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共产党 员吴金印在 河南卫辉市 狮的头乡 10 年工作期间 广施德政, 造福山区农 民。他离开 狮豹头乡以 后,群众自 发地为他立 起一块“德 政牌”他却千方百计动员群众撤去这座碑;群众不依,就在大山绝壁上为他刻下“太行公仆”四个大字,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吴金印的名字。 近读《嘻谈续录》,上有记载:某官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民怨甚深。一日卸任,他却要大家给他立“德政牌”、众议之后,合送一匾,上书“五大天地”四字。官自喜,但不知是什么意思,悄悄打听,原来说他:“走马上任,金天银地;日常生活,花天酒地;坐堂断案,昏天…  相似文献   

2.
作为企业家,他破釜沉舟,以壮士断腕的胆识创办企业;作为公益事业的光彩使者,他牢记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报国为民;作为人大代表,他充满激情,认真履行职责,为群众利益奔走疾呼。他,就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国运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姜丰寿。近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诚信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白帆  陆金星 《台声》2006,(6):34-39
杨庆才在吉林省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位带着东北黑土地气息的副省长,因为他多年主抓农、林、水,堪称以“农”为本。而他却没有丝毫的“土”气,现代思维、学者风范的他颇具传奇。多年来,他结合工作实践,以全新的视角和战略思维著书立说,出版了很多有关农业方面的专著。偶有闲暇,也会吟诗作赋,黑土地的广袤和深沉、关东人的粗犷和豪放都收进他的诗集。他还擅绘画,精书法,白山松水的瑰丽画卷融入他的作品中,更融进他的领导思维中,依托白山松水、建设绿色吉林的“脚本”正在他的构想和践行中“彩排”,带着对“绿色吉林”话题的浓厚兴趣,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杨庆才副省长。  相似文献   

4.
《群众》2008,(8):7-10
序 20世纪80年代.苏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从自己的区位特点出发,创新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苏南模式”;新世纪以来,江苏各地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江苏之路,成绩卓著。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紧随时代发展的脉络,从20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一战线》2010,(7):16-16
近年来,江苏省统一战线以“以智支农”、“以工哺农”和维护稳定为着力点,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在“以智支农”上,组织统战成员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献计献策,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通过建立专家服务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如有的市委统战部开展“百名专家进农家”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到农村送科技、送教育、送健康,传授种植养殖实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周一渤 《台声》2005,(7):50-55
因为开创中国三大诗派之一的“新古诗”,他被尊为人文学的“世界桂冠诗人”;首创中文“电脑”一词,他被誉为自然科学的“中华电脑之父”;因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卓有贡献,他被称为社会科学的“企管大师”。对于接触过范光陵(Kenneth Kuanling Fan)先生的人都会纷纷称道:“三冠才子”,名不虚传!无怪欧美大报均称他为最崇高的文艺复兴人(Renaissance Man),他自己却愿意以‘爱国诗人’留在后人记忆。  相似文献   

7.
陈琦 《政协天地》2011,(6):29-30
翁振军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2010年3月10日他担任光泽县工商联主席后不久就面对“6·19”洪灾的严峻考验,在洪灾中,他组织全县民营企业家开展“互帮互助、共度难关”为主题的自救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灾后,他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筹措生产资金,使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  相似文献   

8.
他是最早投资中山的台商之一;他创办的企业是世界婴童用品的龙头企业、中山市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台资企业;他被中山市政府授予“台商贡献奖”;他被中山市的台商拥为“永远会长”……他就是刚离世不久的中山市隆成集团副董事长、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公司董事长,中山市台协创会会长陈信兴先生。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企业界,孙大午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既是一家农牧企业的老板,又“不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他既是一个行动者,又是一个思想者和言说者;他敢于向传统势力开炮,哪怕遭遇厄难亦在所不惜,但提到家人因此不得不为他担心时,他又常常热泪盈眶。他的企业其实并不大,但当他落难时,从学界、传媒界、法律界到企业界自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营救行动,并最终使他走出囹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孙大午成于此,落难于此,也获救于此。  相似文献   

10.
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离不开对“大国小农”国情和农情的关注。“大国小农”与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须立足乡村发展实际使其实现“大国中农”的升级。结合农民群体发挥的中坚作用和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来看,“大国中农”无疑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深剖“大国小农”与乡村共同富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厘清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不足的困境,可以为建构“大国中农”理论和实践范式提供靶向基础。基于“大国中农”的价值意义和“大国小农”的现实困境,以增权赋能为指导思路建构理论范式,以内外融合为指导思路建构实践范式,无疑是以“大国中农”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之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亿万富豪;他执着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文化,以捐资过亿的慈善之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轨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的他,更因一句“大学可高额收富家子弟”的言论而成为新的焦点。他,就是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相似文献   

12.
他说过:“做任何企业都不能忘了关注弱势群体。”他说过:“企业做大了也不能忘记带动农民致富。”他还说过:“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在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于是,他在自己的计算机产业园里聘用了多名残疾人和下岗职工,为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传世之作中,我们可以读到大量含有“农”和“村”字的诗歌与散文,这些作品都体现了陆游的“重农”思想.正是陆游的“重农”思想,使他一辈子关心农民、情系农村,为当今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吴磊 《求索》2014,(4):80-85
孟子的善治思想是指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价值精神思想。他从人的内心亲证善端,并以推广内在善端的方式来论证人性善,为善治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以追求“仁政”为最高行政目标的善治理想为统治者提供了善治的基本规范;他追求以“养浩然之气”为基础的道德自律,主张清心寡欲、改过自新、道德磨砺等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贾晓燕 《新东方》2000,(4):48-48
作为一个出色的教练,黄健当之无愧:50年代,他以“剪式”方法培养出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郑凤荣;60年代,他以“俯卧式”方法培养出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倪志钦;70-80年代,他以“背越式”方法培养出女子跳高亚洲纪录创造者郑达真、杨文琴…  相似文献   

16.
李俊超 《群众》2009,(8):22-23
江苏省依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为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江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是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整个宏观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日臻完善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江苏凭借乡镇企业在全国率先“异军突起”的优势,开始了“以工促农”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试论“无农不稳”与农业致富谢玉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早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思路而深入人心。在人们的观念里和现实中,农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产业,不能致富;要致富,就要发展工商业;全国富裕农村的典型都是工商业致富。农业仅仅是保稳定的产业吗?农...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9.
采访刘瑞旗,他坐在靠窗的红木椅上,不紧不慢沏着茶。刘瑞旗爱收藏,并笑称自己是杂家,所以在他大而明亮的办公室会发现“老商标”、“第一代的唱机”、“著名人物签名首日封”等各式各样、难得见、极富收藏价值的藏品。从30年前沪上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毛线商店,到如今变成一家集针织、服饰、家纺、绒线为一体的集团企业;从一个“中华老字号”变成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上海机关动态》2005,(7):21-22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副处长贸卫近年来连年受刊嘉奖表彰;2001年“严打”斗争中.他所在的办案组荣立上海市检察系统集体三等功:2002年.他被上海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03年11月,以总分第四的成绩,成为“全国十佳优秀公诉人”;2004年初.以总票数第一的优势被评选为上海市检察院“十大标兵”;2005年4月.光荣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