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的现阶段,弱势群体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扶贫济困,为弱势群体直接提供帮助,固然十分重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看到,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地减少现有弱势群体的人数,更为重要的是,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问题,从总体上防止更多的、目前生活尚处在正常状态的社会成员变为弱势群体的成员;不仅要从社会稳定的层面来关注弱势群体问题,而且更应当从提升社会发展总体质量的层面来关注弱势群体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应当从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层面上,从社会发展基本宗旨的高度来考虑问题,以此作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理念依据.就此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就是:社会成员应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深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深化战略刘茂松劳动力就业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无不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  相似文献   

3.
重视民生: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地推进改革发展的进程,就必须解决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如何做等这样一些重大的问题.而重视民生,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民生,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提出的八项任务重在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春根 《今日浙江》2003,(12):22-23
城乡统筹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口。因此,用城乡统筹的思路,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柳云飞 《前沿》2009,(10):144-151
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就业问题日趋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 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分析,希冀对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周勇 《求索》2008,(8):32-34
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社会稳定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将两个命题联系起来考察,探讨创业从业对就业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事关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建立一个差分模型,同时引入产业周期理论和产业层次类型理论,产业发展周期中创业从业对就业的影响机理、产业发展选择中创业从业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得到了详细分析。应当重视伴随着产业衰退,经济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越大,新兴产业的选择应与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致,在产业成长阶段正确认识人力资源需求的紧张状况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政策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所公认。从经济的角度看,它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也关系着微观经济单位的效率。从社会的角度看,就业问题关系着广大社会成员的生计,关系着社会公平与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影响社会秩序以至政局的稳定。因此,许多国家都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就业问题,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生产和增加就业。  一、部分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美国:近十几年来,当其它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8,(24)
正就业稳则民生稳,民生稳则社会稳,就业既事关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6年前,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62万;到了去年,这一数字达到196万。5年间增加34万人,这足以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用工规模逐年持续上升。面对当前贸易摩擦的复杂形势,中国能否稳住就业?各方的疑问有了答案。在今年7月底中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优势所在和动力之源,也是我省群众创业创新的主要载体。持续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事关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和活力,事关群众的创业就业,事关富民强省、社会和谐根本目的的实现。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连带产生出各种社会效应。社会效应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并对战略进程起推动和支持作用;但社会效应的扩散速率、方向和度,也蕴藏着产生负面影响的危机。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各级政府应当关注社会效应。 1.社会力量聚合效应社会力量聚合效应产生具有必然性,正如东部沿海地区的早期开发一样。但是问题在于:国家力量并不会覆盖整个战略,也不可深达战略进程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央“十五”《建议》明确的“战略举措”,使社会力量聚合效应的产生,只能通过市场作用和功能的逐步放大来形成,或者说只能按市场规律促使民间力量、国外力量聚合。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确立新的战略思维。同时,由于“西部大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具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探讨解决失业、扩大就业的途径,研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记者:汪局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环境的退化,不仅可能引发国内的种种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国家之间的冲突。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首先请您从宏观上谈谈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汪:冷战结束之后,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已成为当代发展的一种大趋势。国际间对于全球化的理解是动态的,其进程也并无蓝图和标准。作为一个国家,总会首先从本国的利益及其国情出发来考虑全球化问题。参与全球化进程应当有利于本国的发展。我们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当说,成就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甚至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例如,财富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城乡差距拉大、社会阶层结构僵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  相似文献   

14.
汶川抗震救灾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国家就是在不断抗击种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前行的.而认真总结救灾的经验教训,对于防范未来可能的自然灾害、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形成社会团结合作的局面.应当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所以 ,我们也不能独立于整个世界之外而发展。我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参与全球经济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 ,包括中国发挥后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借鉴和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可以直接借鉴经济技术经验 ,法律也同样可以借鉴和移植。那么 ,要想成功地借鉴与移植 ,就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国家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刚刚起步 ,司法改革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从根源上去考虑解决。由于不同法律制度的差异 ,一些重大的…  相似文献   

16.
住房事关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住房政策受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制约,在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住房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城市发展阶段和产业就业互动框架中,探讨住房问题产生动因和发展机理,有助于把握住房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且也可以从先发国家住房政策演进中得到启示.住房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延伸,可作为社会政策的一部分,但不适宜成为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至少不适宜作为主动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工具.提高住房所有权比率并不是一项值得鼓励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一体化融入"城市,将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巨大进步,也无疑是中国未来一二十年内最大的治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不仅事关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也事关社会分层和社会稳定,更事关政治发展和民主化建设。而现有的户籍制度、教育医疗体系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农民工"深度融入城市的制度性壁垒,加之"农民工"自身的局限和融入条件,使"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一体化融入"城市艰难复杂。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一体化融入"城市必然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一体融入"的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也要求城市治理体系的深化改革与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8.
人权入宪是中国人权事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从人权正式写入宪法,到公民人权的有效保障,需要进一步从法律上对人权及其保障方式作出具体而严格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人权的内容界定、条件限定、程度约定和机构与程序设定。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参照国际人权文书的要求,又要根据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体制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既要考虑与既定的法律和法规的衔接,又要考虑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既要使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服务于人权的更充分实现,又要使对人权的促进和保障同时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法律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创业者的人格转换:基于文化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秀 《前沿》2005,(10):248-251
目前,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具有高新技术的科技人员如何通过产业化走进市场,成为企业和市场的主人,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这一特定时期,从社会和文化角度研究科技创业者及其“经济人格”特征的成长与发展,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同“法轮功”斗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因特网上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从这一斗争中我们应当举一反三,深入思考,加强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这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又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它对于取得这场政治斗争的全面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是适应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