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第四棉纺织厂是目前国内织布能力最大的企业,拥有职工8700人。近年来,在全国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994年,实现利税5336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1995年,完成销售收入4.82亿元,创利税3244万元;1996年,完成销售收入4.75亿元,利税3410万元,经济效益继续名列全国同行业前列。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北省“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企业和全省“标兵企业”称号。在全国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个厂何以能一枝独秀?正如该厂厂长张佑斌同志所指出的:企业难在市场,出路也在市场。只有观念随着市场变,生产围着市场走,管理跟着市场改,才能产生好效益。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二绒厂曾经是全市纺织行业最困难的企业。1992年新班子走马上任时,“二绒”已经亏损1000多万元,企业处于一无资金、二无销路、三无合同的停产状态。振兴企业从何入手?新班子在决策过程中把眼光放在三个市场(原料、  相似文献   

3.
古老的纺织业历来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改革开放的大潮,向纺织行业的每一位厂长提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这就是“如何把企业引向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舞台”?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同时也应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的目光绝不能仅停留在国内市场,而应把企业引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道上,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到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舞台上施展身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厂是1984年开始正式投产的新兴纺织企业,1985年以来,当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刚刚走上正轨,我们就把目光牢牢地盯  相似文献   

4.
纺织业是体制转轨过程中比较困难的行业,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也许人们还不知道,从1990年以来,就在辽宁省纺织行业连续8年、全国纺织行业连续6年亏损的情况下,沈阳纺织厂却风景这边独好,不仅没有亏损,反而以利税额每年5%的速度增长,产值翻了两番,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沈纺靠什么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他们的秘诀是什么?他们的经验对于当前处于困境的那些企业有哪些启示?辽宁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纺织总会、沈阳市体改委联合调查组的考察报告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辽阳纺织厂是有70年历史的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有职工1100O多人,纱绽10万枚,布机2000多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为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做过较大贡献。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观念陈旧,产品单一,经营封闭,难以承受市场冲击,仅1990、1991两年就亏损5000万元,成为我省纺织行业的亏损大户。1991年,市纺织局副局长张文胜出任该厂厂长,提出了“进入市场,黄金万两,转变经营,辽纺必兴”的口号。他带领全体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纺织围墙,开拓多项事业,扩大经营领域,共用三年的时间,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成为辽宁省纺织行业的“红旗”单位。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也在发展壮大。所有关心我国企业发展的各界人士都一直关注中国企业前行的步伐。那么,我国企业在追赶世界顶级高手上取得了哪些成绩?目前的差距在哪里?下一步又如何加快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企业的大与强古今中外,凡是经营企业的,没有一个不希望企业能够不断成长、发展的。而衡量企业成长的标志,一个是“大”,另一个是“强”。所谓“大”是指企业的规模大,一般用产品销售额、资产总额、企业员工数目和产品市场覆盖面与占有率等指标表示。企业“强”的内涵比企业“大”要复杂些。所谓“强”是…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成都造”风廉蓉城,现在,“成都造”作为成都工业企业及其名优产品的一个集合概念,已被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作为代表成都工业整体形象的一杆大旗,已由成都工业的排头兵打出来了,作为成都商品在市场营销中的一块联合品牌已开始在全国叫响。那么,如何让“成都造”这杆大旗打下去并让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以来,“破产”问题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无疑,国家将“破产”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走出困境的突破口是正确的,然而,国有企业实施破产却十分艰难。难点在那里? 怎样看待“破产”? 企业破产缘何暂缓试行? 本文拟就以  相似文献   

9.
一个“碧利斯”强热带风暴,给人最大的困惑不是京广铁路南线中断一星期,而是中国是否已进入一个百年不遇洪灾频仍的新时期?在百度搜索“百年不遇洪灾”一词,可见相关网页3万余篇。仅近4年的“百年不遇”洪灾就有30多次。灾害如此频繁,还能叫“百年不遇”吗?令人不解的还不仅这些:同为百年不遇,西南铁路在百年不遇洪灾中保持畅通,而京广铁路南线却因“百年不遇”中断一星期;同样是“百年不遇”洪灾,有的一人不死,有的却死亡失踪上千人;重庆开县发生“二百年不遇洪灾”,而中国有准确水文记录仅仅百来年,开县何以如此先进?许多百姓对现在的百年…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     
《正气》2001,(9)
餐桌腐败须严惩 □吴志国 公款吃喝被称为餐桌上的腐败,中央和地方已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严格禁止”。然而,时至今日效果究竟如何呢 ?毫不毫张地说,用“愈演愈烈” 4个字概括一点儿也不过分 !  说来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几十个红头文件难道真的就管不住“公仆们”的一张嘴 ?最近读到“中新湖北网”的一则消息,似乎从中悟出了一点儿道理:黄石市人才中心原主任程守华挥霍公款用于吃喝, 5年吃掉 78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好一个“党内严重警告”,这是典型的姑息养奸 !5年吃喝 78万是啥概念 ?平均一年就要吃喝近 16万,一个月就…  相似文献   

