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机(TDP)是苟文彬同志于198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国内首创新型医疗器械。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人医临床,治疗某些疾病已收到极好的功效。在兽医界,自李道兴等首次在《中国兽医杂志》1983年第10期发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以来,全国已有十多个畜牧兽医教学、科研单位相继开展了TDP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初见成效,研究TDP作用机理方面亦有了相应的进展。现就TDP在我国兽医临床上应用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中、小动物和幼畜腹泻病的种类较多,除少数为寄生虫性腹泻外,多数为传染性和内科性腹泻。笔者用新研制的泻痢宁胶囊防治中、小动物和幼畜腹泻病,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病例:为来自兽医大学、扶余、昌图、德惠、新疆的温泉、昌吉等县市兽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例200例,其中梭菌性羔羊痢疾52例、成羊腹泻10例、猪胃肠炎14例、仔猪黄痢31例、仔猪白痢11例、仔猪副伤寒40例、犬细小病毒性肠炎42例。另外设仔猪副伤寒13例、梭菌性羔羊痢疾30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新生幼畜出生后由母体内进入外界环境,其生活条件骤然发生质的完全变化。幼畜由于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初生畜的大脑皮层的机能发育尚不够完善;同时它们的免疫反应性很弱,另外它们还缺乏完整的保护性炎症反应:这都构成了新生畜易于感染和罹患一些传染病。 为了确保初生1~7天的幼畜健康生长,减少疾病,避免死亡,就要特别注意哺乳母畜的饲养管理,使其有充足优质的初乳。能让初生幼畜吃好吃足初乳,这对幼畜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此外,也要加强对幼畜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特定电磁波谱辐射治疗技术(以下简称TDP)发展很快。医学领域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病、中老年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软组织损伤、伤口长期不愈、关节炎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兽医临床用以治疗创伤、前胃病、乳房炎等疾病、据报道有效率达97.77%。有关TDP作用的机理仍不甚明了,目前虽有几种假说,但都不能十分令人满意。因此,为了研究TDP的机理,试验其对于兽医临床最常见的外科病—创伤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本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马、骡驹因吃母畜热粪而拉稀,很难治愈,最后继发消化不良或慢性肠炎。为防止幼驹吃母畜热粪,经反复试验,认为试制的幼畜口板实用价值较高。 口板的制作 根据幼畜体型大小,采用长17~20厘米,宽10~12厘米,厚0.4~0.5厘米的轻质、坚韧的木板或胶合板,距四角边缘1厘米处钻四个孔。用4根长30~35厘米的棉线绳或塑料绳拴在4个孔内即成。  相似文献   

6.
脾虚慢草又称脾胃虚弱,临床较为多见。笔者用四川省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重庆医疗器械厂制造的TDP20SO3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电压220V,功率600W)治疗脾虚慢草的大家畜36例,其疗效优于中草药。 具体方法 穴位照射组:采用特定电磁波照射关元俞,左右各1穴,距离穴位20cm,每天照射1次,每次照射40分钟,重病患畜照射时间可适当延长10分钟。对按组;以中草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黑变病(Melanosis)是指黑色素代谢障碍,异常沉着在畜禽机体器官组织内,造成其色泽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类疾病。各种畜禽均可发生。最常见于幼畜,如牛、羊的肠、肺、心和肾等。猪乳腺及其周围脂肪组织黑色素沉着病例,国外报告较多。国内仅见零星的报告(许乐仁,1984)该病虽对人畜无害,但可影响肉品外观及质量,将其病变组织炼油时,可发出一种异常的气味。在屠宰猪的宰后检验时常观察到部分肉尸的乳腺及其周围脂肪组织内散布有黑色花纹,为摸清该病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必要的资料及进一步完善肉品检验工艺,笔者于1985年3月31~4月4日在忠县肉联厂宰猪场对本病进行了检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鞭虫种类较多,寄生于多种动物,主要危害幼畜。我们于1984年,对河北省阜平县冷冻厂收购的野兔鞭虫寄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尸检20只野兔,其中12只野兔盲、结肠中有鞭虫寄生。其感染率为60%,感染强度为5~230条。 (一)病理观察 主要病变在肠道,重感染的3例,盲、结肠粘膜呈现卡他性炎症,其中1例肠粘膜局部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病变。其余9例为轻度感染,病理变化轻微。 (二)形态观察 雄虫体长25~28毫米,前部宽0.14~0.2毫米,后部宽0.58~0.6毫  相似文献   

