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大学新生面一临从中学到大学在生活、学习、环境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给大学新生带来了心理上的落差,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新生出现的学习心理落差的表现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对大学新生出现的学习心理落差进行调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中学到大学,大一新生往往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出现适应困境,比较容易出现迷茫而不知所措,甚至迷失自我。在新生中会出现脱离自身实际而把别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唯一参照的“巴纳姆效应”现象。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应该正确认识新生中“巴纳姆效应”现象,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健康地成才成长。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容易产生学习、竞争、社交等方面的适应障碍。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可以帮助大学新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引导、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才途径。高校学生辅导员应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理念出发开展入学教育。笔者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5.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引导、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才途径。高校学生辅导员应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理念出发开展入学教育。笔者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6.
大一新生综合征的发生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新生综合征是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一种概括,表现为学习焦虑、目标间歇、生活恐慌、人际困惑和心理落差等.新生综合征的发生,是从"独木桥"到"立交桥"、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从熟人世界到陌生人世界、从精英到普通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大学生要预防综合征,就应努力做到: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生活从依赖转向自理,交往从旧集体到新集体转变,定位从彷徨走向自信.  相似文献   

7.
带着“金榜题名”的喜悦,大学新生们趾高气扬地跨进了美丽的大学校园。一段时间紧张而严肃的军训拉开了大学生活的序篇、同学们憧憬着、期盼着那充实、浪漫、充满朝气而又富有诗意的大学生活,然而几个月下来,许多同学却发现.大学生活远非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于是,有的思家恋旧.有的厌学、彷徨,有的抑郁、失眠,有的则想休学、退学,失落、无奈、难耐和不甘便结集而成了“新生适应综合症”——特指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大学“新生适应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带着"金榜题名"的喜悦,大学新生们趾高气扬地跨进了美丽的大学校园.一段时间紧张而严肃的军训拉开了大学生活的序篇,同学们憧憬着、期盼着那充实、浪漫、充满朝气而又富有诗意的大学生活,然而几个月下来,许多同学却发现,大学生活远非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于是,有的思家恋旧,有的厌学、彷徨,有的抑郁、失眠,有的则想休学、退学,失落、无奈、难耐和不甘便结集而成了"新生适应综合症"--特指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大学"新生适应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适应是大学新生即将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愈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切实加强新生适应教育工作,多方面采取措施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0.
高校新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揭示这些心理行为的特征,对高校新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教育,使他们及时纠正心理行为偏差,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上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化"是指年满18岁的学生"成人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学和大学管理方式上的巨大变化,使新生们缺少适应的空间,以至留下严重的"不适应后遗症"。因此,在今天的形势下,对大学新生,大学要增强新生适应性环节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大学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影响大学新生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困难、生活环境不适应、心理不适应和管理方式不适应等六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应采取以下五种服务与引导措施:一是变革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二是以职业生涯设计课为平台,引导新生自主确立人生和学习目标;三是开展新生真正感兴趣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四是建立信息畅通的心理预警与咨询体制;五是增强互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影响大学新生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困难、生活环境不适应、心理不适应和管理方式不适应等六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应采取以下五种服务与引导措施:一是变革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二是以职业生涯设计课为平台,引导新生自主确立人生和学习目标;三是开展新生真正感兴趣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四是建立信息畅通的心理预警与咨询体制;五是增强互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亚群体,他们在生活管理、学习适应、自我认定、人际协调等方面存有困惑,需要从各个层面加以调适。主要方法:积极加速自我的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自我的挫折耐受力、逐渐提升自我的人际宽容力。  相似文献   

15.
如何帮助大学新生摆脱困境适应新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如何摆脱困境,适应大学生活,一直是备受辅导员队伍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学新生中出现的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种种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如何帮助大学新生摆脱困境适应新生活。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初期的心理适应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的主要因素。分析研究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早期心理矛盾与失调的原因,对于帮助这些新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走出心理失衡的困惑,使大学新生顺利渡过适应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687名在读大学新生进行心理适应性问卷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新生适应困扰主要表现在学习、职业目标和资源利用等方面,从性别上看女生在人际适应方面遇到的困扰明显多于男生;从学校性质看,公办高校学生在职业目标、人际关系、独立生活方面遇到的困扰明显多于民办高校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大学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新生进行心理调适,提出改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又一个丹桂飘香的金秋九月,又一批新同学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离开了父母的精心呵护。没有老师的“全场紧逼”,没有冲刺高考的紧张;有的是对专业学习的困惑,过集体生活的不习惯,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从“圈养式”的高中生活到“半放养式”的大学生活,怎样捏合其间的“跨度”,让新生们尽快尽好地认识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活?这是新生入学后必修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学习常会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疏导,易演变成心理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入学心理不适的表现、原因和疏导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大学新生的心理不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