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渝办发[2011]9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10年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转户整体态势良好。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明确户籍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确保2011年第一阶段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放宽本市籍返乡农民工转户条件本市籍返乡农民工回渝后在主城区或远郊区县(自治县)城务工经商,申请农转城的,其市内外务工经商年限叠加计算,凭市内外工商营业执照或劳动合同、务工单位证明等材料,向入户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  相似文献   

2.
共富十二条     
《人民论坛》2012,(4):49
·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1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50万个,有效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  相似文献   

3.
渝国土房管发[2011]61号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各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房管局)、各分局,局机关有关处室:为切实保护户籍制度改革转户居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市局制定了《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转户居民农村宅基地处置与利用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0]26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确保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各区县(自治县)、各部门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工作层面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过渡期后农村土地的处置农民转户后退出土地,在《土地承包法》中有明确规定。为了确保转户居民实现平稳过渡,我市户  相似文献   

5.
(渝府发〔2012〕8号2012年1月10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我市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自2010年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开拓创新,切实制定政策措施,扎实搞好改革宣传,大力推动政策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总体推进平稳有序,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各项政策执行情况良好,转户居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选举权保障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大量新生代农民工人户分离,进驻城市务工,已成为城市的中间层.但是,对市场经济的过分追捧、政治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传统户籍制度的阻隔和法律法规的缺陷使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克减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必须统筹城乡,改革户籍制度;与时俱进,改革法律制度,依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人大代表应职业化、专业化,改革"代表为官"的体制;新生代农民工应社团化,使其成为一个单独的选区,独立参加选举活动;在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经济状况,从而以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益.  相似文献   

7.
8月1日,《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重庆户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目标是在十年内让一千万农民转户进城。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改革突破和有益尝试;对重庆而言,是建设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举措;对群众而言,是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公平的有力杠杆。启动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既是重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户籍改革全面启动第二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率队调研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调研组指出,这项工作在全国是首创,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8.
"半城镇化"是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输送的不完整状态的呈现。解决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农民工市民化待遇政策以及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自2010年8月启动后,云阳县配套出台的土地、社保、教育、卫生等系列政策有没有落到实处?老百姓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实惠?从2011年起,云阳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方式,连续三年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跟踪调研,有力助推了全县户籍制度改革。随机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县公安局要严格按照市里要求,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县人大常委会要抓紧调研,切实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加快工作进度。"2010年12  相似文献   

10.
谭冬梅 《传承》2011,(31):46-47,49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广东省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是目前我国户籍制度迈得相对较远的一个政策。但是,妄想户籍改革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推进与户籍挂钩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农民工积分入户"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取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方式、速度及效果。当前的户籍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社会保障制度、政治参与制度影响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导致农民工权利贫困,阻碍农民工向市民的顺利转变。对此,要建立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优化政治参与、完善社会保障的治理路径,以提高农民工的可行能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王嘉 《中国人大》2010,(18):6-6
重庆市从8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目标是在10年内让1000万名农民转户进城。而继重庆户籍改革之后,陕西省近日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在全省2760万名农村人口中,推动600万人进城落户。  相似文献   

13.
王嘉 《中国人大》2010,(17):6-6
最近重庆市在做的一件事情,引起了全国的高度关注,那就是从8月1日开始实施的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目标是在10年内,即到2020年让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25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渝府发[2012]10号)要求,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了确保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的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细化工作措施,尽快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办法,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玥 《人民论坛》2011,(11):162-163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文化融合问题,附带利益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边缘生存困境的原因。要改革户籍制度,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新生代农民工做好教育、培训政策与就业政策扶持,保障他们的利益表达权,不断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的文化融合问题,附带利益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边缘生存困境的原因。要改革户籍制度,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新生代农民工做好教育、培训政策与就业政策扶持,保障他们的利益表达权,不断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7.
对现行户籍制度作出必要的改革,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改革的渐进模式下,明确受益者的需求是推动改革顺利发展的必要基础之一。基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实证调查,探析了青年农民工对户籍制度改革的主导需求,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为下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易艳刚 《传承》2011,(4):51
劳动力市场越来越成为"卖方市场",这是好事。但"卖方"要真正获得"要价"权,必须尽快摒弃畸形的农民工用工制度,让农民工享有产业工人的正当权益。更多的城市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方便有相对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城里落户,成为真正体面、有尊严的劳动者。若不能意识到这些,再激烈的"农民工争夺战"也只是低水平的"廉价劳动力争夺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遵循"支助型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是一种上层领导人对改革的激励和支持与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努力共同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各地改革实践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剥离户籍制度附加的社会福利功能、完善居住证的功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福利级差、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大城市落户积分制度、统筹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均衡转移机制、构建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遵循"支助型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是一种上层领导人对改革的激励和支持与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努力共同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各地改革实践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剥离户籍制度附加的社会福利功能、完善居住证的功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福利级差、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大城市落户积分制度、统筹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均衡转移机制、构建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