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政府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并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而实施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基于我国保障性住房新政下,对社会各界公众——保障性住房公众和非保障性住房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及其评价差异进行了研究。实证数据表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不但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信任,也获得了较高的公众满意度评价和政府形象评价,但这种评价在不同的住房公众群体之间却表现出显著差异,数据与结论都为完善与保障房有关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政策,需要地方政府的有效贯彻执行。史密斯模型认为,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执行环境四个方面。政策本身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首要因素,执行机构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根本性因素,目标群体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内在动因,环境因素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的重要惠民政策。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保障政策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政策的先天不足或运行机制不健全,保障政策执行的偏差,致使政策实施的结果与初衷发生偏离,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合理规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和结构,注意保障性住房的合理选址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近年来,南宁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还存在供应模式比较单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住房保障信息化水平不高、项目建设推进偏慢、农民工住房保障覆盖面较低等问题,需要多方推进解决。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南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了出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康发展重在政府,也责任在政府。要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把保障性住房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我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近年来,青岛市政府也推行了符合青岛市现状的住房保障政策,在转变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在实践过程中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青岛市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布局不合理、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并完善相关住房保障政策,对于青岛市政府顺利开展住房保障工作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和健康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和长远意义的战略举措。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能够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发展,改善住房供求不均衡状态,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保障性住房多进少退、只进不出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缓解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的现状,实现其合理、公平配置,促进其及时、有效流动,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迫在眉睫。然而,保障性住房退出过程中的审核、取证、清退、监管、后续保障各项流程都存在问题。因此,只有从法律体系、退出制度设计、配套机制等方面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退出流程中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到位,保障性住房“退出难”的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形势变迁,实现了向社会公平为价值核心的回归,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中国特色服务型住房保障体系。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保障性住房从投入、分配到监管各层面、各环节均暴露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纵观种种不足,结合保障对象收入资产线性分布、需求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对保障结构、方式、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变革,构建公民基本住房需求与保障性供给无缝对接,以个人收入与家庭资产为基础变量的双线性供给模式,是政府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居住权、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保障性住房已成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部署,目前保障性住房已经纳入基础设施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试点范围,这拓宽了社会资本大规模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渠道。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模式及困境,指出引入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打破现有融资困境,并以厦门为例,探究REITs产品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认为基础设施REITs的发行,能够构建稳定的资产盘活通道,形成“投资—融资—建设—运营—退出”的可持续循环,在全国保障性住房市场建设中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住房的社区治理是影响住房保障政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保障房社区治理深陷困境,特别是协同治理的动力不足、治理主体权责不清、治理路径不畅,导致现行的治理机制难以持续,利益关系尤为复杂。依据四螺旋相关理论体系,基于协同治理的共生目标,界定治理主体的权责利边界,疏通协同治理的路径,进而构建四螺旋协同治理体系,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善治提供有益探索,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诚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屡屡发生,这不但侵害了保障性住房的所有权和相关财产性权益,还严重破坏了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秩序,已经触犯了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中对这类行为的处罚仅仅只是罚款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准申请保障房,很难对这类行为形成震慑力.因此,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有必要用刑法对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诚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屡屡发生,不但侵害了保障性住房的所有权和相关财产性权益,而且严重破坏了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秩序,已经触犯了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中对这类行为的处罚除了罚款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准申请保障房外没有更为严厉的处罚,很难对这类行为产生震慑力。因此,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有必要用刑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4.
李克强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了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给,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但各地进展还不平衡,住房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也有待提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了加快全省保障性住房立法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由市人大常委会王兴胜主任带队,对五指山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实地查看、入户调查、走访群众、调查问卷、听取汇报、召集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组一行首先实地察看了保障性住房居住小区一期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情  相似文献   

16.
以1991—2019年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274份住房公积金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共词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变迁以及不同时期的聚焦点。研究发现:尽管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政策聚焦点发生了显著的政策内容变迁,但是一直关注于保障缴存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住房保障事业发展。据此,应进一步在公积金缴存覆盖范围、利用效率和监督管理方面完善公积金政策,加强其政策保障性,并完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通过加快住房保障立法、明确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及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等措施来实现住房保障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城市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将保障性住房市场板块的重构作为切入点,这在特大城市表现的更为明显。选取北京、南京分别作为一线、二线特大城市的代表,从分析两个城市普通职工家庭购房负担入手,分析两者保障性住房市场板块化现状,提出将特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市场分为租赁保障房、购买型保障房两大板块的重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提出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本文强调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策建议:建立房地产市场双轨制模式;采用“人头补贴”取代“砖头补贴”;健全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借鉴新加坡经验 推进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新加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对厦门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