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正式向东亚各国提出了由“10+3”机制向建立“东亚共同体”发展的长远设想。2004年第八届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则从政府层面明确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可以说,东亚的区域合作已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但要加快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设,理念建构是基础。国内外的学者对构建东亚地区的集体认同,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的探索,但并没有对东亚共同体理念进行专门的研究。笔者基于东亚文化结构状况、区域合作现状和区域观念整合目标等层面的分析,认为东亚共同体建构的是一种多元共生的理念,这种理念根植于东亚以“兼…  相似文献   

2.
评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 1 2月 1 1— 1 2日 ,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在日本召开 ,东盟 1 0国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经济官员齐聚东京 ,就加强日本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议题展开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谈 ,并形成了诸多成果 :日方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继中、印之后第三个与东盟国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地区外国家 ;东盟原则上同意就日方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加强磋商 ,共同向最终实现东亚地区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发表旨在加强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合作的《东京宣言》 ,并签署了落实该宣言的行动计划。通过此次会议日本东盟加…  相似文献   

3.
东亚峰会与区域整合的深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盟“10+3”机制运作7年之后,首届东亚首脑会议将于2005年底在马来西亚召开。这一东亚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东亚区域整合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有预言称2005年将成为“建立东亚共同体元年”。东亚一体化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区内国家利益与战略的高度重合,但目标的实现仍任重而道远。那么主要障碍何在、各方立场与考量的一致性与分歧点在哪里?东亚峰会对东亚一体化进程将产生多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形成之中的东亚地区主义将带有哪些特征?区域整合的方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希望能引起各方面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5年12月14—15日,第5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这是东盟接纳越南以后的首次首脑会议,是东南亚10国(包括非东盟成员国)首脑齐聚一堂的首次会晤,也是东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会议背景 东盟成立28年来,历次首脑会议均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旨在确定东盟中长期发展方向。1976年巴厘会议是在越战结束、印支3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久召开的,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5.
成贤 《欧亚观察》2000,(4):35-36,34
90年代以来,亚欧两大洲的关系不断升温。1996年曼谷召开的首届亚欧首脑会议以及1998年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亚欧首脑会议为不断发展的亚欧合作注入了“催化剂”,2000年10月20~21日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三届亚欧首脑会议为未来10年的亚欧合作绘制了蓝图。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8日-9日,备受世界关注的欧盟一非洲第二届首脑会议在本届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欧盟27个成员国和非洲53个国家的领导人通过了《非洲-欧盟战略伙伴关系——非欧联合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合作的必然趋势,是东亚各国的长期目标。然而,在小泉政府期间,因日本不与中国讨论东亚共同体,在双边自由贸易方面孤立中国,中日关系冷淡,中日两国一直未能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日本民主党实现政权轮替后,表示了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姿态,受到了中国的欢迎,出现了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新局面。以此为契机,中日两国应该根据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前提、原则与途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东亚共同体构想与美国的东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成 《亚非纵横》2009,(6):7-11,23
冷战结束以来,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最近一段时期,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成为东亚合作进程中的热门话题。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外交上大胆提出日美平等联盟关系,高调倡导东亚共同体。美国毫不掩饰自身在亚洲事务上的切身利益。针对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美国表示,“美国有一些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涉及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美国抛在门外。”中方一贯致力于东亚区域合作,支持探讨建立东亚共同体,中国愿本着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同有关各方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东亚共同体以及如何建立东亚共同体加强沟通与协商。  相似文献   

9.
东亚共同体与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共同体”问题与美国之间20年的关系(1990-2010年)扑朔迷离。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直接导致了它最不愿意看到的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产生。之后,它监视和反对东亚国家致力于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努力,力防经济竞争对手日本或社会主义中国主导未来的东亚共同体,企图以自己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取而代之。然而,美国又要求参加东亚共同体。但美国不适宜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成员,一是因为它不是东亚经济板块上的国家,二是由于其现行的东亚政策不利于东亚共同体建立。但这并不妨碍它继续参与东亚经济。  相似文献   

10.
9月2—3日,不结盟运动第12届首脑会议在南非东南部港口城市德班隆重召开。在113个成员国中,共有90多个国家的正式代表团以及6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美、英、法等西方大国应邀派代表以来宾身份参加了会议;此外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观察员国和特邀国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本届首脑会议。本次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在冷战后召开的第三次首脑会议,也是  相似文献   

