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 《农村青年》2007,(2):26-28
“我哥叫楚海,我妈生下我以后,为了图省事,在我哥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妹’字。这就算我的名字了!” 楚海妹是四川广安人,毕业于广州一所师范学院。在经历了痛苦的“求职难”以后。她终于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到2006年8月,楚海妹已经建成12个“基地”,长期服务的“客户”达100多人。虽然月入一万多元在广州不算多,但她认为自己干得“很有价值”。 楚海妹干了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心中有花     
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办事的人,大概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来,那个人显得有点局促。他没有找到要找的人,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搬了张椅子让他坐下。他问旁边一位胖胖的女同事:“我要找的那个人去什么地方了?”“不知道。”胖同事冷冷地回答。“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道!”胖同事明显地不耐烦起来。“那……您能不能转告他一句……”“我不管!”胖同事终于大声冲那人嚷嚷起来。那个人尴尬地走出去以后,我问胖同事为什么冲那个人发火,她说:“我看他的一举一动就很烦人。”可是,我回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出那个人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3.
向量权 《时代风采》2013,(19):26-27
《旅游法》来了,旅游市场充满了各种变数,旅行社“捂盘”不报价,导游回家避风头,游客观望情绪浓……  相似文献   

4.
思成 《农村青年》2010,(1):46-46
一次和文化站长聊天,谈及油车港镇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我感叹自己虽当村官一年有余,却没有机会细细领略这里的历史文化。文化站长笑道:“想去看龚宝铨故居吗?哪里需要逮什么机会呀,它不就在几步路之外的老街上嘛!你想去的话,我给你当导游吧……”  相似文献   

5.
戒备     
我在横穿亚洲大陆的几个月里,曾经受到许多当地人的纠缠——妓女,赌徒,以及装作友好硬拉我进他们商店买东西的商人。比如,在曼谷飞机场,一个微笑着的男人,自称是“官方导游”。他给我看一张漂亮的年轻女人的照片,说:“她是乔伊小姐。她能带你去曼谷的每个角落。只要十美元——一流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仁心 《农村青年》2014,(8):26-29
10多年前,她喜欢上了一位憨厚、朴实的青年,父母却因为她选定的意中人有个患“颜面萎缩症”的丑弟弟而阻止他们结合。她也很清楚以后会因为给小叔子的治疗付出巨大代价,却依然顶着父母的压力出嫁.婚后,她和丈夫带着小叔子到北京打工求医,为小叔子治病倾尽心力,她对亲人的挚爱感动了医护人员,医院为她的小叔子免除了50万元的手术费用。经过近三十次的手术治疗,小叔子颜面逐渐恢复,如今,她正在为小叔子早日娶妻成家奔波着、她叫文碧华,网友们都称她为“中国好嫂子”——  相似文献   

7.
她来自2050年     
卿卿跟我说,2002年是空难频繁的一年。听到华航飞机失事的消息,我再也坐不住了。这已是卿卿第n次“预言”成功,莫非一切竟是真的?!卿卿无奈耸肩:“已经告诉过你,并非什么预言,而是我在叙述历史。接下来将发生的事还要知道否?2014年……”“慢来慢来,如果一切属实——如果你的确来自2050年,请你叙述我的生平,这是最好的证据。”卿卿啼笑皆非:“郭辉,怒我直言,你并非平庸之辈,但要载入历史……”半晌她道:“然而做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也好,不似伟林……”卿卿的神情黯然下去。伟林乃是我至交好友,也是卿卿的男友。莫非他将来…  相似文献   

8.
今年夏天,我和好朋友阿华的联系一下子多了起来。她不停地告诉我大理的一切,洋人街上又多了一家西餐厅,大理流行吃“酸辣鱼”……一切的一切,都唤起我对大理儿时美好时光的回味,我要回大理的念头一次次地“膨胀”。  相似文献   

9.
曹旭峰 《工友》2006,(5):16-18
2006年3月10日,武汉荣校一煤气供应站附近,一位神情憔悴的中年妇女披头散发站在二楼窗口哭喊:“黑心老板们不管我了,政府部门也不管我了,我不活了……”在众人的竭力劝说和抢拉之下,中年妇女被众人强行拉离窗口……这个中年妇女是谁?她为什么要跳楼自杀呢?她所骂的“黑心老板”  相似文献   

10.
飞越迷网     
按门铃的人当然只会是妈妈。她看起来依然是那么容光焕发。“不想拥抱一下你可爱的母亲吗?”我只得硬着头皮敷衍了事。近年来我愈发讨厌这种身体上的接触,不卫生,而且可能会很危险。“我有两张爱乐乐团的演出券,或者……”“不行。”我斩钉截铁地回绝她,不知道妈妈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把我引入外面的世界,简直是乐此不疲。“一扬,你瞧……”  相似文献   

