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是生活着多个民族的国家.族际关系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如何将多个民族整合于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中,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基础性的政治问题.多民族国家必须给予族际政治整合以高度关注.而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存在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但"求同存异"较为合理.在具体的族际政治实践中.多民族国家可以通过制度机制、政策机制、政党机制、意识形态机制、民族工作机制和国民教育机制来达成族际政治整合的目标.但具体的族际政治整合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2.
陆海发 《思想战线》2012,38(3):129-130
当今世界的多民族国家中,无论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民主还是军人政权的国家,无论在富国还是在穷国,民族分裂的威胁无处不在。①所以,多民族国家必须对族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政治整合,以维系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是由国家(尤其是政治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张会龙  袁宏伟 《前沿》2010,(7):160-163
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运用政策手段维系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的政治共同体的过程,即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一体化过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许多挑战。客观地总结成就,清醒地认识问题和挑战,对于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原有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进行调整与完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转型与重构可以从三个角度展开:在注重制度整合的同时,着力塑造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在充分自治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成员的共治;在行政整合主导的同时,建构一种多维互动的族际政治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赵鹏 《思想战线》2011,(Z1):42-45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既是多民族国家内部发展的需要,亦为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理想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视角下,借"民族"的政治性解析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辩证关系,阐述"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以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统一国家法体系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但因其构建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效吸纳民族习惯法积极因素和全面考虑少数民族的合理利益诉求,从而导致难以避免与既有的民族习惯法冲突和矛盾,这就决定了适时适地进行国家调适的必要。解放初期,在族际通婚问题上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冲突表现为:族际通婚的积极政治意义及新《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的确立使其获得了国家法上的合法性,而在少数民族的婚俗婚制、宗教条规及族权系统中却是严重越轨行为。但国家并没有僵硬推行国家法,而是主要通过运用政策的形式,创造了"和谐"、"互补"以及"团体的多元主义"为特征的调适方式,对今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行政救济是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民主与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救济机制是行政法学界的热门话题.国内公法学者韩春晖在《现代公法救济机制的整合——以统一公法学为研究进路》一书中,提出了“多元和整合是现代公法救济机制发展过程中‘一体两面'”的基本命题.该论断直击我国当前公法救济机制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法救济机制的精准判断和科学指引.其中,“多元化”是现代行政救济机制发展的明显趋势,“整合”则是现代行政救济机制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全面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元成所著《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以自己当选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经历为材料,详细描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过程,以及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提供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宝贵材料。以角色理论为分析视角,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一书的相关描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可概括为七个主要方面:实现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安排、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本制度保障、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制度安排、国家政权合法化和国家机关协调运转的根本制度保障、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制度保证以及重要的政治象征功能;当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充分实现的因素,剔除这些不利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优越性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