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法学教育的弊病与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4 8年建国迄今 ,韩国已历经 5 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 ,韩国不断地努力 ,在各方面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一方面 ,韩国经历了成功的经济成长 ,国力变得日益强大 ;另一方面 ,90年代由军人政权转向文人掌权 ,政治逐步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在这种社会急剧变化之中 ,韩国的教育体制却几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或者说只是发生了缓慢的变化。司法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从日本殖民统治下摆脱出来以后 ,韩国已走过了数十年的历史 ,但从日本引进的教育制度和司法制度却未见变化。无可讳言 ,教育和司法从其性质…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5月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了“2 0 0 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在人口超过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排位是第十二 ,与前两个年度的名次相同。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 2 0 0 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改变了以往的评比方式 ,将国家和地区分成两类进行评比 :一类是人口少于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 ,一类是人口超过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纳入 2 0 0 3年评比范畴的共有 59个经济体。在人口超过 2 0 0 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 ,排名前十位的除了美国仍稳居首位外 ,其余位次都发生了变化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法国、泰国的名次都提…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改革已历经五年有余。从总体上看,在推行休克疗法的几个前苏东国家中,俄罗斯属于效果不太明显的几个国家之一,其经济从1990年开始出现负增长,以后又连续四年大幅度下滑。而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俄在一些主要经济领域里有了较大进步(见附表1)。 附表1:  相似文献   

4.
国家象征物的确定是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国家象征物的选择与改变则反映的是民族国家建构理念的变迁.印度国旗诞生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斗争期间.1921年甘地主持设计国旗的核心理念是以印穆团结为中心的宗教和谐、教派团结.1931年国大党决议通过的印度国旗反映的是具有甘地色彩的世俗民族主义的民族国家建构理念.1947年印度国旗的形制正式确定,象征着尼赫鲁式国家的建立,其蕴含的民族国家建构理念经历了从甘地世俗民族主义到尼赫鲁世俗民族主义的转变.以国民志愿服务团为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在独立前就不赞同国大党设计的各版国旗,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拒绝接受印度国旗.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印度的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接受了印度国旗,并将国旗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但印度教民族主义者通过出台2002年《印度国旗准则》对国旗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再解释.印度国旗的形制虽然未发生变化,但其承载的象征意义发生了变化,标志着印度已由尼赫鲁式国家向印度特性国家的转型.从独立前到独立后,印度国旗的形制和象征意义处于不断流变的进程中,这种流变状态实际上反映了印度民族国家建构的变迁进程.印度国旗不断流变的关键动因则是以穆斯林为代表的宗教少数群体的宗教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20年后,几乎所有的前共产主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仍然有些转型国家在这一进程中落在后面,其中就有前苏联的5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对于这些既不同于俄罗斯和东欧,更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来说,实现转型没有明显的参照模式.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在东亚地区取得成功的"发展型政权"是否也能够为中亚经济体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东盟五个成员国中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一向是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者,新加坡则一直作为在远东地区对英国服务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对外服务的中心。过去十多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东盟五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新加坡已变为一个出口现代工业制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心,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和转口贸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仍然不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四个国家也继续大力加强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从89年开始,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发生了连锁式的空前急剧变化和动荡。波兰团结工会上台执政,匈牙利出现“和平过渡”,前东德出现了推倒“柏林墙”事件,以及最终导致东德实质上被西德并吞掉,随之而来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式”革命,保加利亚日夫科夫下台,罗马尼亚激烈的武装暴动,前南斯拉夫的分裂和阿尔巴尼亚的政权更迭。东欧各国共产党在很短的时间相继丢失政权,其来势之猛、爆发之快,变化之剧,涉及之广,都出乎世人意料。东欧剧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的一件大  相似文献   

