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窦靓  花亚纯 《前沿》2012,(20):94-95
生育对于中国农民而言,是人生中一件尤为重要的事.在对江苏省苏北两个典型村的调研中发现,在村中强烈的“生儿子”的社会舆论影响下,农民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农民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对于生男偏重的生育行为有着决定性影响,而生男偏重的生育行为强化了农民生育观念的基本形态.因此,通过对村民进行访谈,深入探讨农民的生育心态与行为特征,对于理解农民生育观念背后的文化社会心理,揭示现今农民生育行为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老年人养老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随着家庭的现代变迁,东亚社会传统理念中的"养儿防老"观念趋向流动,养老的"双系化"倾向有所呈现。研究发现,在影响中国老年人是否认同"女儿养老"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子代的性别结构状况以及城乡差异是比较显著的变量,而反映传统代际关系以及其他维度的变量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这体现了中国现阶段老年人期待"女儿养老"的想法更大程度上并非起因于传统规范的变迁,而是基于现实的子女性别结构的策略性选择。同时,城乡差异仍然是解释当前中国老年人养老观念差异的重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大爆炸。早恋、早婚与早育之风愈刮愈盛。 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几千年推崇生儿育女、养儿防老的华夏子孙,有人居然蔑视旧观念。不要子嗣,希望以新的方式建立别有情趣的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4.
农民外出流动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必然趋势。青年农民外出流动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他们的生育观念也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是否生育、生育时间的选择、生育数量以及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四个角度来分析这些外出流动的青年农民的生育观念,发现他们的生育观念与传统的生育观念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从外出流动的角度来分析其现代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得出要改变青年农民的生育观念必须先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与“计算机热”何昭红计算机和计算机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等,已有不少文章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主要谈论计算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以及道德法律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慧君  ;姚海霞 《前沿》2014,(23):146-14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综述的方法,分析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国民的健康现状,以及健康观念方面存在的误区。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调整生活节律,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投身于健身运动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最佳手段,在现代健康理念下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洪涵 《思想战线》2011,37(3):135-136
养老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和社会问题。在传统社会,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有限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从家庭、土地得到养老的依靠。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土地养老保障受到冲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我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8.
黄霞 《理论月刊》2003,(8):134-136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是20世纪末人类做出的明智抉择.全面地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对一个发展中国家尤显重要.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利益与人类利益的和谐共处等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本体性价值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体性价值是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的思考,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中国农民的传统本体性价值是以孝文化为核心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以及代际价值冲突,导致农民传统本体性价值发生变迁.在近30年的社会变革中,中国农民经历了深刻的价值失落与伦理伤痛,并通过理性地抉择婚嫁方式,自觉地把幸福生活作为新的本体性价值,实现了对本体性价值的传承与变革.  相似文献   

10.
继农村60周岁以上农民领到养老金后,城镇老无所依的居民也将实现"老有所养"。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福建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2011年7月1日起,福建省46个县(市、区)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全覆盖,这意味着福建省将迈入"全民养老"时代",养儿防老"的观念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别意识影响着人们的El常生活,研究生作为都市社会中的知识精英,在婚恋观方面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性别意识交融的状态。通过对几位研究生婚恋观的深入访谈,发现面对恋爱关系的研究生在传统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下做出恋爱抉择,但是影响其恋爱关系的社会性别观念有不同于传统观念之处,并由此探讨他们社会性别观念的新变化对两性关系的进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华星 《思想战线》2006,32(4):125-131
家训是传统家庭表达经济观念的重要文献.传统社会后期的家训十分重视田界的确定,反映出传统社会后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肯定工商业作用的训条越来越多,体现了富民阶层的崛起对家庭经济观念的影响;家训同居析财和分居析产思想的矛盾与并存,表明其时经济观念变化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现在无论是偏远农村的村民,还是城镇中的非从业人员,或是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都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养老保障。“养儿防老”这个中国人延续数千年的观念开始打破  相似文献   

14.
职业价值观作为青年就业的内在观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表现出诸多矛盾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价值冲突作为转型期的社会观念主题,其与青年价值观现状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从价值观冲突的背景来诠释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空前复杂,各种思想、价值观及社会风险并存。青少年生活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和不同观念的碰撞。本文将网络暴力与青少年视为风险社会中的一个有机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互动特征及规律,探讨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暴力后可能产生的越轨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身心危害及对社会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网络暴力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对峙、冲突等 ,造成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当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社会的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及大学生生活的特殊年代、特殊年龄阶段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知识经济的到来 ,及其将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极为深远的影响 ,必将引起企业营销观念发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作为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深度介入,使我们进入了媒介社会,媒介素养成为媒介社会中公民的基本素养,而媒介素养的获得需要进行媒介教育。本文在对媒介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廖鸿 《中国民政》2001,(3):25-26
香港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被公平可靠的退休制度所替代,于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公积金计划(强积金)正是这样一个制度。这是香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退休保障不再是局限于少数人的权利,而是300万香港劳工的基本权利。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强积金制度的推行,维护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退休权益,减轻了未来社会的负担,将有利于香港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香港强积金产生的背景 香港尽管是个高度市场化的发达地区,但由于担心增加成本,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妨碍企业自由竞争精神,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