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唯美的爱情、旖旎的风光、养生的美味、精致的衣着、靓丽的扮相。《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大长今》……一部部韩剧的播出,犹如韩国撒向世界各地的名片,不知多少人因了韩剧而踏访韩国。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3日《长江商报》刊发乾羽的文章,文章提出韩剧之热,显而易见。面对此种情况一些以传统文化为荣的国人当然会五味杂陈。但事实上,韩剧热却与我们的文化自尊没有多大的关联。文化本来就应该是开放和竞争的,韩剧热潮在中国形成,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开放,以及韩国的影视剧具有竞争力。这种热潮并不直接决定我们文化的生命力,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韩剧,既是一场精美的影像文化盛宴,又是一次浪漫的东亚文化之旅。本文首先从影像出发,分析韩剧之所以夺人眼球的外在原因,进而由外而内,深入剖析影像背后的真正“魅力”,也是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关键之处——实现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从韩剧到美剧解读青年受众心理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剧和美剧各具特色,我国青年受众从韩剧迷转向美剧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走向从原来沉迷于温情脉脉转向追求惊险刺激,从原来关注家庭伦理转到审思公共道德,从原来追逐外表偶像到如今崇拜个性英雄,从憧憬唯美梦境到正视残破现实。  相似文献   

5.
"韩剧"热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剧"借助技术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和政府的推动,以其唯美的表现手法、展现平民生活和倡导儒家传统的内容以及创作上的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观众,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面对"韩剧"热潮,我们应该思考,更应当有所行动.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快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产业步伐,是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6.
“韩风韩雨”扑面而来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长辈,平素难得糊涂, 家里的女性狂热追看韩剧,于是也跟着看,并评曰:这个剧好看,就是没什么明星,连小燕子都没有。家人惊,小心翼翼地问:您说这是哪国的电视剧?老人答:当然是中国的,你看那家的儿子不是属羊的吗?那个谁谁,还说考状元哪!  相似文献   

7.
不能忽视的是,高速发展的韩国经济也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60美元一举跃至1995年的1万美元。韩国中产阶级的人口已占全国人门的60%,成为韩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也悄然改变着民众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海子 《民主与法制》2007,(8S):47-49
23岁的王娟是典型的韩剧迷,韩剧里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她对韩国充满了向往,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像韩剧的女主人公一样,在那个富裕的国度过上浪漫的生活,为了让梦想成真,王娟说服丈夫和自己离婚,然后双双同韩国人假结婚,以达到共同移居韩国,一夜暴富的目的,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在梦想的天堂里,她过的是地狱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沙蓬  辽野 《台声》2001,(6):45-45
为庆祝《中国台湾》网中文版改版暨英文版开通,海峡两岸各界人士齐聚北京,举行“中国心、两岸情”联谊会,共叙两岸亲情。   《中国台湾》网是中国大陆一家关于台湾问题的大型专题网站,它以客观报道台湾问题,准确反映两岸关系为己任;以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展示大陆与台湾骨肉同胞的亲情,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宗旨。突出服务性与亲和力是《中国台湾》网的鲜明特色。《中国台湾》网与《台声》杂志合作开办的“文化与交流”等栏目,将使反映台胞心声的《台声》的内容及时上网,实现了优势互补。   联谊会上,五洲金网公司董事长薛平向网…  相似文献   

10.
吴彤 《台声》2003,(1):34-35
《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当我手捧着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杂志时,与别人相比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台湾网站大规模改版后重新开通了,像是披一身朝霞的孩子,面对着精彩的世界。而《台声》杂志此时已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了。就是在这个时候,《台声》与中国台湾网的手握在了一起———是《台声》的领导们作出了富有远见的决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共同携手发展,让《台声》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台声》与中国台湾网进行合作,作为中国台湾网来讲感到由衷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11.
严利  李颖 《今日广西》2007,(3):62-64
继日剧、韩剧之后,以《越狱》为代表的美国电视剧迅速俘获大批中国白领,其流行带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部以宗家家族奋斗史为题材的韩剧《家门的荣光》大热荧幕,成为继《新娘十八岁》、《宗家女婿》、《Hello小姐》等收视冠军后又一宗家题材的热播剧。无疑,在当下的韩国影视圈中,宗家已成为最具收视号召力的字眼。借着这股影视剧热潮,曾一度没落残败的宗家文化开始回暖,也激起韩国社会对这一古老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发掘。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以来,韩剧在中国的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其后引进的《爱情是什么》、《我的野蛮女友》、《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等都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韩国电视剧不只在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人们的关注,在日本、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受到广泛欢迎,从而被称为“韩流”。韩剧及“韩流”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大致说来,韩剧大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剧作内容的生活化、平民化。韩剧表现的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大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翻版”。超长的集数里讲的多是家长里短的家庭琐事,…  相似文献   

14.
戴廉 《时事报告》2005,(5):27-29
文化产业已经被公认为引领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然而和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我们的差距相当明显。为此,夯实文化产业这一“软实力”的硬基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重要活动     
《两岸关系》2007,(6):67-67
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到漳浦调研,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一行考察景德镇,中国台湾问题图片展柏林开幕王富卿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即使在韩剧、英剧等同样是国外热剧的夹击之下,美剧的观影热潮依然有增无减。是什么吸引人们对美剧趋之若鹜?就算你已“阅”美剧无数,声称早已经熟悉类型剧的套路,却总会被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剧情感染,也总会被那些“大牛编剧”牵着鼻子走。有专业人士分析说,一部美剧的编剧班底,才是这部剧的真正核心竞争力所在。他们都是科班出身,知识储备量大,整个编剧体系完善,从前期策划到设置悬念、编写台词,他们都有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元旦傍晚近7点,家住罗山县城名仕家园小区的尤光珠准时出门去跳广场舞。在小区空地上散步的杨玉娟与她搭话:“尤大姐,又去跳舞啊?”“是啊!你咋没在家看韩剧啊?”  相似文献   

18.
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房地产价格也不断上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发表的。亚洲最火热房地产市场”排名,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位居榜单前列。  相似文献   

19.
绩效伙件     
下雪了。这一天是周六,研发部主管朗逸难得不加班,且有好消息藏在眉梢里。韩剧有云,下雪了,怎么能没有啤酒和炸鸡?他要带家人“筷乐”去。麦子有更明智的举措,还是授权咱家小女生吧。4岁的小囡高喊:“先滚雪球去!”  相似文献   

20.
上月大过年的,我一朋友带韩剧DVD《拜托小姐》回父母那儿想合家饕餮,谁想他妈一看封皮便叫停。这位只信晚报和央视的老人家,用今年春晚的“事实”胜于雄辩——小品《午夜电话亭》男叫女“小姐”立感受辱:“骂人是不是,谁是‘小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