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良知"和"学术谱系" 何以会成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日学术面临的困惑是学术道德的失范和学术谱系的断裂。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语境中,这些都成了真正的难题。而学术大师的缺席和学术原创性的贫弱,就是这一危机的集中体现。当代学者面临的考验是,在强大的必然性面前,是否还保有做出自由选择的足够能力?在“学术良知”和“学术谱系”成为“问题”的时候,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吴灿新 《岭南学刊》2011,(3):132-134
建设学术强省是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根基,然而要建设学术强省,必须要有科学、客观、公正、公平、正确的学术评价。学术评价是学术文化建设的导向标,对学术文化建设和学术强省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要使学术评价在正确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必须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价环境。  相似文献   

3.
4.
去年底,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外德育研究中心在珞珈山庄举办了关于“以德治国”的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有30余人,其中有陶德麟、刘纲纪、朱雷、冯天瑜、熊铁基、张耀灿、郭齐勇、张武等著名学者。会上,黄钊教授作了主题发言,认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又是对建国以来我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认真、热烈的讨论。学者们普遍认为,此次会议学术气氛很浓,很有特色和意义。从与会者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看,着重探讨了道德与法律…  相似文献   

5.
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学界在"灌输论"的首倡者、精神实质、当代价值、 "灌输"是否具有强制性、西方德育界对"灌输"的态度等问题上看法不一,存在诸多争论.对待这些问题及相关争论.必须逐一细致地予以分析,坚持历史方法与辩证方法、文献研究与现实关注、理论继承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努力做到"四个分清".  相似文献   

6.
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岭南学刊》2006,(5):101-102
由广东省伦理学学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倡导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召开。来自高校、社科联、党校系统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学术腐败的基本内涵。省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省社科院副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公共学术产品。学术期刊展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和交流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性的学术论文为主。学术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兴趣目标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是共生共存、相互依存的。以学术期刊为平台,有着共同的研究志趣、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守共同的研究规范的学者,在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争鸣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逐步形成学术共同体。在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学术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推器。没有科学的学术评价,学术研究就失去标尺,而没有标尺衡量的学术研究,就失去学术公信力。学术评价既评价学术研究的水平和价值,也评价学术道德和学术态度。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也就是同行评议。外部的、非专业的评价,不论是官方的还是其他社会组织的评价,都只能导致片面的、扭曲的评价,造成学术评价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从在校研究生群体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分析了个人背景、论文发表情况等与对学术规范情况评价的相关关系,并对老师的情况进行了间接了解。从调查中,我们认为要纯洁学术风气,还需要各方作出相应努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一个以发展科学、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于一体的学术组织,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学术是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土壤,大学的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学术管理。只有学术之花在大学的土壤上开的芬香、开的绚丽多姿,大学才能永葆其生命力,大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而在当今时代,大学的学术研究的功利化、泡沫化、腐败化趋势愈演愈烈,如果这些现象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大学的科学研究将难以有创新性或创造性.也难以做出创新性、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的学术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理性的视域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就是多元性知识主体进行多元性异识整合的一个平台或者说学术交流的公域空间,同时也可以说是催生与促进公共理性成长的摇篮与温床,也是原创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学术话语是对学术问题的言说与表达,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学术话语体系是对学术话语符号元素的有机整合,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方法体系与理论体系支撑下,由合理有序的架构将话语符号整合在一起的有机语词体系。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面向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话语追问与提升,对中国问题进行语词提炼,嫁接与推展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后学术期刊要担当公共责任,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促进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生成,催生中国原创学术成果的呈现。  相似文献   

11.
莫小英 《人民论坛》2011,(8):188-189
学术从其一开始存在就与利益有关,其生命力在于满足社会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纯粹的无功利的学术和学术研究者都是不存在的。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度地追逐个人利益,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学术。根治学术失范有两条途径:一是要靠提升学者的学术责任感,二是靠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文化看大学现代学术制度的完善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现代学术制度建构的基础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大学学术文化的根基是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学术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文化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大学自我主导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伴相生,促成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良性互动,达到人文管理与学术评论和谐共生,是现代大学学术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学术期刊来替代对学术质量的评价,导致学术创新机能萎缩,学术工具主义、学术实用主义盛行,造成学术研究的虚假繁荣。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身份、等级为标志的一元价值评价体系主导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术研究领域也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14.
禤思  王恩华 《求索》2007,(9):90-92
学术自由是西方学术传统,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学术责任是学术自由的先决条件。科学就其实质而言是求真,就其目的而言是求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于学术自由的追求中。学术自由只能在“善”的框架下进行,因而学术自由是有限自由。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读图时代"其实是凭借媒体而制造出来的文化幻象,是依靠想象而催生出来的理论神话."读图时代"从营销手段提升为学术话语,显示了传媒时代的言说方式对当代人文学术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但是,"读图时代"的学术化历程为我们揭示出学术话语的传媒化问题.传媒利用自己的媒介优势不断地设置各种议程,不仅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对人文学术的研究产生了影响.在当前的人文学术中,不断出现所谓的"热点话题"、"学术关键词"等现象,其实正是传媒时代议程设置的文化逻辑和运作方式内化为当代学术生产方式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读图时代"可以被视为传媒时代学术生产的一种镜像.  相似文献   

16.
整治学术腐败必须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而进行学术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是弄清学术道德的本质,否则,学术道德建设就可能是“无的放矢”。本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探究学术道德本质。首先文章确立了自己探究学术道德本质的方法,接着讨论了作为学术道德的属概念“道德”的质的规定性,并分析了“学术”一词的原有含义和当代的现实指称,最后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学术道德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学术不端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界的声誉。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措施和应对方法,但学术不端还是愈演愈烈。因此,了解和借鉴国外应对学术不端的经验、方法和历史,对于净化中国的学术环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让权力远离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频频出现在学术圈,本应"只问是非,不记利害"的学术圈为何演变为"只问利害,不问是非"。人们不禁要问,学术腐败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王明德 《求索》2014,(3):156-161
常州学派是清代重要的经学流派之一,亦称今文经学派、公羊学派。常州学派的学术谱系是以常州庄氏家族的家传和师承为基础,以今文经学治学精神为取向,以常州学者(不局限于常州)的学术传承关系为依据而构成的一个脉络清晰、薪火相传、绵延数代的学缘群体,即以常州庄氏一门为主体,包括有师承关系的至少四代学人所构成。由“庄存与开其山,庄述祖传其学,刘逢禄与宋翔风张其帜,龚自珍、魏源光大之”。  相似文献   

20.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6,32(4):20-25
《跋涉者的足迹》是几年前我的一些学生为纪念我从事教学科研50周年而编的一本文集书名,现在我又借用它来作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并不是想去谈我人生跋涉之路,而是想回顾我从启蒙读书、不断学习,直到长期从事教学、科研所走过的路;再从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中,去体悟一下在学术道路上艰苦跋涉的酸甜苦辣,同时梳理一下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