11.
东盟加速一体化及对地区的影响马燕冰一1995年12月14-15日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越南的国家首脑出席了会议,柬埔寨、老挝和缅甸3国的领导人应邀列席。这次东盟首脑会议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的背景和需求,并经历了从不关注、不积极到关注、积极的演变.创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国"东亚共同体"构想体现了和平与安全、发展与合作、和合与和谐的三大特点,强调和平的地缘政治、合作的地缘经济、和合的地缘文化与和谐的地理环境.其主要特点是:运行路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多轨并行、开放包容;横向联合-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关键因素--中国多边主义合作体系与美国双边同盟合作体系的"兼容共存";主导角色--推助东盟主导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努力目标--建设东亚特色的东亚共同体等.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安倍新政权成立后,日本在东亚外交中的政治姿态趋于与经济姿态一致。关于日本在建立东亚共同体上起主导作用,日本国内已达成一致的见解,但关于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程序,还处于探索状态。当然,关于人们认为是最终目标的东亚共同体,预定的参加国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各自有着不同的愿望。以中国为主导的东盟 3(日中韩)所提出的共同  相似文献   

14.
亚欧首脑会议背景与影响丁奎松倪霞韵尚前宏3月1—2日,“亚欧首脑会议”将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7国、东亚地区3国(中、日、韩)和欧洲联盟15国的政府首脑将实现历史性的首次聚会。近几年在国际舞台上极为活跃的东盟国家对会议的召开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鸠山的“东亚共同体”设想与东亚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日本民主党首次登上执政舞台,鸠山由纪夫当选第一位出自民主党的日本首相。鸠山上任前后,在对外关系方面突出强调以"友爱"精神建立"东亚共同体"。这是一个极具鸠山个人政治思想色彩的提法。其具体内容尚不十分清晰,但鸠山的"东亚共同体"设想与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日本提出的"东亚共同体"设想[1],在指导思想和侧重点上都有所不同。本文拟就鸠山的"东亚共同体"设想与东亚合作前景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现有18个成员,它们是: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文莱、加拿大、智利、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香港和台湾两地区。迄今APEC共召开四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即西雅图会议、茂物会议、大阪会议和马尼拉会议。西雅图会议1993年11月召开,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这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APEC的议程和行动得到了领导人的承诺和推动,形成了高官会议—部长会议—首脑会议的决策运作机制。茂物会议1994年11月召开,通过了《亚太经济合  相似文献   

17.
赵建民 《东北亚论坛》2007,16(1):110-114
创建共同合作、协同发展的“东亚共同体”,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东亚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区域;它既有成功的、进步的古代“东亚文化圈”,也有反动的、失败的近代“大东亚共荣圈”,还有设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然而,现实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东亚共同体”能否迅速建立的前提条件。为促进未来“东亚共同体”区域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共通文字,这不是复旧,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人们思考构建“东亚共同体”时,在普遍关注经济协作的情况下,尤应重视思想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问题,不能光靠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而确实需要从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9月 6— 8日 ,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了千年首脑会议。这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一个重要的成果是 ,各成员国的领导人就 2 1世纪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 ,从而为联合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联合国将以此为起点 ,伴随着世纪更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千年首脑会议是在世纪之交、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联合国自身发展从客观上要求联合国进行“反思”、“重塑” ,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冷战结束后 ,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9.
“东亚共同体”构想是一度作为东亚经济牵引车的日本酝酿已久的重大经济外交方针,但这一构想却因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在实践中举步维艰。日本亚洲认同意识的摇摆不定、东亚地区政治安全机制的匮乏、对美优先的经济政策方针和东亚区域经济结构性障等都成为束缚日本推动“东亚共同体”构想的重要羁绊,束缚着日本“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高调"重返亚洲"、日本加速"右倾化"、东亚国家岛屿与海洋权益争端日趋激化等因素作用下,东亚合作困难增多,深化发展面临瓶颈。虽然"东亚共同体"构想在现阶段受到一定质疑,但其在引领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应坚定支持"东亚共同体"建设,并为其赋予新的内涵,探索新的路径。中国新领导集体的外交理念对"东亚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