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唐田力 《法制与社会》2014,(15):106-107
近年来,三鹿毒奶粉、黄浦江死猪等各类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当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当下,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努力增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法律化,让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责任的领域中,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李殿钦 《中国律师》2005,(10):26-27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的同时,还应该负担起维护和增进其他社会利益的义务。这种社会利益包括员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等。也即是说,企业不得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和压榨劳动者的利益,也不得为了股东和企业劳动者的利益而牺牲顾客和公众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而从企业能够采取的行动方面看,则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产品质量和安全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平等就业和员工教育培训责任、员工福利责任、诚信经营责任、社区发展责任,以及慈善捐助责任等。现代意义上…  相似文献   

3.
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力量。因此,企业环境责任的确立有重大的意义,而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价值定位是实施企业环境责任的关键。在循环经济视野下,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价值定位应以和谐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环境社会责任包括环境法律责任与环境道德责任,由于企业是否应承担环境道德责任颇有争议,因此,本文以环境道德责任为核心,对环境社会责任进行了应然与实然分析。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是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实现企业环境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控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责任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企业环境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正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本文从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入手,着重分析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法理依据,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并对如何实现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萌 《法制与社会》2011,(9):285-286
企业具有社会性,因而负有社会责任,对此我国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环境资源同时具有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属性,追求经济利益必须以人类可持续生存为前提,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应运而生,这是环境物权所决定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涵义分析,旨在构建我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社会的框架下,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而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最大责任者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目前我国有关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尚未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本文以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环境危机为切入点,结合国外有关企业环境责任制度的立法考察,分析我国企业环境立法的不足,由此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公司社会责任:性质、内涵及其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大,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时代呼声,我国公司法亦作出相应规定。公司社会责任包括公司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二者是一个变化的、可转化的、具有时代背景的概念。公司是社会各种利益的聚焦点,除了股东利益之外,公司应当对职工,消费者,债权人,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应培养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在微利时代的背景下,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了公司占据市场的一个重要经营战略,树立起既弘扬股权文化又彰显公司社会责任,二者互为促进,交相辉映的公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境内外学者和相关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可谓仁智互见,成就斐然。但是,基本上未揭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形成全球性趋势的成因,更未说明政府与企业在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自己经济利益时,与政府合作,对于企业行为的利益相关者承担法律和道德责任,以增进社会公益,保障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府、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利害冲突与协调的路径选择。包括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是政府权力的来源与基础,政府具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两大功能。即便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视野下,政府仍具有对包括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社会公众负责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具有正当性,因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与利益相关者不可分离。如果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拒绝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则在自毁形象和商誉,在市场竞争中失去未来和长远利益。在公司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企业与政府应通力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不断开辟新的路径,对于劳工利益、消费者利益、环境利益和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经过企业、政府及其相关社会组织的互动与配合,在全球范围内努力增进社会公益,塑造"企业公民",构建和谐、文明、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村"。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路径难题。通过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并不必然就导致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共同治理模式在企业治理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高科技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将承担社会责任与赢取战略优势相结合,通过实施社会责任促进自身发展、转变经营战略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出路,而利益相关者也要构建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廖恋 《法制与社会》2011,(10):76-78
国际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在追寻金钱利益、服务于股东的同时,还要承担对自己的员工、对环境、对社区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是劳工生存权的基本要求,并且体现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中国目前的法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对职工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社会公益责任和法定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立法过于分散,立法原则性过强,公益诉讼制度缺失。本文建议:整合现有的法律,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将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3.
李敏 《法制与社会》2013,(19):90-91
现代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以及环境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我国新公司法第五条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该规定对立法和司法都是有指导意义的。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借鉴发达国家公司社会责任制度,从而不断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公司社会责任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社会责任中的公司应作广义理解,将各类公司、企业、分支机构均包括在内。公司社会责任中的社会应指公司对一般社会公众的责任,可以具体体现为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利益相关者包含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责任,在形式维度上,既可以表现为法律责任,也可以表现为道德责任;在内容维度上,公司社会责任除公司环境责任、劳工责任等之外,公司经济责任也是公司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组织载体。其本身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同时还承载着为农民和农村社区服务的特殊使命,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而且也承载着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与构建是农村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给国际法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雪平 《法学评论》2007,25(5):83-8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势而行,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也广泛推行。但守则中存在的某些主观性问题,不仅使其效力大打折扣,也使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行为成为一种"时尚秀",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认证更令人生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新发展,给国际法带来了诸多挑战性问题。找到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助于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有助于改善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企业为人类创造更高的生存标准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昊 《法治研究》2008,(12):63-65
企业作为影响环境质量的利益关系人,所应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是人们所关注的。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企业如何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如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义务;法律则应如何去规制和推动企业履行其环境责任;在道德层面,企业如何主动、积极地去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且将经济利益和环境责任上升为企业价值核心中的同一高度,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由于科技水平有限性和科学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应该在环境法中确立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企业环境责任包括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和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蕴涵的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共存的思想决定了企业环境责任的确立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导引。由于目前立法中的企业环境侵权责任在保护社会公众环境利益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从企业环境侵权责任走向企业环境责任应该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9.
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体系之重建——以循环经济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中责任主体仅局限于生产者,责任内容以"污染的事后治理"为主,政府的管理方式直接而单一。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应从生产者延伸至原材料提供者、产品设计者、加工者、包装者以及负责废弃物的运输、处理的企业等多重主体。而为了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环境责任,政府应改革管理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重视事前监督并协助公众有效地行使环境信息知悉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外延界定的分歧在于:是否包括经济责任;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界定的分歧在于:是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还是促进企业各相关主体利益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谋求利润最大化之外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被划分为两种层级: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