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讲话,我讲话,大家都讲话。”横批:“谁去落实。”这是群众对会议过多的感慨。“开会,又是开会……”这是在领导干部那里常能听到的牢骚。如今,领导会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事要找领导,办公室的同志很多时候会说:“领导在开会”;有工作要向领导汇报,领导很多时候也会说:“等  相似文献   

2.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3.
我们五个称兄道弟的男人带上老婆一起聚餐,老大出了个行酒令:“每对一人,说说老公或老婆做的一件让你感动的事,说得出来,不用喝酒,说不出来,或说出来了大家不认可,两人罚酒一杯。”大家都起哄,老大得先说。  相似文献   

4.
古保祥 《当代党员》2012,(10):80-80
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  相似文献   

5.
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14):78-78
某人收到一封匿名信,内容如下:“__烟,__奖,__查,__取,__空,__签。”他花了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其中涵义,只好求助朋友。朋友看了看后,一脸严肃地对他说:“你最近得罪什么人了吧?小心啊。”他一脸疑惑:“为啥?”朋友说:“很明显,这封信是说你欠抽。”  相似文献   

7.
看到一篇小文,记叙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的德兰修女的一件事。她倡议建立临终关怀医院,让死者都能死得有尊严。有位官员嘲讽地问她:“你打算帮助加尔各答数以百万的贫病伤残的人吗?”德兰修女没有回答这位官员,反而惊奇地问他:“数以百万?你怎么数出是一百万的?”官员说:“我的意思是,穷人太多了,你是数不完的,明白吗?”  相似文献   

8.
耻辱之戒     
孙亮 《学习导报》2012,(6):61-61
朋友在加拿大留学,前不久,他的一个工程设计方案获得了国际大奖,于是,邀我去加拿大参加庆祝晚宴。晚宴上,我惊奇地发现包括朋友在内的很多嘉宾左手上,竟都戴着一枚奇怪的不锈钢戒指。 面对我的疑问,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学,久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9.
耻辱之戒     
朋友在加拿大留学,前不久,他的一个工程设计方案获得了国际大奖,于是,邀我去加拿大参加庆祝晚宴。晚宴上,我惊奇地发现包括朋友在内的很多嘉宾左手上,竟都戴着一枚奇怪的不锈钢戒指。 面对我的疑问,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学,久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0.
有一则笑话颇令人深思:某县王县长由于在县里管了好几个要害部门.而且为人也好客,所以每天前去拜会的人络绎不绝。有人问他:“王县长,来看你的人可真多,请问,你究竟有多少朋友?”这位县长回答:“现在还说不上,等我从县长位子上退下后,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孟庆荣 《党课》2009,(5):72-75
曾经有媒体这样采访普通群众:“假如你有权,你会不会腐败?”没想到大多数人的回答竟然是,“我可不是圣人,那是说不准的事,说不定我也可能成为腐败分子”“大腐败可能不会搞,小腐败也会弄一点,吃点、喝点、捞点算什么啊”“先捞他一笔,弄他个无后顾之忧”“你捞我也捞,大家一起捞,法不责众”“周围的人都腐败,你不腐败行吗?  相似文献   

12.
石扬朋友: 你好!看完编辑部转来的信,我非常理解你的困惑和处境。你在信中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疲惫不堪的年轻人”,其实,在社会转型期,“疲惫不堪”的又何止你一个人,可以说,每个现代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疲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妈妈爱吃什么菜?年出这个问题,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那天,大家聊得海阔天空,吃得大汗淋漓,都很尽兴。临近酒席结束,一位朋友忽然叫过服务员,叮嘱说:“再加一个酱烧鸡翅。”大家赶紧阻止:“都吃饱了,别浪费。”朋友笑笑,继续交待服务员:“鸡翅烧烂些,多放姜,加黄酒,烧好了给我打包。”  相似文献   

