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清均 《春秋》2014,(4):48-51
正会盟是春秋时期周天子与各诸侯国之间或各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国内卿大夫之间相互协调关系,聚会结盟的重要礼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争斗激烈,会盟频繁。仅《春秋》一书就记载了242年间的大小盟会共450多次。公元前500年的夏天,齐、鲁两国在夹谷举行会盟,由于孔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剧烈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已名存实亡,威权下移至诸侯国手中。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招揽人才。这期间,各种政治势力和经济利益在思想界的代表都自由地抒发他们的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自由意识和创造精神、学术最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百家争鸣,可以说是各阶层各集团出于对国事民瘼的忧患之心,对天下疾痛提出的救治之方。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的会盟胜地———戚城文马连城1991年2月5日,江泽民同志视察濮阳和中原油田时,亲临市区凭吊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当他听到介绍中国历史上东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戚城会盟7次之多,便兴致勃勃地站在会盟台基址前说,濮阳是个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春秋》2020,(1)
正两周时期,莒国曾与齐、鲁、晋、楚、越等诸侯国发生许多外交关系,其中,莒、齐关系对于莒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外交关系,并且始终左右着莒国的外交策略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莒国,嬴姓,一说己姓,子爵,是山东境内仅次于齐、鲁的中等诸侯国。西周初,周武王封少昊之后裔兹舆期为莒国国君,定都介根,即今山东胶州;西周末或春秋初迁都于莒,即今山东莒县。由于莒国与齐国是近邻,且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整体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齐国对莒国的影响几乎贯穿于莒国历史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地方立法机关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都不可避免地面对三个利益关系: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地方立法机关在制定、审查批准地方性法规时,一定要重视并处理好这三个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分局与站段、站段与站段的关系,调动分局与站段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是落实路局资产经营责任制的重要前提。在社会分工和存在不同利益主体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它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最好原则是市场经济原则。然而,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分局与站段、站段与站段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那么,究竟根据什么原则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调动它们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呢?白城铁路分局遵循“准市场”原则,处…  相似文献   

8.
楚同各诸侯国关系的古文字资料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出土的金文和竹简文字,有许多反映了楚国同一些诸侯国的关系,可与有关的文献记载相印证,有的还能补文献记载之不足,对于楚文化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特将这类古文字资料,按其所记载的与楚发生关系的国别分为若干条目,作一简要叙述。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盘龙城商城的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商朝为掠夺南方铜资源而建,是商朝的诸侯国、方国和军事据点。此文不同意这些说法,认为商朝对诸侯方国统治的基本趋势是:东土逐渐退缩,西土关系复杂,北土较为巩固,南土重点扩展;商朝的扩展重点在南土,需要在南土建立统治机构,盘龙城是商王建立南方基地的理想之地,考古成果揭示盘龙城是商朝设在南土的行都。  相似文献   

10.
刘玉堂  张硕 《世纪行》2007,(10):10-11
楚民族是一个颇具开放精神的民族,楚人的先民生息在中原,与夏族、商族、周族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封闭的。楚国的君臣奉行的方针,按《左传·襄公十三年》的说法,叫做“抚有蛮夷”、“以属诸夏”。可见,楚人的民族偏见相当淡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因此,尽管楚国灭掉了60多个中小诸侯国家,但在它辽阔的疆域内部很少有民族性或地方性的叛乱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田燕荣 《前沿》2008,(7):91-93
我国的民族关系隶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的改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巩固和发展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七雄纷争。秦国经过商勒变法,一跃而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意欲统一其它六国。秦国在战场上与六国军队展开生死较量的同时,积极进行情报间谍战。经过苦心经营,秦王朝的君臣们在隐蔽战场上纵横掉阁,落下了许多惊人的大手笔,开辟了辉煌的第二战场。可以说,如果没有谍战的胜利,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将会更加曲折而漫长。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谍战的失败,诸侯国灭亡的历史也许会改写。拆散齐楚联盟当秦国在西方扩充实力的时候,东方各诸侯国采取了合纵策略,并推选楚怀王为纵约长,以遏制秦国的扩张。同时,齐国与楚国又结成同盟,互…  相似文献   

13.
李晓良  温军  李文华 《求索》2014,(6):125-130
基于807家中国上市全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机构异喷性、企业性喷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机构持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不存在显菩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持股只在非国有企业中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不同,险资和QFII持股在国有企业中能显菩地抑制上市全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而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则相反,在非国有企业中,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持股显菩地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而险资与盈余管理之间却不存在显菩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可比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更正确地运用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集合的韦恩图韦恩图是表示集会之间关系的图。用韦恩图进行政治课教学,可以形象地揭示概念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概念。因为概念是抽象的,概念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等等。如果从抽象到抽象讲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若运用直观手段教学,则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高…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解决将决定人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人是主动的,自然是受动的。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主动地调整人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可永续利用,生 态环境可持续改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李霞1998年元旦,北京市昌平十三陵特区推出了一个新景点──居庸关长城。这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紧邻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防御建筑工程。早在约2000年前,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地形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中国第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17.
一、政治关系、政治斗争、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在阶级社会,政治关系是指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的不同,产生的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政治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基本上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在我国现阶段,政治关系则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盟关系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的爱国者之间的联盟关系。政治关系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斗争是指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通行的社保模式主要有统筹(现收现付)模式、个人账户(完全积累)模式两种。如果只是“纯粹”采用其中的一类模式(比方说统筹模式,劳动者从一地流动到另一地,即宣告流出地的社保关系结束,流入地的社保关系随着新的工作开始同时宣告建立),都不会存在社保关系转续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保徘徊在非“纯粹”统筹模式和非“纯粹”个人账户模式之间,  相似文献   

19.
赵平俊 《新东方》2005,(1):40-44
矛盾关系是宇宙一切关系中最主要的和起主要作用的关系,在利益关系中也不例外,利益矛盾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从广义上说,利益矛盾既指利益的外部矛盾,也指利益的内部矛盾。利益的外部矛盾主要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利益需要之间的矛盾。人们要实现利益和得到利益满足,最根本的就是要进行社会生产,只有不断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人们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同时,这种人们的利益需要又成为生产发展的刺激力和推动力,它刺激并推动生产的不断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源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656年春天,万木萌芽、生意盎然的中原大地,忽然战云密布,一片杀机——齐桓公正率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大举征伐楚国。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当时,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常常相互征伐兼并。处在渤海、黄海之滨的齐国,自从桓公即位,任命管仲为相国,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以后,国势日渐强盛。齐桓公一方面在表面上尊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