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研究》2009,(8):96-96
刘鑫、漆仲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党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意识自觉与创造。从直接动因、现实根据、国外经验、历史资源等方面来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周明生 《群众》2007,(10):29-30
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第一次形成了我们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实现了党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丰富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马清明 《政策》2008,(11):19-2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面向未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在21世纪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朱军 《当代广西》2007,(21):49-49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系统、科学的新概括,特别是精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田晓东 《前进》2006,(2):44-4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体到我校,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把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体现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校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中去。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创新永无止境,这不仅针对于实践,理论亦是如此,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成果。作为新时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与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因其理论体系的创新性、执政理念的创新性以及发展观念的创新性,而成为了党在新时期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创新之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7月1日,我们迎来了党的生日。与此同时,我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执好政并保持长期执政的根本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9.
俞正声 《政策》2005,(1):4-10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在  相似文献   

10.
黄远声  李国兴 《前沿》2013,(3):70-72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与党的思想路线具有密切的关系。党的思想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构建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来的生动用人局面,对于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证领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统筹兼顾,它的提出并确立为党执政的指导思想,解决了党在执政兴国中如何有效执政这个重要问题,显示了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思路。一、深刻理解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意义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它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观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使党在理论、路线和纲领上,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大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我们迎来了党的生日。与此同时,我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是党在新世纪新阶  相似文献   

15.
《政工师指南》2007,(2):4-5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党的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曾庆红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在开幕式上作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作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紧接着,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青海等地考察工作时,反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全过程”。从此以后,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逐渐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要为实现党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服务,在服务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在新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和目标,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进行。那么,在新形势下怎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呢?为此,本刊组织了三篇稿件来阐述这一问题,供广大政工师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人大》2008,(5):1-1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积极推进党的方针政策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决策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银华  胡慧 《前沿》2006,(4):178-18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由于坚持传统的发展观而忽视了决策的成本与效益,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质是一种科学决策观。要实现降低地方政府决策成本,优化地方政府决策效益,就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决策;以人为本,重视非货币效益;全面发展,强调风险成本;协调发展,正确对待沉没成本。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韵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徐宝义 《新东方》2009,(7):36-3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必须抓住改善民生这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推进教育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