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阳东辉 《时代法学》2007,5(5):52-57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已给中国经济法学研究带来了理论解释的任意性、研究范式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主观性和权利话语的非中心化诸多负面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后现代主义给我们提供的反思维度和批判精神又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辨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经济法的影响,充分认识其负面效应,适当借鉴其批判精神,是经济法学人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应有态度。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法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国华  冯玉军 《现代法学》2001,23(2):157-160
本文重点评析了后现代主义“法学”在学术研究范式上的转变及其对传统法律理论的挑战,并就我们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如何扬弃西方法学理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启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哲理精神。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它关系到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国家,造就什么样的现代性,亦即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制度与行为方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走向,了解西方现代性存在的问题,进而反省中国的启蒙与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以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的影响,从而更好的引导、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西方蓬勃发展并对加拿大法学理论界产生影响,形成了加拿大的新现实主义法学。这种法学包含了女权主义法学理论、批判种族主义法学理论、原住民法学理论、同性(双性)恋法学理论和批判残疾人法学理论等形态。  相似文献   

6.
陈春春 《法制与社会》2010,(23):283-284
在今天,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用语。本文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述,首先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接着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与限度,从而更好更全面的把握后现代主义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及其可预见未来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加  郭彬 《政治与法律》2008,(2):149-155
中国检察制度对证人的保护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中国的民族性格.然而,西方建构主义文化理论和法治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影响了中国检察制度对证人保护的具体规定.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思考关于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关注中国自身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保留,突破二元文化论和西方法治霸权.  相似文献   

8.
巢超 《研究生法学》2008,23(5):93-99
作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已经侵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和哲学等学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导致其中一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转变。行政学也遭遇了后现代,一些国外的行政学者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对行政学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分析。一些中国行政学学者也将后现代思想引入国内,希望在中国行政学领域进行一些革新。但由此引发了几个问题,如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其研究方法是什么?后现代主义给行政学带来什么新内容?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后现代主义是否适合中国行政学?本文将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并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9.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两个流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对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一系列思想和观点的反思。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继承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否定精神,通过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以达到纠正现代主义的弊端从而"超越"现代主义才的最终目的。最终,通过环境法领域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念的应用",主、客一体化"研究范式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0.
邵科 《政法论丛》2014,(6):11-18
过去数十年间,“公众阵营”与“私权阵营”的对峙是全球知识产权争议的群体性特征。在发达国家,公众阵营挑战私权阵营的策略是解构后者的权力话语嬗变过程。他们认为,自从17世纪以来,欧美的知识产权制度就是由商业权力支配着左右的。虽然后现代主义在诠释全球知识产权困境方面颇有裨益,但如若引入被西方权力话语排除的中国历史文化经验,则后现代主义的思路的视角恐怕就需要调整了。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知识产权的产生不必然是权力话语的结果。因此,批判地对待知识产权的全球不合理扩张,便应当和否定知识产权本身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软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软法深刻反映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本身的不可言说与不可表达等模糊性特征,使得我们今天对软法的描述也显得特别的困难。软法体现的政治合法性不仅建立在广泛地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而且还建立在理性指导下的协商民主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软法不是从某些学者心中流淌进现代荒原的异在,也不是先验的形而上学,更不是逻辑的外化推演,而正是在全球各重大领域内的人类实践充分展现的总格局、新趋势。软法目前正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最终形态还有待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型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特征及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的阐述,来解释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社会产生的种种影响,以及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差异性,反整体性思潮。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法学的主题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法学的背景知识 ,界定了后现代法学的内涵。然后文章对西方后现代法学中常用的几个关键的主题词如“语言”、“主体”、“权力”和“解构”等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 ,笔者通过这些主题词阐明了后现代法学的特色 ,以及后现代法学对传统法学的批判。最后 ,笔者总结认为后现代法学并不是虚无主义法学 ,我们应该吸取其中的合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鲜明的创新品格对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虽然人权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强势的政治和伦理话语,但它一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从19世纪的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批评到当今社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诘难,西方社会对人权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过。当代西方人权批判从如下四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展开:一是道德批判;二是法律批判;三是政治批判;四是社会批判。鉴于存在上述批判,需要认真对待谁之人权、何种人权以及人权的道德局限问题,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一个开放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走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以争取妇女参政权、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等基本人权为重心 ;第二次在有关性别歧视的起源、性质及解决方式等问题上 ,出现了以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为代表的三家之说 ;第三次高潮中 ,由于后现代主义话语理论影响 ,女权主义理论更强调女性经验的复杂性及建立女性话语的必要性。本文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新世纪女权主义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对教育的冲击巨大而强烈。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员继续教育和管理的物质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作为观察视野,深入剖析当前党组织生活存在的不足,分析当前党组织生活的创新实践及其欠缺,并就今后组织生活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宏  高玉琢 《行政与法》2007,91(2):87-90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行政法的价值体系造成破坏,主要表现在新公共管理与行政法存在着冲突、行政法出现了非法律化趋势、行政法“分化”现象严重等三个方面,这些都造成了行政法体系的合法性危机。反思我国行政法学,需要对行政法功能与定位进行调整,充实行政法总论的内容,同时对行政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也要转变。行政法有必要与行政学再度结合,更加重视行政实务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格式化的物质繁荣造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相对丧失,而高度集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又暗示了无根的生存状态,导致了功利主义泛滥和人类德行的衰落。后现代主义就是以现代化狂潮席卷后的并发症危机为思考对象,探讨现代主义的基础理性和科学主义的缺憾。后现代主义以其颠覆性的独特视角一时间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又基于自身巨大的破坏性遭到了近似封杀的漠视。对于起步晚,发展不完善,对主体性、调整对象等问题都还没得到普遍的共识的经济法而言,现代性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皈依对象。本文指出实际上,经济法具有相当鲜明的后现代特性,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反思经济法的定位与发展,是其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具有理论和实践双向突破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