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和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从问题的普遍性和共性来讲,第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第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三,我国宪法规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从问题的特性和个性来讲,坚持和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检察制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岳联国、梁权同志《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真正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文章,在政法界特别是检察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收到几十篇稿件,大家围绕领导体制的改革,就如何加强党对检察机关的领导,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热烈的讨论。因为这是当前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既然认识上还不尽一致,甚至还存在一些模糊观念,那么,与其存而不论,就不如疑义相析,通过争鸣以求达到比较一致的认识。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开辟这样一个问题讨论专栏是必要的,确实有益于改善和加强党对检察机关的领导,也有益于人民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正确实践。现在,我们发表请王桂五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作为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3.
忠诚于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从红军时期确立的根本建军原则。忠诚于党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实质上是一种内涵的不同表述方式。本文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法制演变入手,回顾了建军八十对年来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法制建设成果,并结合新时期提出忠诚于党的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对今后我军相关法制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 一、初级阶段民族法制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回顾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法制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1.从三十年代初就开始萌芽,并历经陕甘宁边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早在建国以前,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已经成熟,以民族区域自治的方式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政策。建国以来的实践进一步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结合,是符合中国各民  相似文献   

5.
鲁德喜 《行政法制》2000,(2):F002-F00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这在我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治方略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完善。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一规定是我们党对人民民主专政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论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浦增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它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坚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哈尔滨市档案馆藏档案和其他原始资料,可以看到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工商业保护与管理条例和劳动条例等都有了一定规模。这些法律法规体现出浓重的苏联法的影响,但也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这与当时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广大干部的苏维埃情结、俄侨人口众多、紧迫的战争环境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上的渐趋成熟等多种历史条件有关。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由农村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转为城市法制建设的起点,是连接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和其他解放区人民政权并进而影响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是密不可分的。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坚持从严治党,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对依法治国的干扰。一、实行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结论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又是我国宪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依法治国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首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离不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要有完备而系统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评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热烈庆祝这部新宪法的诞生! 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和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党领导人民立法,党也领导人民守法。党领导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  相似文献   

11.
苏联法影响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之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2 0世纪中国历史上 ,苏联的革命法制理论和若干重要制度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法制发展进程。孙中山曾主张“以俄为师”并进行过法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也是以苏联为标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创立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 ,更是将苏联法全方位地移植到了中国。苏联法制为中国革命政党所接受与其自身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需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学会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成立中国法学会,是人们渴望已久的事情.这次大会,聚集全国各地的法学界三百多位代表,讨论和通过了学会章程,产生了学会理事会,推选了名誉会长、会长和副会长,并且明确指出法学会的根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法学工作者,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开展法学理论研究,促进法制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崭新论断,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命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遵循"四大原则",一是方向指引原则,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本质规定,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前提;二是政治统领原则,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三是法治建设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全过程,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路径;四是力量保障原则,坚持党对人民军队和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坚守的原则问题,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庆忠 《特区法坛》2006,(3):11-11,2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决定了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权。政法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它是宪法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委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如何完善和规范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完成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艰巨而又繁重工作任务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加速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改进和完善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进人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民主与法制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在新阶段中,政法工作和法制建设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取得共识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约发表两篇专论,一是余烈同志的《政法工作转变观念刍议》,一是江平同志的《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这两篇专论,都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思路,针对政法界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前者提出了政法工作8个方面的观念转变问题;后者提出了使经济与法制同步发展的5个方面的基本理论观点与关系问题。实现这些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必将促进我国政法工作和经济法制建设迈上新台阶,出现新的局面。本刊特以这两篇文章作为新年开篇要论,呈献于读者面前,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董必武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者之一,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法学家。董老关于法制建设的许多论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具体运用的结晶,它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董老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远见卓识,已为建国四十多年的历史检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检验所证明。董老的这些论述,是他给党和人  相似文献   

17.
烟台于1945年8月解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重要商埠。这是一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也是一个拥有悠久革命传统的海港城市。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烟台法院,就成功审理了人民司法历史上的涉外刑事第一案。以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军事法律,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的发展,经过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阶段的军事活动和国防建设实践,逐步形成、建立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和国家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军事立法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现在,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成。蓬勃发展的军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一方面为军事法学研究提供了广泛深厚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又迫切要求加强军事法学理论的研究,以适应军事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董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和缔造者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法学家、思想家,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奠基人。董老一生的革命生涯,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自由幸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我有幸在董老身边工作了十来年。我经历了董老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和建国初期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的两个时期。董老所从事的工作很多,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是主要…  相似文献   

20.
论法律至上     
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 ,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转变的过程中 ,树立起法律至上的观念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