9.
治疗支气管哮喘 25%硫酸镁注射液100ml,5%葡萄糖1000~2000ml,10%安钠咖20ml混合,静脉滴注,共治疗47例,治愈率为98.2%。 治疗幼畜肺炎 25%硫酸镁注射液20~50ml,5%葡萄糖1000ml,10%安钠咖1Oml混合,缓慢静脉滴注,经用药2~4天后,患畜明显好转,共治疗37例,治愈率为92.5%。  相似文献   

10.
牛瘤胃疾病常见多发,目前采用TDP治疗,已初见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论其机理和TDP辐射与穴位的关系,特进行本项研究,以期明确TDP对瘤胃蠕动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器材、药品 TDP穴位治疗机系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生产,电压220V,功率350W,波长0.55~15微米,辐射板内径d_1=18.5mm,d_2=19mm。电动双鼓马利氏记纹鼓装置一套。兽用新斯的明1ml(0.5mg/支),1%阿托品5ml,10%普鲁卡因100ml。  相似文献   

11.
治疗幼畜便秘的方法,成书报道甚多。在临床中,幼畜便秘部位一般多在直肠或结肠,灌服油类泻剂疗效缓慢,不太理想;盐类泻刘小剂量达不到泻下作用,大剂量容易继发肠炎。按一般灌肠法治疗,由于压力较小,结块堵塞,不易将灌液注入直肠内,边灌边流出,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笔者改用注射式灌肠法,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经治便秘幼畜(马驹、骡驹、驴驹、牛犊)34例,除2例因延误未能治愈外,其余都全部治愈。现将该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特定电磁波谱(简称TDP)照射疗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对一些疾病具有良好的止痛、消炎、消肿作用。笔者应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疗法,对马属动物痛阈的影响进行了测试观察,获得了照射部位皮肤痛阈值特别显著升高,具有明显镇痛效应的结果。同时观察到局部皮肤温度有明显的增高,对体温、脉搏、呼吸影响不明显。于1983年5月至7月在北京房山县兽医院,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机应用于临床,治疗马骡消化不良、痉挛疝、肠卡他、气管炎、炎性肿胀、污染创、化脓创、烧伤、关节扭伤、关节滑膜炎、关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自1965年应用临床以来,对抢救多科危重病症收到明显疗效。现就几年来应用山莨菪碱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危重病例的治疗情况,整理分析如下。 (一)病例 1985年3月~1987年6月间,界首县砖集兽医站收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类型危重病畜共46例,其中包括瘤胃酸中毒、犊牛腹泻、出血性肠炎、产道峡窄性难产、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并发直肠脱、猪食盐中毒、有机磷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急性肺水肿。 (二)临床指标 危重病畜表现可视粘膜苍白或发绀,耳、鼻、四肢末梢厥冷,皮温不  相似文献   

14.
据文献报道,致大家畜膝盖骨脱位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性因素、外力因素、使役不当及继发于某些传染病等。发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股四头肌异常紧张和膝内直韧带松弛。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是切断膝内直韧带。本文对笔者在实践中所遇病例,从营养性致病因素和疗法上做了探讨。 (一)临床观察 在门诊上共收治膝盖骨脱位家畜18例,其中5例(幼畜2例,青年畜3例)表现明显的缺钙症状;另外13例均为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良好、使役过早过重的2~4岁的青年畜,这13例中,由于突然受外力作用而罹病者3例,其余10例病因不明。患畜的病状多在劳动歇息之后出现,有的在清晨出栏时被发现。 在治疗方面,采取补钙方法,结果除外力引起的3例外,12例痊愈,3例无效。对无效的3例,我们  相似文献   

