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与文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一般是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传播和消费。文化产业既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 ,又具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其文化属性表现为它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 ,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而其经济属性则表现为它在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 ,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创造就业岗位。文化产业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获得迅猛发展 ,已成为世界上不少国家 ,尤其是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从文化产业在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势头来看 ,可以断言 ,在…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金明 《今日浙江》2003,(18):12-14
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始终的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王维澄十五大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和建设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为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更好地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文化人类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称“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它研究的文化包括远古的文化及现代的文化,也包括“原始人”的文化与“文明人”的文化,自己的文化及他人的文化。它探索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等各种问题,如文化是怎样进化的?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史前文化是怎样的?文化发展、变迁的形式有几种,其规律有哪些?文化何故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文化的各种要素,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信仰文化、艺术文化、礼俗文化、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演进如何?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人类的社会和行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人类如何适应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和人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文化采借有几种形式?文化变革的模式有几种,如何进行文化变革?文化整合和融合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如何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人类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变革社会,使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和美满。  相似文献   

6.
国方 《今日浙江》2007,(20):38-4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认真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社会主义应当是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雪云 《人权》2005,(1):15-20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立法、司法、行政等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劳动法》、《教育法》等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法律体系。劳动权 中国高度重视公民的劳动权,依法保护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42-42
答: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1966年12月16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大会第2200A决议通过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开放供各国签署、批准和加入。1976年1月3日,《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生效。目前,已有145个国家批准或加入该《公约》。 中国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了该《公约》。1998年6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公约》的议案。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  相似文献   

11.
<正>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句俗语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当今社会中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既要充分享受各种好处,又对现实生活中需要付出的某些代价而不满。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过高引起的,因此主张使人们增加对改革艰巨性和长远性的认识,以增强其承受能力。然而,人们期望值过高的原因又何在?是宣传上的失误还是实践上的失误所致?如何才能走出偏执的迷谷? 人们对改革期望值过高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深究其原因,绝不在于宣传上的失误,而是在于特殊历史时期中的心态积淀。建国以来,我国在社  相似文献   

12.
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基础,包括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就当前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着某些隐患,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需要我们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去研究.本文拟就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经济建设的高潮就要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文化建设看作是将来的事,不能等待,现在就应着手。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周恩来文化文选》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政治、文化的科学含义 什么是经济?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视角来看,所谓经济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活动过程。 这里说的“经济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以国家认同为基础,国家认同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文化。传统中国政治文化是以家庭伦理为主导,现代中国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市场化和全球化给既有的国家认同带来一系列挑战,应通过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来强化国家认同,把爱国主义建立在坚固基础上。要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大力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型社会主义文明认同充实和提升国家认同,使中国政治文化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通常是指人们在特定政治实践和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观念体系,它以自身所蕴含的政治心理倾向、政治意识指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等要素,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  相似文献   

17.
身份政治具有行动和理论上的存在形式,所谓“行动”是指各种各样被剥夺了权利的群体及代表这些群体的行动者要求获得平等尊重权的社会运动,而“理论”指基于身份和以身份为对象的研究项目.身份政治能够强化对霸权性话语解释不充足性的认识,具有认识论价值;身份政治并不仅仅与社会文化相关联,它还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改良职能.  相似文献   

18.
董军  王志红 《理论月刊》2012,(3):130-132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有序发展,需要促进这些协调的稳定的社会整合,尤其是有效的经济-社会整合。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的整合主要表现为企业与社会的协调与整合,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则是实现经济-社会整合的有效路径与必然选择。因为企业社会责任融制度整合与伦理整合两种方式于一体,强调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目标,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健康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南龙 《湖湘论坛》2001,14(5):69-71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进一步前瞻性的考察时,学界往往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之上,而很少注意到政治文化的泛化性影响。本文试在回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后,揭示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的文化渊源。 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及三者的关系 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时,主要模仿苏联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建设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民族的独立与振兴、人民的幸福与尊严,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文化建设通过构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促进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主导型价值观、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促进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