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康德哲学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作为古代哲学到德国哲学的过渡阶段,开启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使哲学发展到意识内的思维水平。洛克和莱布尼茨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典型代表,两人对观念的中介性理解是这种转向的真正起点,但是对观念的中介作用要在意识内的前概念思维水平上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从18世纪至今对理性的高扬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特征,但对理性的批判也一直伴随其中.康德试图通过"物自体"对理性进行划界,以解决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由此而开创了一元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3.
约翰·洛克一直被认为是西方近代哲学中典型的经验论者。然而,他的哲学思想并非一以贯之,其体系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国内学者对此缺乏认真的研究,长期把洛克定位在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调上,而对其哲学思想中的唯理论、不可知论与唯心主义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洛克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作一简要分析,以重新审视这些因素对后世哲学的影响及其在近代本体论与认识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约翰·洛克一直被认为是西方近代哲学中典型的经验论者.然而,他的哲学思想并非一以贯之,其体系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国内学者对此缺乏认真的研究,长期把洛克定位在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调上,而对其哲学思想中的唯理论、不可知论与唯心主义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珞克哲学体系中的矛盾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则有助干重新审视这些因素对后世哲学的影响及其在近代本体论与认识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康德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其内含的启蒙主义性质代表了18世纪启蒙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化、系统化完成。“人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关联康德对启蒙的处理来展开。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康德哲学体系,进而厘清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现代转变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6.
近代哲学以来,经验问题始终是西方哲学家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但似乎没有哲学家反对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哲学中,经验问题被转换成了科学观察和科学理论的判定问题,因而谈论经验成为科学哲学的核心.但科学哲学中的经验问题同样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集中在经验究竟是主观的认识还是客观的事实描述以及经验的证实如何可能等问题上.围绕这些问题,西方哲学家在科学哲学领域内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关于知识的来源、认识的方法或逻辑、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但是,通过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来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二者在对立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认识论的共性、斯宾诺莎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调和、莱布尼茨寻找中间道路的努力、黑格尔通过引入实践理性的观念,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使得经验论和唯理论得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康德实施了哲学坐标系的转换,他悬置了事物“是什么”这类垂直性质的提问方式,询问关于认识对象内容的提问是如何可能的,把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事物内容的提问变成关于事物构成形式的提问,把对时间性质的提问变成对空间排列关系的提问。这种转变在康德关于美的判断中有突出的表现。康德的这一立场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有着曲折而“内在”的关系,“解构”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事物如何出场(在场)或者如何可能的“理论”,是关于事物构成形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张友谊 《理论前沿》2004,1(1):15-16
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趋向是什么,这是许多学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中国哲学近年来的发展和走向的分析,认为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实践哲学的趋向“实践哲学”的概念,有不同的意义。康德曾经提出,可以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0.
康德哲学的目的论指向以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三大“悬设”为前提的“人是目的”和“道德神学”。牟宗三在深刻理解康德哲学的人学意义后,从道德形而上学的角度对“智的直觉”及其创造性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道德本体不仅是理论的设定,更是具体的实在;由本心仁体发出的直觉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智的直觉,是“存有论的实现原则”;人类可以凭借“智的直觉”贯通现象界与物自体。  相似文献   

11.
哲学界有关康德哲学体系中“自在之物”的评论纷芸杂陈 ,褒贬不一。该文从“自在之物”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其在康德三大批判的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这三个维度来对“自在之物”作一番综合的省察 ,指出 :“自在之物”乃康德为传统形而上学走出困境而独特运思的范畴 ;是其理论建构的基石 ;是后世哲学发展的生长点。总之 ,其积极意义远过于其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马克思曾称赞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①恩格斯也指出:正是康德“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②时至今日,康德在西方哲学中的影响仍...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向哲学的转变是从康德开始的。但是当前对康德的辩证法内核的研究并不多。本文用比较方法对康德的综合哲学、系统以及理性等辩证法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笛卡尔高扬理性的权威,崇尚思维的自由,并把寻求具有确实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作为哲学的最高使命,因而他被称为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学说的创始人、理性主义的先驱。黑格尔就称其为"近代哲学的真正创始人",并认为"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性的东西。宗教所假定的东西被抛弃了,人们寻求的只是证明,不是内容。"但一方面在  相似文献   

15.
强调人的自由是西方近代以来哲学的主旨.卢梭和康德把西方自由思想推向高潮,尼采继续这种思想,并予以彻底反思.他把自由从柏拉图-基督教的道德传统和宗教语境中拯救出来,使“自由意志”变成“自由的精神”,变成纯粹的“自己”.“自己”意味着超越自己、毁灭自己、创造再生自己;意味着自由地超越再生于自己永恒回复的必然命运;意味着自由...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对康德哲学的格义呈现出两种路径。梁启超和章太炎是用中国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比附康德哲学,而严复和王国维却用康德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框架来分析中国本土的思想。格义和反向格义都是中西文化之间求同的努力,都以融会中西哲学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杜威哲学和笛卡尔哲学产生干不同的时代,二者不论是在形而上学体系的致思范式和方法论方面,还是在理性认识和社会价值观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如果从哲学思想的历史流变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前者对后者的可贵超越。桂威以。经验观念”为基础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唯理论的超越。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中的“智性直观”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康德哲学甚至西方哲学向中国哲学过渡的桥梁。但是,牟宗三对康德的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且他从康德的这一概念过渡到中国哲学的立场也是不合法的,实际上这是从康德的批判的高度退回到了非批判的独断的陷阱。  相似文献   

19.
牟宗三认为,康德哲学中的“智性直观”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康德哲学甚至西方哲学向中国哲学过渡的桥梁。但是牟宗三对康德的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且他从康德的这一概念过渡到中国哲学的立场也是不合法的,实际上这是从康德的批判的高度退回到了非批判的独断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20.
康德历史哲学的地位和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处在争论当中。以历史理性批判问题为线索,康德的历史哲学相关文本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理性的现象史、判断力的反思史和道德理性的建构史。道德理性的建构史代表了康德后期关于历史哲学的成熟思考,实践理性批判因此可以看作为康德历史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