11.
此时,我才明白自己落入她事先设下的情感陷阱,充当了让她生一“靓仔”的工具。回想5年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就像一场绚丽而又伤心的梦……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本刊以《谁给这位镇人大代表一个答复》为题,报道了浙江省上虞市章镇镇人大代表方信娟“花费数万元,被抓好几次”依然坚持帮农民反映问题的情况。 2007年国庆节前夕,方信娟用手机发来短信:“刘记者,我现在被黑社会找上门来,应该向哪个部门求救?” 方信娟所在村村民告诉记者:“黑社会”是村支书花钱雇来的流氓打手,剃着光头,画着文身,脸上带着一股凶气。 方信娟的女儿俞芳在城里上班,那天一大早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叫她向上虞市公安局报警。听到村里有人被电警棍击昏,她说:“换个人,吓也吓死了!我外婆劝过我妈妈多少次,让她不要再管了,可我妈妈就是不听……”  相似文献   

13.
童真     
薛伟 《农村青年》2014,(9):47-47
小丽给小牛出了一道题:“蠢字下面那两个虫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小牛抓耳挠腮、绞尽脑汁还是答不上来。小丽对小牛说:“你真笨,男左女右嘛!”天色阴沉,豆豆对同学说:“我妈真有先见之明呀,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反正豆豆会带伞的,你就和他共用一把伞吧!”狂风暴雨中,一个业务员靠在墙角对着手机大声说:“行!行!好……”妞妞恰巧放学打伞路过,她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几枚磺部和一块面包递了上去。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8日。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市破获的最大一起组织卖淫团伙案的几名被告进行一审判决。其中。首犯姚灼被依法判处死刑。 姚灼是什么人?他曾经是个被老百姓认为“告不倒”的检察官。 谁也想不到,扳倒这个“魔头”的,竟然是个不信邪的普通农民。她不是不知道对手的势力有多大。也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大的代价和风险。然而,她终于赢了。当判决结果宣布以后。她和妹妹喜极而泣。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刘可 《农村青年》2006,(4):22-24
“妈妈/今夜我在守望/夜色笼罩/妈妈/今夜我只有戈壁/大漠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今夜我在守望/这是宇宙中一座荒凉的城……”夜已经很深了,刘可吟着海子的诗泪流满面。此时,母亲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痛苦不堪。刘可除了努力挣钱为母亲治病,对残酷的病魔却无能为力…… 刘可来自重庆市北碚区的一个普通农家,发奋读书考上了重庆大学,现在是2004级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为挽留重病母亲的生命,不得不同时在五个地方打工。为了不多的出场费,她奔波于山城的酒吧、茶楼、露天演出场。下面,就是她的深情自述——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刚过28岁的打工妹黄佳,看上去一脸的稚气,全然没有一点校长的模样。对人们戏称她为“老板”,她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当“老板”的想法,仅仅是因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老板”;她一直就喜欢打工,现在既然“落到这般境地,就当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吧!”生性活泼诙谐的黄佳一脸的俏皮样,她接着说:“其实,我真的谈不上什么‘老板’,我的‘老板’是社会、孩子和家长,我将永远为他们打工……”如果不是笔者的深追细问,谁也看不出如此乐观的黄佳身后还藏有一段坎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曹旭峰 《工友》2007,(1):22-25
有一故事:火车上,一乘务员查一中年人车票,中年人说:“我是残疾人!”乘务员:“请出示残疾证。”中年人:“我没有残疾证。”乘务员:“没有残疾证,怎能证明你是残疾人”中年人无语,轻轻地将鞋子脱下,将裤腿挽起——他只有半个脚掌。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有残疾证才是残疾人,否则,不能享受残疾人的待遇……”本文主人公李红有着与这位残疾人同样的遭遇:刚出生不久的她因患先天性舌淋巴管瘤,而失去了说话能力;其后,根据国家安置残疾人的就业政策,她被安置到武汉地毯厂,由于企业的原因,一直未办理残疾人证,企业在改制时以“没有残疾证就不算残疾人”为由,拒绝让她享受残疾人应有的待遇……  相似文献   

18.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19.
刀柄之爱     
一位美丽的女孩决意和男友分手。她终于告诉了男友,男友久久无语。沉默中,她拿出小剪刀修指甲,可她的小剪刀有点儿钝了,不大好用。“把你的剪刀给我用用,好吗?”她说。男友把剪刀默默地递给她。她忽然发现,男友递给她剪刀的时候,刀柄的方向是朝着她的。“你怎么这么递剪刀呢?”她有点奇怪。“我一直都是这么给你递剪刀的。”男友说,“这样就是万一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刺伤你。”一向拙言讷语的男友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对你的爱也是这样的。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把最大的自由给你,就像刚才递剪刀时把刀…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2007,(7):43-44
我是一名师范生,进校不久就和本班一个女生相爱了。可最近她提出要和我分手,原来她又有了新的男朋友。我知道感情不可强求,可我的确很喜欢她,更不能忍受扮演这种由“第一者”变成“第三者”的角色。我虽然也知道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男子汉应该以事业为重,但我对她的那份感情却怎么也抹杀不了。我开始变得自卑,恨她移情别恋,抱怨命运对我不公平。为此我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