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英)马丁·雅克著张莉刘曲译中信出版社2010-1过去2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西方制造的世界中,生活在一个"西方"概念等同于"现代"概念的时代里。马丁·雅克,一位学贯东西的全球顶级学者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译介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举办经济学讲座以及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和进修等路径,西方经济学被引入中国.其中,国外经济学讲座、计量经济学讲习班、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开启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引入,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学界沟通交流、为市场化改革做理论准备和人才储备、有利于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及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在对企业家理论扬弃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企业家的新理念,其内核是使经济理性与社会责任两大理论范式从二元对立走向一体融合,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理论学刊》2007,46(4):38-4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为构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阐明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理论符合历史逻辑规律,是追求人类最高境界的必然要求,构成了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经典理论依据;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二元经济理论有关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论述,为我们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这些理论不仅为我们构建新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而且还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理论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5.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大学中同时开设,在高校学生中引起了一定的思想困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针对当前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有效性的种种不足,我们认为,提高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研究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该课程本身,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检验等各个方面来系统探索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冀红梅  王覃刚 《世纪桥》2009,(24):123-124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针对当前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有效性的种种不足,我们认为,提高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研究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该课程本身,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检验等各个方面来系统探索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流通理论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其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却面临着发展的困惑。就其理论根源而言,是因为主流西方经济学将精力集中在不影响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和机制研究,对于竞争性的流通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不符合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传统和研究路径、。理论上的滞后导致流通产业实践过程中隐合危机,因此流通理论虽不是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产业发展和变化要求我们循序渐进地进行流通理论的创新,使其符合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政治学概念"西学"百年的过程,使得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西学初步化到意识形态的全盘苏联化时代再到改革后不加批判地全盘西化,西方主流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的具体实践并产生了诸多理论误区。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了将中华文明传统基体、中国革命的历史逻辑和改革三十多年发展经验结合的有效性,这要求理论界基于西方的理论实践与话语体系在批判的使用中加以改造,在吸取了西方理论经验的同时,挑战性地批判改造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与中国实践具体经验并不契合的部分,形成中国自身的话语权建设,为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作出中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卢向国 《学习论坛》2006,22(6):43-45
近代西方民主内部产生出两种民主形式一为资产阶级民主,二为无产阶级民主.前者称做"西方式民主",以政党竞争和"三权分立"为特色;后者由于在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内实行因而称为"东方式民主",以共产党一党领导和"议行合一"为特色."西方式民主"在当代中国不可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应学,二是学不起,三是不敢学.  相似文献   

11.
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明确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曾发生哲学转向的现象。佩里·安德森通过对"编史工作"与"理论建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剖析,结合"哲学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发展,提出了个人的预言和希望。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论启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实践、关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长处,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冯燕芳 《唯实》2011,(1):53-55
西方马克思学是一个意义与局限的集合体。西方马克思学在中国的升温与中国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让它获得生命力。在学术研究上,西方马克思学也对中国学者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在问题域和方法论上给予中国学者不少启示;但是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的解读并非终极真理,其观点和结论是有待考察的,对此进行认真审视将促使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西方马克思学作为一种思想镜像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以及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待西方马克思学应当避免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学科,中共党史学的繁荣与发展既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在研究的方法、理论、范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受到包括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客观分析西方史学理论的利弊,合理借鉴其有益成分,对推动新时期中共党史学的繁荣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同西方经典民主化理论两无相关.应当基于中国的本土经验,从西方经典民主化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民主化过程进行重新阐释.而"权力来源"与"权力行使"的二分法,为非选举领域的民主化过程提供了理论突破的契机,从而使我们有可能探索一条与西方民主化序列不同的中国民主化道路,并为民主化理论的发展做出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思想的力量     
正思想是时代的声音当今,一些西方政要鼓吹这样的论调,认为我们中国只会出口电视机,不会出口价值观,说我们只看重物质而轻视精神和思想。在这种情境下,西方一些国家向中国积极输送他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理念),这既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在思想领域掌握着话语权,也反映出我们还不大注重思想的力量。其实,当今我国处在一个需要思想、需要精神、需要文化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家的时代。我们这样一个大的  相似文献   

16.
姚顺东  吴玲琳 《世纪桥》2011,(17):90-91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成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教材直接选用"二本"教材,根本谈不上建设;教学手段传统,方法单一;考核方法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本文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西方经济学教学应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特点,要加强教材建设,突出适用性和应用性;要尽可能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案例、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要加强考核方法的改革,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17.
乔丽娜  许哲 《世纪桥》2009,(1):87-88
当今时代的中国人,正处于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时代之间的裂谷中,正处于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在这个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文化转型期,我们讨论先进文化问题,不应拘泥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应适当的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笔者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出发,解读“三个代表”关于先进文化的论述,以期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次货危机从2008年发生至今已将近两年,从美国蔓延到冰岛、英国和今天的希腊,不是西方经济学教给我们的"规律"所能够解释的,其背后的操纵早被披露,不是秘密.今天的世界被霸权操纵,但在操纵一方,其行为仅仅是共识基础上的共同行动,不需要密谋.自由主义理论家倾向于忽视垄断、否认操纵,似乎是因为承认了垄断和操纵,西方经济学的"规律"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恩道尔提示我们思考国际事件中的地缘政治因素,不应因此被定义为阴谋论者.  相似文献   

19.
董艳梅 《求实》2006,(Z4):271
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开设着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理论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讲授的是流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前者在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则被称为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德育理论主要是指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理性主义为主要代表的德育理论。如洛克首创为英国新资产阶级培养新人的德育理论;黑格尔提出"成才"与"成人"辩证统一的德育理论;费尔巴哈确立人生幸福"道德黄金律"的德育理论等。这些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于当代中国学校德育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批判地分析近代西方德育理论,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获得更加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