11.
实行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职工还是不是主人?这是理论界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困惑的一个问题。1994年11月4日至7日,河南省工运研究会召开了“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里,职工不仅是国家的主人,而且是企业的主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容动摇。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琢 《新视野》2000,(1):17-19
国企扭亏解困是个战略问题 ,需要采取“对症下药”的战略对策。我国纺织行业采取的扭亏解困战略对策就是成功的范例。纺织行业出现多年的全行业亏损 ,是个老大难问题 ,却实现率先扭亏解困 ,答案就是选准“药方”。光在企业层面上找办法 ,不能扭亏解困 ;光在所有制上打主意 ,不论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 ,都不能扭亏解困 ;光在国有资产实现形式上做文章 ,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股份制 ,都不能扭亏解困。我们要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可是如果单靠现代企业制度 ,也不能治愈国企综合症 ,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3.
“靠信念振兴企业”,这是4年前,长沙轴承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李培毅在一次全厂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的一个口号。4年后的今天,曾一度生产滑坡、人心思走的长沙轴承厂已一跃而成为湖南省、长沙市优秀政工企业、长沙市文明工厂、国务院进出口办公室确定的出口扩权企业、省级先进企业,并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的省级验收,企业党委被评为长沙市工交战线和长沙市的优秀党组织。1989年企业的工业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一把手”(厂长、经理)应怎样保证它保值、增值?加强对国企“一把手”权力的制约无疑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兴衰关键在“一把手” “一把手”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他们能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是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大事。诚然,我国已涌现了一大批马恩华式的优秀国企“一把手”。他们秉公掌权谋划发展,精心运作企业资本,凭着对国家、对企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孙女4岁时问我:“蚂蚁怎么睡觉,是趴着睡,还是仰着睡?”“虾在水里游,又不走路,它要那么多脚干什么?”“太阳为什么是圆的,有方的太阳吗?”我只能回答最后这个问题。我说,太阳都是圆的。她却说:“那我画一个太阳行不行?”于是,就在纸上画了一个方太阳。现在,她15岁了。我刚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宣布:获得‘昌恒杯’2005年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纺织行业技能竞赛梳棉保全第一名的是梁军,获得络筒挡车第一名的是胡艳玲……”9月20日11时30分,随着大会闭幕式上开奖嘉宾宣布的比赛结果,为期5天的“昌恒杯”2005年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纺织行业技能竞赛,在农  相似文献   

17.
一家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企业从诞生到今天的的二十年里创下连续盈利二十年的奇迹;二十年前它以920多万元起家,如今资产达到36亿元,20年增长了100多倍;1997年,该企业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1998年,该企业的“鄂尔多斯”品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1999年,这家企业又被国家列入33家重点技术创新企业;也是在1999年,面对低迷的国内外市场,该企业创造利税336亿元的新纪录,经济效益雄居全国纺织行业之首,在群星璀灿的经济天空中织出一道绚丽夺目的彩虹——它就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宁夏机电学校前身为宁夏农业机械化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的4所农机学校之一。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既有过顺境,也几经艰难。2000年,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仅招生187人,办学规模滑入历史最低谷。2004年,学生增至4047人,生源规模是4年前的3倍。在近几年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该校毕业生倍受市场青睐,成为众多企业抢手的“香饽饽”,学生就业率年均在86%以上,部分专业的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呈现出“进口旺、出口更旺”的火暴现象。宁夏机电学校已成为全区职业教育的佼佼者。机电办学为何火?办学理念务实。这几年,机…  相似文献   

19.
下岗与换岗     
和出租车司机闲聊,知他是位下岗职工,问他以后还想不想回原单位。他淡淡一笑:“开面的这个‘岗’不是挺好吗?干吗要回厂里。咱这不是下岗,是换岗。”不是下岗,是换岗。这句话是否表明:失业下岗职工们已摆脱了某种羁绊,切断了某种依赖呢?其实,与这位出租车司机相似,许多下岗职工并未真正“闲着”,他们在继续保持与原单位若明若暗的关系的同时,已悄悄“换岗”,下岗是优化企业结构的必然,“换岗”是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的趋势。“换岗”,让人耳目一新。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下岗职工逐步增加,转变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已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  相似文献   

20.
“铁军”一词,起初是民众用来赞誉担任北伐先锋队的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意思是指第4军是人民的铁卫士。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荣誉军旗方阵中的“铁军”军旗,落款是“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武汉粤侨联谊社同人敬赠”,换言之,是民间授予的“铁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官方也有一个“铁军”,即1932年3月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授予红4军第仆师“铁军”荣誉称号。一个是国民革命军的“铁军”,一个是工农红军的“铁军”,它们有血脉联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