15.
猫华支睾吸虫是由后睾科(Opisthochiidae)支睾属(Clonorchis)的中华分支睾吸虫(C.S-inensis)寄生于猫的胆管与胆囊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化不良、贫血、呕吐、黄疸、下痢等为特征,对猫的危害较大。 (一)流行病学 1.发病情况:根据1987年5月至1992年5月的统计,我院共诊治猫华支睾吸虫223例,其中公猫139例,占总发病数的62.3%,母猫84例,占总发病数的37.7%;该病以12个月以上的成年猫发病较多,共153例,占总发病数的68.6%,12个月以内的猫发病70例,只占总发病数的31.4%;从发病季节看,以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共97例,占总发病数的43.5%,1~3月份发病率最低,共36例,仅占总发病数的16.1%,4~6月份和7~9月份分别为43例和47例,占总发病数的19.3%和21.0%。  相似文献   

16.
1986年3月,我们在西安市兽医院工作期间遇到了以呕吐、腹泻、发热、发病急、死亡率较高为特征的猫病。经实验室综合诊断为猫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西安地区526例猫的病例调查表明:本病冬未至春季多发,12~4月份的发病率占全年的58.4%以上,其中尤以3月份的发病率最高,达11.9%;各种年龄、性别的猫都有发生,但以幼龄猫多发,发病率达73.2%,成年猫占26.8%。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兽医科技杂志》1982年第4期刊登的《幼畜便秘的注射式灌肠疗法》一文阅后,根据1975年以来不完全统计的230例初生幼驹灌肠疗法比较,笔者采用胶球灌药器进行治疗,一般经1~3次加压灌肠,除一例因肠套叠治疗无效而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刘士喜同志的注射式灌肠法不如胶球灌肠法,其道理是: (一)注射式灌肠法操作繁琐,需注射器二把,选用的人导尿管具有短、细、软的缺点,不易插入直肠,患驹努责也易将药液和导尿管排出,药液在直肠内存留时间太短,对软化积粪作用较差。 (二)注射式每次注入药液100~200毫升,其量显然不足,笔者经过反复验证,幼驹灌  相似文献   

18.
1983年2~3月我们手术切除了二例军犬毛上皮瘤(trichoepitheloma),其中一例发生在臁部,另一例发生在肩胛、腰、背等三处。经一年观察,二例军犬毛上皮瘤经手术治疗痊愈后至今未再复发。并对毛上皮瘤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一)临床观察与治疗 1.病例一:军犬(母),3岁,狼种,因右臁部皮肤有一肿块,于1983年2月前来就诊。军犬主人诉说在1982年11月份已发现有豌豆大的硬性结节。现检查肿块为4.5×2×3.5厘米大的卵园形肿块凸出,质硬,表面粗糙,无被毛,似菜花状,灰黑色,初步诊断为肿瘤,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中有一部分大家畜消化不良病例经久不愈,给门诊治疗带来困难。自1977年以来,对于这样一部分病例,我们试用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_1、安钠咖肌肉注射的办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28例,治愈2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其处方是20%胎盘组织液20~30毫升,维生素B_1注射液1000毫克,安钠咖注射液2~3克,三种药分别肌肉注射,每天一次,一般1~3次显效。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以来,广东省先后有4个集约化养猪场发生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简称PHP),现将对本病的诊断及防治试验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1990年3月份以来,广东省先后有四个集约化养猪场3~5月龄生长发育良好的肥育猪突然发病,发病率2%~5%,病死率20%~50%不等。个别猪场还见初产或经产母猪分娩前后突然发病死亡。 (二)临床表现 急性病例,见于成年肥育猪出栏或运输过程中,多无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或见体温升高(41~42℃)。呼吸急促,张口伸舌,呈犬坐姿势。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48小时内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