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小麒 《当代贵州》2010,(21):35-35
<正>我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林业用地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9.8%,森林、林木、林地成为农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因此,贵州加快发展林业,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
加快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湖北省恩施州多年来坚持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全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从2011年开始,连续四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大会。市委、市政府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省会绿色崛起定位为“命门之穴”和永不竣工的工程。  相似文献   

4.
马惠兰  蒲春玲 《实事求是》2006,192(5):51-5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直接影响到新疆乃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地域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应确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建设并重的原则,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以荒漠化防治、绿洲维护与扩大、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重点,加大水利建设、林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和草地建设,把发展人工生态与保护自然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绿洲大型防风基干林与农田林网化配套建设,基本实现绿洲生态环境平衡,使绿洲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指出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分析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等问题,揭示出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克服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力的片面认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邹开明 《党史文苑》2011,(20):39-40
邓小平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倡导全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主张尊重规律、统筹兼顾发展林业;提出林业建设实行制度化、法制化等。重温并研究这些思想,对新时期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也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在此之前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以"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我市召开了着力推进"两个环境"建设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为此,我们要以十八大为契机,着力推进我市"两个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工商部门担负着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重要职能,与改善"两个环境"密切相关,全省工商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面深化效能建设,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工作主线,按照省委突出抓好"五个着力"的要求,以系统的思维谋划,创新的方法推进,突出效能建设,抓住重点环节,把力量放在关键处,把工作做在薄弱处,把问题解决在多发处,务求改善发展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8,(7):56-57
郑敏在5月29日的《河北日报》上撰文指出:从目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来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己经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起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价值观念,使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10.
袁刚 《当代贵州》2013,(25):48-49
江口县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理念,坚持"廉洁不廉洁,群众说了算"的工作标准,狠抓"六项指标",着力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今年来,江口县为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理念,坚持"廉洁不廉洁,群众说了算"的工作标准,狠抓"六项指标",着力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书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学习研讨,深刻剖析河北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症结和实际危害,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基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根据,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江泽民对林业与生态建设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入思考.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强调把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最根本措施.这些战略思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庆传 《发展论坛》2003,(1):38-38,6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为林业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山东是东部沿海省份,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三年来,我省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00年底,全省有林地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对区域和国际安全问题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构成一种威胁?近段时期以来,西方流行一种新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诚然,目前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但是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国正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十三五"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是破解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环境国情教育、环保相关法律的普及、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公民自我约束和引导、政府环境治理等方面着手,着力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红  方舟 《唯实》2010,(2):48-51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危机的频现,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出路。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应从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自主创新、建设队伍完善法制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完成“三个转变”,促成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邵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绿色资源,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居全省前列,这是邵阳发展最大的资本,最强的竞争力。贯彻落实"四化两型"战略,就是要把建设"绿色邵阳"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生活小康,又要百姓健康"的绿色发展理念,掀起"绿化城乡、治理水土、保护资源、美化环境"新高潮,  相似文献   

18.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山清水秀河北。”鲥今年7月省委理论中心组开展“两个环境”建设理论研讨会之后,10月16日,我省叉召开了“两个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以“两个环境”建设为起点,我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蹈的探索中即将迈开新的步伐,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鸿篇巨制正在古老的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建设,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根本走向。近年来,蓬溪县委、县政府立足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实际,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发展绿色经济、推进工业突破和着力改善民生作为全县工作重点。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