践表明.正式的法律诉讼难以满足社会纠纷的解决需求.而一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符合中国社会和法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新时期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作用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传统民间调解的过去(一)民间调解在传统中国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是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反映,即在礼治秩序下乡土社会以内生性的社会模式来解决冲突和纠纷,①尽量避免诉诸官府。在此基础上,大量的社会纠纷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得到解决。到了革命根据地时期,民间调解依然是一项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7.
丁淑清 《人民调解》2008,(10):28-29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纠纷数量不断上升.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吉林市昌邑区司法局和人民法院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解放思想,广开思路.采取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协调联动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在实践中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张藤卿 《中国律师》2011,(11):51-5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和面广量大的特点,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及时有效地化解特定行业和专业领域出现的难点、热点矛盾纠纷,已经成为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13,(8):2
张国勋:护航重大工程建设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调委会主任张国勋,25年来,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凭着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尽心竭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金山镇地理位置特殊,是固阳县的文化、经济中心,县较大的工程项目、征地拆迁等都在金山镇实施。在固阳县重大工程建设中,张国勋全程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园区征地、500千伏变电站征地、棚户区改造、庙宇拆除、村企矛盾、坟地迁移、拖欠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等引发的纠纷化解,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时常  相似文献   

10.
李峥 《人民调解》2011,(3):35-37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因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人民调解组织作为"第一道防线",应发挥"缓冲剂"、"减震器"的作用,预防和化解这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房屋拆迁矛盾纠纷类型当前,房屋拆迁工作中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主要有两大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