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大国来说,扩大内需决非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方针。在当前扩大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形势下,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又要理性地把国内需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面对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客观上要求把扩大国内需求、启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放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然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不是长期的政策,如果不能有效地带动消费需求的相应扩大,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投资需求拉动与促进消费需求合理增长巧妙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一、对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及措施的效果评价1998年下半年以来 ,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内需 ,论者认为 ,总的看来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 ,约拉动经济增长1 5个百分点 ,对基本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时必须看到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正逐渐减弱 ,社会投资需求难有大的起色 ,消费需求仍然不旺。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 ,将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为何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渐趋减弱?该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九十年代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取得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美国政府采取了结构性财政政策。在税收上有增有减,在支出上有减有增。美国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很重要的启示。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的支出,弥补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不足;利用财政政策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私人消费和投资;利用财政政策对供给的调节作用,在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同时,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论税收政策的扩张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偏重于扩大政府的投资支出,而税收政策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当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在增值税、消费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出口退税等方面对现有税收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以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良好运行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把远期需求变为即期需求 ,要求我们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努力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多渠道扩大就业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扩大山东省内需 ,应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收入预期水平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系统 ,树立消费者信心 ,引导预期消费 ;加快培植新的消费热点 ,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个人信用消费 ;取消抑制消费的政策 ,刺激消费需求 ;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积极推进结构升级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外需推动内需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有效地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7.
投资需求是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重要因素,加快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西方经济专家认为,合理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是需求的项目之一。因此,投资本身将能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为使国民经济增长幅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政府必须根据情况,适时运用投资政策,扩大投资,刺激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近几年来,我国的消费需求一直呈平缓增长的态势,几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措施对启动消费和投资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采用扩大投资需求,带…  相似文献   

8.
<正>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加大投资和扩大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1998年以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有力的拉动了经济增长;但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基本动力消费需求不旺,整个市场难以启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都江堰市结合本地实际,着眼农民建房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可能,把农房改造和小城镇建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 1 998年起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采取的短期性积极介入政策 ,其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一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政策 ,对遏制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施该政策已进入第 5年 ,今后要防止短期政策长期化 ,要注意提高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益 ,特别是要把引导、激发民间投资作为财政政策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政策中,最有效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必须综合运用二者,使之相互协调,共同担当起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与灵活的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要加大财政政策启动经济的力度,同时,也要继续运用好货币政策。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消除通货紧缩现象和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需求为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强调,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直接、运用灵活、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国进一步加大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同时配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对于这种扩大国债规模的财政政策,需要重新认识,既要看到它拉动经济的富有成效的一面,也要看到我国的赤字和国债规模已经到了一定的限度,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需要寻找新的扩大内需的途径。笔者认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将是一条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实际的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新途径。产业投资基金又称创业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特别是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企业,投资收益按出资分成、风险由投资人共担的一种投融资…  相似文献   

13.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中国较多依靠投资和外贸来保持经济的高增长,而消费需求相对低迷。2005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市场的低迷,不但影响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影响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了  相似文献   

14.
单纯的鼓励消费政策不能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我国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消费率偏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不足。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消费长期失衡的恶性循环、经济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分配政策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凯恩斯经济学开以需求管理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之先河 ,针对资本主义大危机 ,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假设前提 ,创立了“需求决定供给”的“凯恩斯定律” ,提出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主张 ,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奉行 ,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并使其理论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发展为“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斟酌使用的功能财政政策。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具有短期政策长期化的特征 ,是一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范例。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不到时候 ,今后要注意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和财政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强调,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实现今年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不仅是我们成功实现“软着陆”及进行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也将是今后若干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一、积极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走出低谷,实现快速增长的战略抉择经济的运行,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在高速运行之后都有一个大的调整,这几乎是一个铁的规律。象世界众多国家一样,中国也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市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近几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交通和改造农村电网等,1999年和2000年又分别增发1100亿和1500亿长期建设国债。应该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增长起了显著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和统计,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的投资规模,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达到2个百分点,但是与此同时我国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形势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民间投资一直没有启动,居民消费不旺…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要义之一就是今后几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由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由当前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不协调状况决定的。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必须千方百计增强消费,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20.
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干部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出口需求和国内需求中,由于出口难度大,能够与去年持平即属不易。因而今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靠投资和消费需求两个轮子推进。去年国家发行国债启动投资需求,确实对经济产生了强大推动作用。但是政府举债太多,容易引起物价上涨,单靠政府拿钱搞建设,财政必然会难以长期支持。因此消费需求应当成为今后扩大内需的主要指向。在城市和农村扩大消费需求中,我认为应十分重视拓展农村消费需求。本文根据对江西省宜春地区的调查,试就拓展农村消费需求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