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统一战线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茂辉对傅柏翠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统战故事。 陈茂辉,上杭县旧县乡人,闽西暴动后参加红军,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傅柏翠,上杭县蛟洋乡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领导蛟洋暴动,曾任闽西特委军委委员,红四军第四  相似文献   

2.
1928年6月,傅柏翠在中共上杭县委的指导下,领导了蛟洋人民武装暴动,揭开了上杭工农武装斗争的序幕,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一、傅柏翠早期的革命活动傅柏翠是上杭县古田里蛟洋村人。1896年出生于地主家庭。7岁起入私塾念书,1914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法政大学学法律,并在东京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华革命党。次年参加留日学生的罢课归国运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提出的不平等的  相似文献   

3.
白砂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白砂约见了傅柏翠。一方面表示对红59团的关心,另一方面是想在蛟洋创办红军医院。他在了解蛟洋方面的情况后,对傅柏翠说:“蛟洋一带赤色基地比较巩固,部队连续征战,伤员要有一个妥当安置,你回蛟洋选一个地点设立红军医院,将沿途染病和战斗中负伤的病员集中到一起治疗”,并将红4军沿途缴获的枪支交给傅柏翠武装地方赤卫队.并嘱咐其把伤员一并安置好。  相似文献   

4.
傅柏翠,上杭县蛟洋乡蛟洋村人,1898年9月生,1993年1月逝世。在他96年坎坷漫长的一生里,不仅与孙中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陈立夫、何应钦等国共两党高层人物有过许多特殊的交往,而且与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也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往来。  相似文献   

5.
晓农  刘娟 《党史博采》2004,(5):21-25
蛟洋崛起"闽西王" 福建上杭县北四区的蛟洋,出了个名扬闽西的人物--傅柏翠,他1896年出生于富庶家庭,高中毕业后留学日本,在东京参加过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  相似文献   

6.
6月24日,上杭县在蛟洋乡蛟洋村隆重举行纪念“蛟洋暴动”70周年大会。原省政协主席伍洪祥、老同志陈俱、马其昌,龙岩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上杭县干部职工、群众、学校师生共1300多人参加了大会。市、县领导和革命老前辈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1928年6月25日,郭柏屏、傅柏翠等人领导群众举行了蛟洋暴动,成为闽西四大暴动之一,点燃了闽西土地革命的烈火,揭开了上杭武装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傅柏翠系闽西上杭蛟洋人,曾东渡日本留学,1928年领导了福建五大农民武装暴动之一的蛟洋暴动,1929年担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1931年脱离革命队伍后,在古蛟区建立了“不共不国”的独立王国,“在国共两党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直指福建,他与原国民党19路军军官李汉冲等人率部起义,到1986年重新入党,他已是90稀龄的老翁了。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2,(5)
傅柏翠同志出生于福建省上杭蛟洋,早年留学日本,当过律师。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在蛟洋领导农村武装斗争,曾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党代表,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国后,他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主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文史馆馆长。他是一位历经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现在,已是97岁的老寿星了。本文是依据历史事实创作的反映傅柏翠一生经历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新桃花源“国王”》的第九节。书稿尚在修订之中,本刊摘发时略作删节。  相似文献   

9.
傅柏翠(一八九六—一九九三)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他近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历程中,有过辉煌,也有过困惑。他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领导了著名的蛟洋农民暴动,一九三0年被 开除出党,旋又蒙「社会民主党罪魁」之冤,拥兵自卫搞「独立王国」,一九四九年五月举 率闽西起义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一九八六年,九十高龄的傅柏翠被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1928年7月26日闽西特委《滨字5号报告——永定、龙岩及上杭蛟洋斗争情形》的文件中,其“上杭蛟洋斗争经过”有这样的记述:“蛟洋为上杭北四区所属的乡村,人口三万余人,自去年冬开始组织农会。因为傅柏翠同志是该地一大地主,自动减租,甚得农民信仰,工作进行颇易,群众也很勇敢,故组织不久,便开始斗争。群众砍伐沿路杉木出卖得八千余元,除抽出两千元开办农民银行外,其余都拿来设造枪所,铸土枪、鸟枪等武器,准备与反动派拚个死命。”以上报  相似文献   