8.
安德罗波夫继勃列日涅夫之后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已一年多了。在这期间,苏联国内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变化,从人事调整、经济政策、社会控制和理论动态四个侧面来谈一谈对苏联国内政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里海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其水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国仅有两个国家:苏联和伊朗。几十年来,这两个国家根据1921年和1940年双边协定共同管理,没有发生过大的争执,里海是世界上的“平静之海”。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国家由2个变为5个,新增加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不把俄罗斯计算在内,沿岸国领土总面积是493.97万平方公里,人口共有7997.7万。90年代以后,这一原不曾被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马来亚联合邦(马来西亚前身)于1957年宣布独立,该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政府颁布一系列扶植马来人的政策,特别是197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越来越多的马来人从乡村涌向城市,投身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去。以伊斯兰教为生活指引的马来家庭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巨大冲击,发生了诸多改变。本研究通过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47家低收入马来家庭的采访和调研,解析了马来家庭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到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前,中美关系历经1949—1969年、1969—1989年和1989—2009年三个"20年周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经济相互依赖是中美关系这三个周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优先"并掀起贸易战,中美关系再次陷入低谷,权力结构性矛盾使中美从战略竞争走向战略对抗的可能性增大,这表明中美关系实际上已处于2009—2029年第四个20年周期的关键时期。中美关系前三个20年的周期性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按照意识形态"选边站";维护地缘安全;实施"大国平衡",推进经贸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建设。在当前美国对中国采取战略对抗的形势下,东南亚国家坚持不"选边站"的立场会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需要思考其部分国家在极端情况下是否会重回"选边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姜运仓 《美国研究》2004,18(2):153-154
20 0 4年3月2 2日,由中央党校和美国企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美发展问题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经济学部的部分专家学者、美国前驻华大使李洁明及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多名研究人员与会,共30多人。会议围绕两个主题进行讨论:中美国两国共同关注的经济问题和两国的安全合作。中方学者首先介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情况,他们认为,改革开放2 5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表现在:中国的资源配置实现了从政府向市场导向的变化;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有制占绝对多数的状态已经被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所代…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于2013年出台的国家能源战略是二战结束以来该国首次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的能源发展规划,也是近几年力推的最重要的结构性变革之一。本文着重从经济结构性变革的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这一战略,并尝试基于此探讨该国经济体系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文章分析表明,正是力图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升工业竞争力、积极适应乃至引领欧盟能源与气候战略等重要的"结构性"动因,共同促成了该战略的出台。该战略的实施框架包括"四个核心目标"、"五个预期成果"以及"七个优先行动方向",全面系统且着眼于未来,充分体现了意大利试图弥补战略缺失进而强化政府职能的切实努力。迄今该战略已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亦从多个方面为促进经济增长与提升竞争力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它对于该国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与启示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 绪 论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和地区协作两种发展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0 0 4年 12月末展开关于服务行业与农产品领域多方会谈 (DohaDe velopmentAgenda)等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2 0 0 4年欧盟扩大为包括 2 5个国家的庞大联合体 ;2 0 0 5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也要发展为包括 34个国家的地区经济联合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变化 ,已经成为韩、中、日以及东亚国家重新确认地区经济合作必要性的良好契机。东亚金融危机以后 ,ASEAN十国于 1998年举行了ASEAN +3峰会 ;随着中国的发展 ,韩、中、日三国讨论了有关在地区内…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波兰科学院安托明·卡明斯基教授和加利可夫斯基教授在沪与华东师大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生等进行座谈。两位教授介绍了当前波兰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情况,现将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1989年是波兰各方面发生变革的重要一年。有人将1989年的变革称为继一战、二战等之后波兰上层建筑在本世纪的第四次大变动。波兰的外部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邻国由3个变为7个,苏联、捷克、东德都已不复存在。从1989年至今,波兰发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 4月 2 0日 ,根据韩国产业资源部从世界贸易组织 (WTO)得到的贸易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3年韩国的出口总额为 1938亿美元 ,进口总额为 1788亿美元 ,总贸易额达 372 6亿美元 ,跃升为全球第 12大贸易国。韩国比2 0 0 2年的第 13位提升了一个名次 ,继 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发生 6年后首次进入全球前 12大贸易国行列。据统计 ,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为 2 6 % ,进口额比重为2 3% ,总贸易额比重为 2 4 %。 2 0 0 3年世界贸易中出口额为 74 82 0亿美元 ,进口额为776 5 0亿美元 ,与前一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 5 %和 15 6 %。美…  相似文献   

17.
由韩国电算院编辑整理的《2 0 0 4韩国国家信息化白皮书》于 2 0 0 4年 7月 2 9日出版发行。“信息化白皮书”是韩国电算院从 1 993年开始每年根据对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现状进行的调查出版发行的 ,是体现韩国信息化水平和动向的权威资料。《2 0 0 4韩国国家信息化白皮书》指出 ,韩国电算院通过对美国等世界 5 0个主要国家的国家信息化指数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 ,韩国从 2 0 0 2年年末的第 1 2位上升到了 2 0 0 3年年末的第 7位。“白皮书”中还指出 ,以 2 0 0 2年年末为准 ,宽带网 (ADSL)在韩国家庭中的普及率达到 70 % ,在 5 0个国家中居第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四十个年头,地球上已经四十年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了。但是,地区性战争并没有随着世界战争的结束而终止,从1945年到1980年,世界上共发生地区性战争430次,死亡人数多达3,000万人。引人注目的是,上述战争几乎全都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而东南亚也是一直发生着这种战争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东盟国家经济已从70年代的高速增长减为80年代前半期的中速增长,现在五个国家(本文不包括1984年新加入东盟的文莱)都程度不同地遇到经济困难。1985年是东盟成立以来经济最为暗淡的一年,也是这些国家近20年来面临的极为严重的经济困难的一年。从当前情况看,世界经济不振,尤其是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猛跌,是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用难的主要原因,而各国经济政策的失误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重要因素。现在,各  相似文献   

20.
大东盟的形成及今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成员国从原来的7个扩大到9个。柬埔寨因国内政局动荡而被推迟吸收进东盟。至此,东盟已包括了仅除柬埔寨以外的东南亚所有国家。“大东盟”的形成是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因此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扩大成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