14.
愿与阿Q共勉     
“共勉”是个很礼貌的词儿,充满友善。意思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精神品位。”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咱们大家”。有的人动辄就嘲讽张三是阿Q,讥刺李四是阿Q,唯独他自己没有一丝儿“阿Q精神”,简直是个大勇士、大君子。我看,大不可信。我在很多文章中颂扬过阿Q的功德,乃至认为他对很多中国人有救命之恩。比方说,当年闹“文革”,将好多人弄成“牛鬼蛇神”,天天斗你、打你、往死里折磨你,你若是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处处逞出“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我看你只能撞墙、上吊、喝敌敌畏。幸…  相似文献   

15.
悦读书讯     
<正>不要说等我有一个清晰的梦想才开始去做。你需要的是每一天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会前行,知道未来你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你今天一块一块搬过来的砖。——俞敏洪《梦在青春在》更重要的是,谁说读书人什么都没有?他们有笔杆子啊。打天下的时候,可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坐天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笔杆子里出政权了。枪杆子让人“口服”,笔杆子才让人“心服”。  相似文献   

16.
家有高字     
奥秘 《党风与廉政》2002,(12):37-38
人说“家有卫字,一生不穷。”我说,家有高字,则更令人有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旷远之感。一日,与朋友专程到建群家拜访,各求得高兄的一幅墨宝。他给朋友写了“香草美人,金石文章”,给我的是:“立脚怕随流水转,高怀犹有故人知。”我专为这幅书法做了框,把它挂在客厅显眼的地方,每有闲暇,我便朝夕揣摩,多数时候是一笔一画地看,细细琢磨其神韵。一位朋友到我家来,见到此作,赞赏之后带着试探的口气对我说,高建群的字好不好求?我说,建群十分平易近人,他的兄弟朋友很多,凡是去他家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他都同样热情对待。朋友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很想交朋友,但是,我没有几个好朋友,我觉得我这个人并不孤癖,为人也很精明,工作很努力,可是大家和我并不亲近。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取得同志对自己的信任呢? 长春 李玉山 李玉山同志: 交朋友和选干部不一样,选干是选优,而朋友谁都能交,不是有句话说,秦桧还有几个好朋友嘛!交朋友有交朋友的标准。朋友之间除了有共同的理想,谈得来,还有些特殊的因素。我讲个故事给你听,也许对你有帮助。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学历并不高,水平也一般,但是,他和我省一位大家公认的最有学问的老同志建立了很深的友  相似文献   

18.
韩磊 《奋斗》2002,(5):55-56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是啊,这话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要不俗语怎么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呢。但我也发现在人生的道路上关键是遇上一个或几个好人,这好人可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一生。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都有,特别是有些名人,在名满天下时又发现抬举凡人成为名人,他们的事迹特令人感佩赞美。  相似文献   

19.
“装家”     
老五  劲飞 《廉政瞭望》2012,(2):65-65
我1993年开煤矿,算是第二代煤老板。时间宽裕的时候,我会跑跑北京,让朋友帮我张罗些饭局,或者和朋友去参加别人的饭局,规格越高越好,图的就是认识些有用的人。饭局上有一类人是纯骗子,常爱冒充国家重要部委的司局级干部。这类骗子档次最低。被识破后有挨打的风险,饭局组织者自然严防死守。还有一类人你没法说人家是骗子,只能夸人家是“装家”,超级能装的专家。“装家”不骗,而是通过演技让老板们觉得他是大人物,有事肯定能办。达到这个目的是需要水平的,演技要好,摆谱摆得到位,能在不动声色间征服老板,让老板拿钱来投靠,然后再拿着老板的钱运作。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1,(4):56-56
南桥在1月25日《青年参考》上撰文指出: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很烦“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样的说法。我由此联想到我们中国人太把“出人头地”当回事,所以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的,更狭窄的圈子里,把“阿猫阿狗”们留在圈子之外。本来大家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要想高贵。我们都有着简爱所言的那种高贵精神的潜质,结果从人格高贵的精神贵族,落到了“富贵”游戏之奴隶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