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悦 《就业与保障》2023,(7):130-132
在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步提升,为此,国家针对性地颁布了创新创业发展战略,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育出具备“双创”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基于此,文章立足“思创融合”的视角,以吉林省应用型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吉林省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着力点,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进而在课堂教学渠道价值充分彰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阵地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平台宣传效能最大化展现的基础上,通过平台模式构建思创协同育人效果评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有效性提升。  相似文献   

2.
据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吉林省计划在原有19个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基础上再建设31个,形成覆盖全省的大学生创业园集群,满足有创业能力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需求。  相似文献   

3.
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三驾马车”,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软件”,因此,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具备这些素质特别是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内容;与大学生创业活动有关的创业心理主要有四种: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直接发挥作用的创业能力主要有三种: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三驾马车”中,创业意识是基本的动力结构,规定了心理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在各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的形成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西湖区委、区政府及时针对辖区高校密集的特点,搭建创业平台,强化扶持引导,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目前全区集聚大学生创业企业90余家,一个适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西湖创业天堂”已经形成,为打造“和谐杭州示范区”和“全国最美丽城区”目标提供了积极的智力支撑,增添了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国家相关部门提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仍处于“创业期”,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文章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及培养创业能力的必要性,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困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沈琳 《浙江人事》2009,(8):44-45
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人事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实施“123”工程,为大学生来江干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8年起,区人事局先后组织400余家企业以招聘会为平台,引进1500余名各类高校毕业生来江于区创业。积极鼓励协助区内11家企业建立市级“大学生实训基地”,同时在浙江赛博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并成功引进大学生创业企业80余家。一大批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过孵化扶植,实现了成功创业的梦想。此外,江干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建立创业孵化器 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筹措和扶持激励机制。2009年,多渠道筹资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和孵化体系。每个创业型城市至少创建1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各类科技孵化器和科技园区要积极争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初.吉林省出台旨在推动全民创业的“黄金新政”。名为《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这份文件涉及了全民创业最关键的三个方面:税费、资金、软环境。至今为止,这是吉林省扶持民营经济含金量最高、操作性极强的文件。日前.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解释”。明确“黄金新政”的政策释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事》2009,(9):36-37
近年来,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德清县十分重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减免相关费用等政策;积极搭建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大力推行项目经理人制度;组织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各类创业培训;在县内媒体上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弘扬创业精神,倡导创业理念;各部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9,(9):20-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精神,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于2009年3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的通知》,在天津共同启动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力争3年之内,在全国建立5000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10万名女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彭晨 《前沿》2012,(19):172-174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找到两者的相关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观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纵向拓展”模式,通过创业意识启发、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计划实施三个阶段推动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大学生,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始终,从而摆脱当前创业教育价值扩大化和目标功利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人事》2009,(6):21-23
为了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打响“创业在杭州”品牌,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以期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杭州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8,(3):24-26
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了“岗上岗下齐抓,创业就业并举”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实施了“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使她们实现了创业就业。迄今为止,“巾帼创业小额借款项目”在全省9个市州全面铺开,借出资金总额已达2308.92万元,直接扶持4495名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并带动11412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向纵深发展,年初,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创业培训“515”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515”是指培训5万人,打造1万名微小企业小老板.带动五万人就业再就业,简称“515”),将其“515”项目目标分解到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创业培训机构,并按月安排了24项系列活动,促进和落实创业培训“515”项目。为了处理好“515”工作目标和培训质量关系。确保创业培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9,(6):47-48
台州市黄岩区出台《关于引导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实践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额度根据创业项目和经营规模确定,符合信用户条件可实行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为10万元以内;黄岩区工商分局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项目工商登记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服务;黄岩区本级首批落实1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专项资金,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贷款进行适当贴息,对创业实践项目择优进行补助和奖励;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网;设立创业直线电话等。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业中大有作为,但也存在着资源匮乏、扶持力度低、优势发挥不足、后期服务弱等问题。高校共青团可以搭建“三个保障体系”、“三个服务平台”、“三个研习基地”来服务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7.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4):35-36
全区推行YBG创业模式,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出路。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简称,是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年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贷款”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项目。2012年5月29日,我区在百色市启动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村官YBC创业扶持试点。随之,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百色模式”在全区推广,掀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并引领青年创业的热潮。中组部领导批示,广西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出路保障机制和建立职业推介制度的经验,可通过适当方式向各地介绍。  相似文献   

18.
郑磊 《青年探索》2009,(2):28-33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有其新的特点。从该问题的“特质”和“主、客观角度”,具体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其渊源,科学的分析相关调查数据,提出了吉林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尹清杰 《前沿》2014,(13):158-160
高职大学生创业重在“育”。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提出政府、高校、企业、家庭“四位一体”,课程支持、师资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环境支持五个子系统构成的高职大学生创业哺育体系,为高职院校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助力。  相似文献   

20.
李浩然 《人民论坛》2013,(10):240-241
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燕山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五步规划”,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想,创新规划了“学习、竞赛、研究、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等措施,为构建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