11.
1936年冬,中共永(定)(大)埔县委副书记陈茂辉受组织委派,从上杭双髻山出发,单独赴龙岩完成一项重要任务。蛟洋是双髻山(闽西游击队活动地区)至龙岩的必经之地。当时的蛟洋是上杭北四区傅柏翠建立的不“共”不“国”的“独立王国”,傅时任国民党保安十一团团长和国民党的“县长”。为便于行动和安全起见,陈茂辉化装成农民,沿山路而行。  相似文献   

12.
在闽西人民革命史上,傅柏翠是个重要人物。一九三六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就对美国记者斯诺说:“在福建西部,张鼎丞、邓子恢和傅柏翠,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3.
蛟洋是1927年上杭第一个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乡村;是1928年揭开上杭武装斗争序幕的乡村;是当时闽西苏区火红的中心区。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子恢、谭震林、罗瑞卿等新中国开国英雄,都在这里留下永不磨灭的足迹。20世纪的蛟洋,为了独立、统一、民主、法治、文明、富强的现代中国理想得以实现,百姓几代人作了巨大贡献,承受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14.
1929年7月20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蛟洋文昌阁开幕。大会在毛泽东指导下,取得圆满成功。会议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选举了新的特委。大会结束后,毛泽东离开蛟洋,深入到上杭苏家坡、大洋坝、永定牛牯扑等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基层工作。10月上旬,毛泽东在永  相似文献   

15.
1926年国共合作期间,王荣火根据党的指示,认真做好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贯彻执行爱国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做好傅柏翠、曹万顺、兰玉田等的武装起义和武装大暴动工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29年8月间,为了扩大红色区域,消灭驻上杭城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卢新铭部,中共闽西特委和上杭县委作出决定:集合当时在上杭的红军和地方武装攻打上杭城,并由傅柏翠、谭震林、刘端生组成攻城指挥部,设在城郊东门潭头“风云渡”。调集的武装共有: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七支队的两个大队;傅柏翠率领的北路各区游击队、县独立团、县赤卫队;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共闽西“一大”以来,傅柏翠与闽西特委一些领导人意见相左,特别是傅柏翠曾崇拜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十分欣赏“改良思想”、“大同思想”,主张“耕者有其田”、“天下大同”;加之受苏联农业合作化的影响,坚持要在家乡组织农村共产团搞集体农业试验,遭到特委反对。性格爽直的傅心中不悦,采取了消极回避的处事态度,留在家乡消闲  相似文献   

18.
1929年8月间,为了扩大红色区域,消灭驻上杭城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卢新铭部,中共闽西特委和上杭县委作出决定:集合当时在上杭的红军和地方武装攻打上杭城,并由傅柏翠、谭震林、刘端生组成攻城指挥部,设在城郊东门潭头"风云渡".调集的武装共有: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七支队的两个大队;傅柏翠率领的北路各区游击队、县独立团、县赤卫队;李立民率领的东路各区游击队,共有五六千人,号称"八千人马围攻上杭城".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10,(5):6-6
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蛟洋“傅家祠”设立了“蛟洋红军医院”。这是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也是闽西规模最大、开办时间最长的红军医院之一。毛泽东对这所医院非常关心和重视。多次前住调查研究,并以它作为一个典型材料写进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20.
赵惠 《广东党史》2008,(6):58-59
1923年,闽西在张鼎丞、邓子恢、郭滴人、朱积垒、傅柏翠等同志领导下,举行四大暴动,建立了以岩、永、杭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次入闽,消灭了盘踞在闽西的土著军阀郭凤鸣、陈国辉,闽西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